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3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猕猴桃果肉颜色相关色素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猕猴桃含有独特的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的亲睐。猕猴桃果肉颜色各异,系统叙述了猕猴桃果肉颜色的种类、果肉颜色在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显微结构的变化、色素类物质的种类和变化、以及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素苷代谢途径及其分子调控机理。提出了猕猴桃果肉颜色研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离开树体的果实内部持续进行着复杂的新陈代谢,果实品质会发生一系列不可逆的分子、生理及生物化学变化,如色泽改变、芳香物质合成、可食性增加等,并涉及到一系列基因的表达和调控,导致果实品质下降,造成其果实不耐贮藏,货架期短,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因此,果实的采后调控的首要任务是在维持果实正常生理生化过程的前提下阻止或延缓果实继续生长发育,使其品质处于最佳,维持其鲜活状态。本综述结合果实采后生理活动的变化,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果实采后调控技术中应用性较强、易于产业化的物理或生物化学调控方法,如变温贮藏、辐射处理、水杨酸处理和一氧化氮处理等,并对果实采后调控机理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借助于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展望了未来果实贮藏保鲜调控分子、化学和物理技术相结合的构想,以期为不同果实的贮藏保鲜提供新的探究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有机酸是猕猴桃风味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测定猕猴桃有机酸组分及含量变化为研究其风味形成及有机酸代谢途径提供基础。以分属2 个栽培种的12 个猕猴桃品种资源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果实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2 个猕猴桃品种果实中的总酸含量差别较大,其范围是21.207~42.708 mg/(g· FW);其中中华猕猴桃总酸含量均值[33.030 mg/(g· FW)]要高于美味猕猴桃[27.665 mg/(g· FW)]。12 个猕猴桃果实中主要组分为奎宁酸、苹果酸和柠檬酸,含量变化范围分别是0.000~15.559、5.103~26.426、4.173~9.843 mg/(g· FW)。猕猴桃中的有机酸组分和含量既有共性特征又有特异性存在。  相似文献   
14.
耐盐碱药赏两用植物的筛选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生栽培,通过测定成活率、株高、单株分枝数、盐害指数、盐害率等指标,评价药赏两用植物在盐碱地上的耐盐碱能力.结果显示,攀倒甑、薄荷、地榆、宁夏枸杞、忍冬、费菜、桔梗的耐盐碱能力强,马蔺、车前稍差,射干耐盐碱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定株对7种壳斗科常绿树种的物候期进行定期观察,基本掌握了各树种在南京地区的物候期和各生育期维持的时间,为壳斗科常绿耐寒树种在江苏地区的推广利用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7种植物生长适应性良好,6种植物开花结果正常,东南柯未见坐果期。不同属间壳斗科常绿树种的物候期存在差异,2种青冈属常绿树种花期较短,平均11.50 d,2种石栎属常绿树种果实次年发育成熟,且花期较长,平均为36 d;栎属常绿树种(乌冈栎)花期出现较早,为4月,时长较短为18 d;栲属常绿树种(苦槠)花期较短,为15 d。石栎属3个种间物候期差异最大,表现为石栎萌芽最迟,绵石栎花期较长,东南柯物候期不完整。  相似文献   
16.
南京地区薄壳山核桃高效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薄壳山核桃在南京地区生长的生物学特性,介绍了特定时期内相适应的嫁接方法及其技术,包括接穗采集、砧木准备、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后管理等内容,以为从事薄壳山核桃育种、生产的果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澳大利亚特有植物资源及其特点,简单介绍了几种澳大利亚植物园,最后总结了其对中国植物园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薄壳山核桃种子晚冬早春高温催芽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薄壳山核桃主要通过嫁接技术进行苗木繁育,其砧木主要是实生苗。介绍薄壳山核桃晚冬早春高温催芽技术,通过该技术可以使当年播种当年可以嫁接的实生苗达90%以上,大大缩短通过嫁接技术进行苗木繁育的时间。  相似文献   
19.
美国和中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薄壳山核桃是世界上著名的干果之一,作为一种营养保健食品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本文分析了美国薄壳山核桃的发展过程,1981年以来美国薄壳山核桃产量、价格、产值情况,以及当前美国薄壳山核桃的分布情况。同时分析了我国薄壳山核桃的引种和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是我国最古老的果树之一。近年我们对广东、福建、江西、浙江以及广西、贵州、云南7省(区)72个县的李资源进行了考察,现就南方李的分布和优良品种作一简单的介绍。 一、李资源分布 据调查,从东经97°31′(云南省泸水县)至122°07′(浙江省定海县)的广大地区均有李的栽培资源,共有4个种:中国李、欧洲李、美洲李和樱桃李,其中中国李为主要栽培种。南方7省(区)的李种质资源丰富,约有200多个李的栽培品种或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