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28篇
  20篇
综合类   114篇
农作物   20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麦新品种郑麦1860高产稳产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会伟  胡琳  郭瑞  高崇  董海滨  赵明忠 《种子》2021,(3):132-135
依据2015-2018年度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及2015-2016年度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品种大区展示试验数据,分析了郑麦1860高产稳产特性。结果表明,两年区域试验郑麦1860平均产量8457.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19%,差异极显著;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356.0 kg·hm-2,比对照周麦18增产5.21%,增产点率100%;在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设置的5省13个试验点中,平均产量8296.7 kg·hm-2,排第一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高稳系数(85.49%)比对照约高5个百分点。表明小麦品种郑麦1860高产稳产性突出。同时,以2017-2018年国家冬小麦黄淮南片水地组生产试验数据为依据,进行了郑麦1860的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有效穗数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生产上可适当增加群体提高有效穗数来进一步发掘郑麦1860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102.
对2015—2020年绍兴市基地蔬菜农药残留抽样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表明,基地蔬菜总体合格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保持较高的水平;农残超标蔬菜种类主要以叶菜类为主;杀虫剂和杀菌剂农药使用较多,甲胺磷、 毒死蜱等禁限用农药常有检出;散户合格率相对较低.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成因分析,提出优化基地布局、 加强政策保障,加强宣传指导、...  相似文献   
103.
小麦不同品种缺苗断垄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缺苗断垄对小麦产量及其三要素的影响,在大田状态下选择不同品种不同断垄程度小区进行调查,并对断垄率、籽粒产量及其三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缺苗断垄引起产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穗数减少,随着断垄率的增加,穗数逐渐减少,产量逐渐降低,产量降低幅度小于断垄率的增加幅度,在断垄率为12.00%~45.44%的情况下,产量降低幅度为9.03%~28.68%;在断垄率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品种的减产幅度基本一致。对于豫麦49,断垄引起的产量降低,主要从穗数和穗粒数上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对于周麦16,断垄引起的产量降低主要从穗粒数上得到一定的补偿。  相似文献   
104.
以大久保桃为试材,探讨了叶面喷施不同浓度(500、800、1000倍液)的多肽(天门冬氨酸)对桃生长发育和品质的影响,以清水喷施为对照,测定了桃树新梢长度、粗度,叶片叶绿色,果实果重、总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等含量。结果表明:喷施800倍的多肽稀释液显著增加了桃树新稍长度、新稍粗度、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喷施1000倍的多肽稀释液显著提高了桃果实的单果重、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综合比较表明:多肽稀释液可以提高桃果实品质,促进优质果生长,其最适浓度为1000倍稀释。  相似文献   
105.
为了解福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规律,找到合适的防治时期和方法,对福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进行了连续4年的发生动态监测以及危害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虽然每一年的发生动态都有差异,但总体表现出了一定规律,每年3月初桃树开花展叶时期,梨小食心虫呈现暴发状态,数量出现高峰,另外一个高峰位于6月中旬至7月新梢生长的时期,4、5、8、9月数量较少,10月至第二年2月蛰伏越冬,根据折梢率和蛀果率的调查也得出结论,认为在福州地区梨小食心虫的危害主要在新梢上,对果实危害较小,而防治梨小食心虫的最佳时间段为每年的3月、6月和7月。  相似文献   
106.
以豇豆为试材,采用在豇豆生殖生长时期即结荚期摘除部分叶荚的方法,分析了结荚期摘除叶荚后豇豆植株的落花率、成荚率、产量、叶绿素含量以及荧光光谱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初荚期摘叶1/4、摘叶1/3、摘叶1/2植株的落花率均升高,摘荚1/4、摘荚1/3植株的落花率均低于对照。盛荚期摘叶1/4、摘荚1/4、摘荚1/3植株的落花率均低于对照,而摘叶1/3、摘叶1/2的植株落花率高于对照。其中,盛荚期摘叶1/2的豇豆植株落花率最高。在豇豆结荚期摘叶摘荚处理后,植株的成荚率、产量都低于对照。此外,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反射指数(PRI)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且R2达到0.80以上。Fv/Fm、PRI、叶绿素含量、落花率与产量的相关性不强,表明还有其它因素对豇豆产量的高低有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7.
[目的]为了解羊肚菌抗疲劳保健作用。[方法]通过水提法获得羊肚菌胞外多糖、胞内多糖,破碎菌丝获得胞内活性物质,对小鼠应急性一次灌胃处理后进行负重游泳实验。为保证结果的可靠性,首次进行了对菌丝的ELISA免疫学方法检测。[结果]胞外多糖组和胞内多糖组小鼠游泳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胞外多糖、胞内多糖应急摄入后具有明显的抗疲劳的作用。[结论]该研究为羊肚菌抗疲劳保健品的研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8.
仔猪出生后的损失和死亡,大部分发生在30天内,尤其是第一周死亡常占到整个死亡数的60%以上。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初生仔猪被母猪压死,或由于自身抵抗力较差发生仔猪黄痢、感冒等病而引起死亡。因此,抓好仔猪出生后第一周的饲养与管理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9.
对大久保桃树在梨小食心虫的发生高峰期7月初、8月初,分别进行了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2.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1 000倍液2种低毒高效农药对桃园梨小食心虫的防治试验,采用添加了性诱剂的诱集器诱集害虫头数来反映防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喷施48%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2.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1 000倍液后,诱集到的梨小雄蛾比对照显著减少,说明这2种药剂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其中,7月阿维菌素的效果好于毒死蜱,见效快,8月则毒死蜱效果好于阿维菌素,药效大约可以维持一周时间,建议在福州地区防治梨小食心虫需要交替或者多次打药防治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0.
对百年仙人掌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其在1997年发生的腐烂病的发病和治疗过程进行了介绍,以及对高空生根的尝试思路和具体操作过程进行了阐述,以期能够对仙人掌温室管理和生产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