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3篇
综合类   4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01.
北京寺观园林之什刹海寺观的现状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什刹海是北京珍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北京寺观最密集的区域,作者着重研究了什刹海寺观的现状,并对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2.
分别采用液氮和4℃冰箱保藏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种,并对液氮菌种进行活化处理,通过栽培试验比较各处理对双孢蘑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氮法保藏双孢蘑菇菌种的产量较理想;液氮菌种经活化处理后的产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3.
近年来 ,我地草菇生产迅猛发展 ,为筛选出适合我地栽培的优良品种 ,更好地指导服务于生产 ,我们从全国各地引进了 10多个草菇品种 ,2 0 0 0年夏天从中选了5个菌株进行对比试验 ,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 供试菌株  V1、V2 、V3引自上海农科院食用菌所 ,V189引自湖北嘉鱼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 ,V2 38本站保留种。2 试验方法 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 89% ,麦麸 4 % ,复微石膏 1% ,石灰粉 6%。培养料播前堆发酵 5天。采用室外小弓棚畦栽 ,每个品种设 4个重复 ,每重复用干料 10 kg,随机分组排列 ,7月 13日铺床、播种、复土。3 试验结果  1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104.
从泰国进口的石斛兰切花上截获康瘿蚊(Contarinia maculipennis Felt).本文介绍了该虫的寄主、地理分布、危害情况及传播途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检验方法.  相似文献   
105.
以平均设计流量为指标的汛期分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定义了汛期平均设计流量,以其最小为优化准则,开展汛期分期计算研究。步骤为:采用3维非对称型Gumbel-Hougaard或Frank Copula函数构建分期洪水联合分布;给定联合分布重现期,求出以P-Ⅲ型为边缘分布的分期设计流量;根据汛期平均设计流量最小准则,选择最终的分期方式。以三峡水库为研究实例,根据1882-2007年实测坝址流量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汛期分期方式有两种情形:当重现期较小时,偏于兴利考虑,主汛期可定为6月23日-8月17日;当重现期较大时,偏于安全考虑,主汛期可定为6月21日-9月16日。按照汛期平均设计流量这一评价准则,两种分期方式差异不大。由于三峡水库主要是防稀遇(重现期较大)洪水,最终采用主汛期为6月21日-9月16日的分期方式。本文提出的汛期分期方法从优化设计分期洪水的角度出发,为汛期分期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6.
豫北地区杏鲍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名刺芹侧耳,其菌肉肥厚,味道鲜美,具有杏仁香味,近年来极受消费者欢迎。特别是保龄球状的菌株,其菇形美观怡人,菇柄色泽白净,肉质紧密,很适合小包装鲜销。笔者2002年于豫北地区试种,生物学效率达100%左右。将栽培试验和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合,归纳以下几点成功经验,供菇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双孢蘑菇的栽培技术目前已相当成熟,而且新技术的应用也很快,但随着栽培区域的扩大、栽培模式的多样化及栽培季节的变化(一年多季、甚至周年化生产),同一阶段的栽培技术措施应在不同的气候环境及不同的栽培设施中应有不同的变化。但在生产中,我们往往会发现,相当部分的菇农虽然他们的栽培模式不同,特别是在非常规季节栽培,往往采用与常规季节栽培相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全国平菇的生产发展迅速,产量逐年增加。但随着生产的扩大,平菇栽培过程中黄菇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我们在生产过程中试验了一种新型的杀菌消毒剂——菇安消毒剂,发现其效果良好,特向广大的菇农朋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9.
紫丁香蘑(Lepista nuda)色泽鲜艳,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是珍稀的食药用菌.为加快其开发利用及深入研究,本文从紫丁香蘑的分类地位、生态分布、形态特征、化学成分、营养价值、药用价值、菌丝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及重金属富集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紫丁香蘑的开发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以期为广大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0.
以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菌丝生物量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厂化栽培灰树花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配方。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得出麸皮和玉米粉是影响灰树花菌丝生物量的主效应因素,用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再进行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及响应面法分析,得到最佳配方为麸皮38.48g/L、玉米粉48.92g/L,对应灰树花液体菌种最大生物量为49.25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