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2篇
综合类   52篇
农作物   19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9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7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GC-MS联用技术,对贵妃枇杷花水蒸气蒸馏不同阶段提取液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按料液质量比1∶1依次收集的第一、二、三阶段提取精油中,分别检测出56、61和48种挥发性成分,占总含量的96.27%、94.73%和96.08%,其中相同成分25种;第一和第二阶段主要成分是醛类物质(分别占70.19%、60.03%),苯甲醛含量最高,分别占56.01%和50.22%;第三阶段以酯类(45.14%)和醇类物质(22.28%)为主,其中L-抗坏血酸-2,6-二棕榈酸酯含量最高,占20.4%。可见不同提取阶段的挥发性成分与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可为枇杷花精油生产工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2.
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概述了保护龙眼种质资源的重要性,简述了国家果树种质福州龙眼圃的建立,就龙眼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主要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龙眼种质资源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3.
 研究了枇杷修剪不同剪口粗度对新梢生长及开花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口粗度0.79~1.07cm,1.35~1.63cm,1.63~1.92cm对枝梢总数、粗度、长度、叶片数有影响,以0.79~1.07cm最为理想;剪口粗度0.51~0.79cm,1.07~1.35cm对花穗直径和长度有极显著影响,综合表现是0.79~1.07cm最好;剪口粗度为 0.51~0.79cm对单果重和产量有极显著负影响,剪口粗度为0.79~1.07cm对单果重和产量有极显著正影响。  相似文献   
74.
探讨密闭成龄‘立冬本’果园的龙眼树矮化回缩修剪后,果实成熟阶段的叶片光合特性、环境因子及品质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矮化修剪整体提高了龙眼树冠内部的光照和温度,相对湿度稍下降;极显著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了胞间CO_2浓度;显著提高了树冠上层果实的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提高了树冠內膛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株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5.
龙眼果实发育过程果肉黄酮和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晚熟龙眼品种‘立冬本’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黄酮含量存在差异,其积累消长动态呈"双S型"变化曲线。龙眼果实成熟后,果肉黄酮含量呈下降趋势,但随着挂树期延长,果肉黄酮含量又回升。龙眼果肉同时还含17种蛋白氨基酸和非蛋白氨基酸(γ-氨基丁酸,GABA),果实发育过程果肉黄酮含量与总蛋白氨基酸含量呈负相关,与GABA含量呈正相关,与丝氨酸、苯丙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和脯氨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与甘氨酸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生产中如以植物功能性活性成分高黄酮含量为目标,研究确立了‘立冬本’龙眼成熟前期的9月22日为最佳采收时间。  相似文献   
76.
以晚熟品种九月乌、立冬本研究龙眼果实挂树期假种皮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蛋白的变化,结果表明,九月乌在其挂树保鲜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速度快于立冬本.两品种假种皮蔗糖呈下降的趋势,但立冬本的下降速度慢于九月乌;立冬本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积累高于完熟时,九月乌则相反.因此立冬本退甜慢,能更好地保持品质.两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相似.两品种均以积累蔗糖为主,蔗糖含量是决定甜度与挂树性能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7.
为探索枇杷矮化、早结、丰产可持续发展栽培模式,以枇杷新品种早钟6号为研究对象,从提高土壤肥力计划密植、培养丰产树冠、拉枝矮化、肥水调控、化控等措施入手进行研究,实现了二年生枇杷有68%植株开花结果、3年全面投产的预期目标.初步提出枇杷矮化、早结、丰产栽培模式,为早钟6号应用推广提供了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8.
<正>从“冬宝9号”ד晚香”的杂交子代中筛选出的适采期长的优质大果浓香型龙眼新品种。2021年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果实在适采后期稍流汁,离核易,果肉质地脆,化渣,香气浓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9.8%~22.9%,风味浓甜;可食率69.5%~70.9%。在栽培密度600株/hm2的条件下,株产20.5 kg,折合12 300 kg/hm2。  相似文献   
79.
福建省珍稀濒危野生果树资源及其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北纬23°31'~28°18'、东经115°50'~120°43'之间,是热带与亚热带的交汇地带,全省从沿海平原到山地形成逐渐上升的复杂地形,构成了南亚热带至中亚热带的多种气候,是我国亚热带野生果树的荟萃之地.据笔者初步统计,福建省野生果树资源有44个科、82个属、256个种和26个变种.虽然福建野生果树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种类的经济价值或科研价值较高,但长期以来的乱采滥摘,资源数量不断减少,有些种类濒临灭绝.如苏铁,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福建连江县等地的山坡上十分常见,但现已被挖掘殆尽.因此,进行珍稀濒危野生果树物种分布及利用的调查研究,对于繁衍、扩大、开发利用福建野生果树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0.
在‘早钟6号’枇杷二次短截修剪提高结果母枝质量、果实品质及效益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不同穗留果量对果实品质、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穗留果3个与穗留果4个、5个相比,可显著增加单果重、提高特级果比例和商品率;穗留果5个的可食率极显著高于穗留果4个的处理,而3个穗留果处理的果皮色泽、果形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厚度差异不显著;3个处理间的果穗重、株产和单位面积产量差异显著,且随着穗留果量的增加有增大趋势,但单位面积产值差异不显著。认为穗留果3个较适宜,可提高优质果比率和商品率,实现丰产、稳产、高效种植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