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20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21.
郑青松  刘友良 《棉花学报》2001,13(5):278-282
适当浓度范围 DPC浸种均可提高棉花幼苗耐盐性 ,其中以 1 50 mg· L- 1浓度浸种效果最好。盐胁迫下 1 50 mg·L- 1DPC浸种的幼苗与水浸种相比 ,降低了幼苗对盐分的吸收 ,增强棉苗体内盐分区域化分配 ,促进根系对 K+的吸收和向叶片的选择性运输 ,维持体内的离子平衡 ,降低叶片细胞电解质的外渗 ,改善叶片水分状况和活性氧代谢 ,明显提高叶绿素含量 ,增加干物质积累  相似文献   
22.
国内外杂交油葵品种耐盐性鉴定及方法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鉴定中国新育成杂交油葵品种康地102(K102)、康地5(K5)的耐盐性,以引进的高耐盐杂交油葵G101为对比材料,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通过萌发期、幼苗期、全生育期实验,比较了它们的耐盐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葵萌发出苗期耐盐性较强,含0.2% ~ 0.6% NaCl的盐土胁迫使油葵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时间延长,但最终不影响出苗率;在NaCl处理下,油葵的生育期延迟,其株高、茎粗、果盘面积和籽粒重均显著下降,0.6% NaCl的盐土胁迫下所有油葵品种均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而0.4% NaCl 的盐土胁迫下K5不能完成其生活史。不同油葵的耐盐性顺序是:G101>K102>K5。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全生育期试验是油葵耐盐性鉴定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为了鉴定中国新育成杂交油葵品种康地102(K102)、康地5(K5)的耐盐性,以引进的高耐盐杂交油葵G101为对比材料,在不同浓度的盐胁迫下,通过萌发期、幼苗期、全生育期实验,比较了它们的耐盐性。实验结果表明,油葵萌发出苗期耐盐性较强,含0.2% ̄0.6%NaCl的盐土胁迫使油葵达到最大出苗率的时间延长,但最终不影响出苗率;在NaCl处理下,油葵的生育期延迟,其株高、茎粗、果盘面积和籽粒重均显著下降,0.6%NaCl的盐土胁迫下所有油葵品种均不能完成其生活史,而0.4%NaCl的盐土胁迫下K5不能完成其生活史。不同油葵的耐盐性顺序是:G101>K102>K5。不同方法得出的结论是不一样的,全生育期试验是油葵耐盐性鉴定的最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4.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水平外源氯处理对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Cl-、NO3-、全N、全P、全K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氯(Cl-6.253~00.mmol/L)处理8.d,油葵幼苗的茎生长速率均显著下降,外源Cl-浓度越大,生长下降越显著。Cl-6.252~5.mmol/L处理8.d,油葵幼苗干物质积累速率极显著高于对照,Cl-25、50.mmol/L处理,油葵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Cl-2003~00.mmol/L处理的幼苗干物质积累极显著下降。Cl-处理下,植株体内氯含量极显著上升,而叶片中硝酸盐含量显著下降,其中以Cl-50.mmol/L处理的叶片硝酸盐含量最低。Cl-6.251~00.mmol/L处理,油葵幼苗茎、叶全N、全P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Cl-200.mmol/L处理下,叶、茎全N含量显著下降,而根系全N、全P含量随Cl-处理的增加而增加。随着Cl-浓度处理的提高,油葵幼苗根、茎、叶的全K含量增加,其中以根、茎增加较快。因此,一定范围的外源氯处理,不影响向日葵生物量甚至促进生物量积累的同时,也可明显的提高向日葵幼苗的氮素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25.
采用温室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5.0、7.5、10.01、5.01、7.5.mmol/L)对二年生库拉索芦荟生长和蒽醌、芦荟甙等次生代谢产物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供氮水平由5.0.mmol/L增加到10.0.mmol/L,库拉索芦荟地上部产量和总生物量显著增加,继续提高氮水平芦荟地上部产量和总生物量没有显著增加;芦荟根干重及其根冠比则随着氮水平的增加而下降;叶片和根系的硝酸盐含量则随施氮浓度的提高呈增加趋势。供氮浓度从5.0mmol/L增加到10.0.mmol/L时,叶片的维生素C(Vc)含量显著增加,继续提高供氮水平,叶片Vc含量则明显下降;蒽醌含量则随施氮水平的上升而不断增大,但施氮10.0、15.0、17.5.mmol/L的处理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芦荟甙含量变化趋势和Vc含量相似,以施氮10.0.mmol/L为最高,其含量分别是其它处理的1.4、1.2、1.4、1.3倍。由此可见,芦荟在供氮10.0.mmol/L时能够获得较高的产量和蒽醌含量,较低的硝酸盐含量和高的Vc和芦荟甙含量,表明适宜的供氮水平是芦荟高产优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26.
盐胁迫下不同基因型棉花萌发生长和离子吸收特性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在 0、1 0 0、2 0 0 mmol· L- 1Na Cl处理下 ,对棉花耐盐性差异较大的两个基因型枝棉 3号和泗棉 2号的萌发特性、盐分吸收以及棉花幼苗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 2 0 0 mmol· L- 1Na Cl胁迫 7d后 ,两基因型种子的含水量和子叶 K+含量没有显著差异 ,但耐盐较强品种枝棉 3号 Na+、Cl- 含量和电导率明显低于耐盐较弱品种泗棉 2号。盐胁迫下枝棉 3号幼苗性状显著好于泗棉2号  相似文献   
27.
以苏州地区种植的红、黄、绿、黑4种颜色樱桃番茄代表品种蟠桃、金珠、绿宝石1号、黑姬1号为材料,分析果实营养成分,计算其糖酸比,并研究不同颜色品种间矿质元素、氨基酸构成和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对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总糖、番茄红素、多酚、维生素C、氨基酸等成分进行综合评价,黑姬1号的综合营养品质最好,金珠略逊,绿宝石1号的综合营养品质最低。进一步分析其主要矿质元素发现,黑姬1号的矿质元素含量和金珠、绿宝石1号相近,均明显高于蟠桃。果实氨基酸分析可知,黑姬1号的氨基酸种类和含量和绿宝石1号、蟠桃相近,其含量明显低于金珠。总之,黑姬1号和金珠均可作为更适合于苏州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28.
采用盆栽砂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氯离子(Cl-)处理对油菜(Brassica napus L.)幼苗干物质积累速率(DMAR)、根冠比(R/S)、叶绿素(Chl)含量、氯离子含量(Cl-)、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细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限制值(Ls)等的影响。结果表明:25~100 mmol/L Cl- 处理9 d和18 d,油菜幼苗植株DMAR均上升,均在50 mmol/L Cl- 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不同浓度Cl- 处理9 d,Chl含量有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00 mmol/L Cl- 处理时达到最大值,处理18 d,Chl含量依次下降。Cl- 处理能显著提高叶片中的Cl- 含量。除了在处理18 d后的Ci外,25~100 mmol/L Cl- 处理下,油菜叶片均能维持较高的Pn、Gs、Ci和Tr,200 mmol/L Cl- 处理9 d和18 d,油菜叶片Pn、Gs、Ci和Tr均显著下降。随着Cl- 浓度的增加,WUE呈现先降后升,在9 d处理后,随着Cl- 浓度的增加,油菜Ls也呈现先升后降,而在18 d处理后,随着Cl- 浓度的增加,Ls逐渐显著上升。上述结果表明,外施低量氯(Cl- 25~100 mmol/L)显著提高或者维持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促进油菜幼苗的生长;而高氯(200 mmol/L Cl-)条件下显著降低其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抑制其生长,且抑制油菜幼苗光合的主要是气孔因素。相关性分析还表明,植株DMAR、Pn、Ci、Tr、Gs之间均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Pn与WUE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29.
不同供氮形态下油菜幼苗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比较不同供氮形态下油菜对盐胁迫的响应,通过供应铵态氮和硝态氮,探讨盐胁迫对油菜幼苗生物量、 光合作用、 离子含量等的效应。结果表明: 非盐胁迫条件下的硝态氮处理的植株生物量和叶片光合参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在盐胁迫条件下,两种供氮形态处理油菜的生长和光合均受到明显抑制,其中铵态氮处理表现的抑制效应较显著,且其光合抑制主要来自气孔限制。在两种供氮条件下,盐胁迫使得植株Na+浓度均显著增加,其中铵态氮处理的叶片和叶柄中Na+浓度的增幅大于硝态氮处理,而其根中Na+浓度则小于硝态氮处理。盐胁迫导致两种供氮形态下整株和叶柄中K+浓度均显著降低,而在根中,则只造成硝态氮处理的K+浓度的显著降低。在整株水平上,盐胁迫下铵态氮处理的K+ 、 Na+的选择性比率(SK,Na)要显著低于硝态氮处理。综上,在盐胁迫条件下,硝态氮处理对K+吸收维持较高的相对选择性是其耐盐性高于铵态氮处理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0.
保水缓释肥对盐胁迫下水稻生长和光合特性的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保水缓释肥对作物生长的调控,以"盐稻12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比(1%、2%和4%)的盐碱地保水缓释肥(ZL 2012 1 0400570.0)对盐胁迫20、40、80 d水稻幼苗植株形态、根系发育、干重、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参数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低盐还是高盐处理下,随着肥料施用配比的增加,植株长势逐渐增强,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根尖数、植株干重均显著上升,尤其在4%肥料施用下这些促进效果尤为明显;随着肥料施用配比的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气体交换各参数、水分利用效率等均逐渐上升,而气孔限制值显著下降。综上所述,该盐碱地保水缓释肥明显增强水稻幼苗的耐盐性,主要与其能促进盐胁迫下根系生长,提高叶绿素含量,改善气孔限制,促进植株的光合作用并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