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1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15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插花艺术不仅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而且大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情感生活,是情感交流的绿色使者,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结合现代插花艺术的特点、设计技巧及常见的几种插花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提高人们对现代插花作品的艺术鉴赏力.  相似文献   
22.
本文报导小麦的叶绿体希尔反应活性和叶绿体希尔反应的互补作用的初步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叶位的叶片,以旗叶(第1叶)的希尔反应活性最高,第2、3、4叶位依次降低;(2)旗叶的希尔反应活性从开花期后显著减弱;(3)高产栽培条件下,增施基肥和氮、磷肥对叶绿体的希尔反应活性一般未见促进作用;(4)杂种F_1的希尔反应活性一般在灌浆期后显出超亲优势;(5)杂交双亲的叶绿体在体外混合后,并非都具有互补作用;而呈现互补作用时,其杂种F_1的希尔反应活性也不一定具有超亲优势,故以有无互补作用作为选择强杂交组合的指标尚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3.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SSH)是基于抑制PCR作用的cDNA差减杂交,是在转录水平上研究差异基因表达的技术。该技术在一个循环过程中完成差异表达基因丰度的均等化及目标群体和对照群体中相同基因的去除,从而实现差异表达基因的高度富集。一个典型的SSH过程,可在一个差减杂交过程中将稀有基因序列富集上千倍。本文通过详细分析该技术在植物差异表达基因分离中的应用发现:SSH技术主要用于分离组织特异性表达和诱导型表达的基因。首先,SSH技术广泛应用在分离植物发育过程中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组织器官中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为揭示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另外,在不同植物中,该技术被大量应用于分离各种生物及非生物胁迫条件下诱导表达的抗性相关基因,可以揭示植物抗逆的分子机理。目前,SSH技术己开始应用于分离与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相关的基因。SSH技术是分离植物差异表达基因,揭示植物复杂生命现象分子机理的有效方法,将在植物差异表达基因研究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24.
施氮量对生姜群体光合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幼苗期随施N量的增加 ,生姜群体扩展加快 ,盛长期过多的N不利于生姜生长 ,而以施N600kg/hm2 处理最佳。不同施N量处理的生姜群体光合速率 (CPn)的季节变化为单峰曲线 ;日变化在幼苗期为双峰曲线 ,盛长期为单峰曲线。施N水平可显著影响生姜产量与品质 ,施N600kg/hm2 处理产量达 45330kg/hm2,较不施N及施N1200kg/hm2 处理分别增产 61.1%和23.7%  相似文献   
25.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操作参数对气流干燥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于给定的气流干燥机在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新观点,研究了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干燥机性能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6.
采用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操作参数对气流干燥机性能的影响,提出了对于给定的气流干燥机在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新观点,研究了最佳风量和最佳喂入量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干燥机性能指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7.
以2个牡丹品种“凤丹白”和“鲁荷红”为试材,以花粉萌发率和授粉结实率为依据,研究了室温(25℃)、4、-20、-86℃条件下的牡丹花粉贮藏寿命,以建立花粉贮藏技术.结果表明:牡丹花粉室温下保存7d、4℃下保存90 d、-20℃下保存180 d仍有很高的萌发率,-86℃下贮藏la,花粉萌发率没有明显下降、授粉结实率高.室温干燥24 h花粉贮藏后萌发率显著高于未干燥花粉.温度和含水量是影响牡丹花粉贮藏寿命的重要因素.自来水冲洗解冻效果最好.4℃和-86℃贮藏是解决牡丹育种花期不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8.
从制度要素、管理要素、人员要素和环境要素等方面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给予办学单位充分的自主权、构建合理的专业学位知识体系、办学单位严格自律、规范培养环节、建立完善的外部质量监控体系、加强省级教育部门对专业学位的管理等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措施。  相似文献   
29.
利用地温构建菏泽牡丹花期预测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山东菏泽市的国际牡丹花会召开时间难与牡丹花期吻合,影响当地牡丹产业和牡丹文化发展这一现状,通过分析菏泽地区土壤温度与牡丹盛花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地温(1月20日距地温稳定高于4℃的首日的天数和首日距4月10日的平均地温)与盛花期之间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28 a来的盛花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开花期的最大误差为±4d,预测效果较好,为确定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的召开时间提供了预测方法和模型。  相似文献   
30.
基于不同行为时间的奶牛健康状况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如何高效准确地监测和管理好奶牛是当前规模化奶牛场发展的关键。该文通过对17头奶牛休息时间、反刍时间和采食时间的连续61d监测和行为记录,利用SPSS23.0软件,结合Logistics回归分析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构建了奶牛健康状况评价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与正常行为期间相比,奶牛非正常行为期间的平均休息时间增加25.7%,反刍时间和采食时间分别平均减少12.7%和2.3%。2)荷斯坦泌乳奶牛正常行为时间呈正态分布,每天(24 h)平均休息时间为300~600 min,反刍时间为400~700 min,采食时间为200~400 min。非正常行为时间呈离散状分布,无明显分布规律。3)休息时间和采食时间是预测模型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采食时间对模型预测概率的影响力较休息时间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食时间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奶牛非正常行为预测概率变化扩大4.2倍。奶牛非正常行为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人工目视观察结果比较,模型预测准确率为91%。该研究可为现代规模化奶牛场科学、精准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