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研究密度对叶凋落物基质物质及分解速率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2002年在北京市延庆县营盘村附近中山,对造林密度为3 130株/hm2的18年生油松人工林设置0、35.7%、49.2%、64.2% 4个间伐强度的处理,3年后,应用分解网袋法比较叶凋落物分解速率、养分归还及初始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①样地Ⅰ~Ⅳ油松叶凋落物年分解速率分别为25.81%、26.25%、27.68%和25.96%,周转期为10.04、9.84、9.24和9.97年,用分解速率来评价间伐效果可行。②在分解的前2个月,N、P、K、Mg等迅速释放;在观测的14个月内,叶片N、Mg归还呈释放 固定交替规律,P、K呈释放-固定-稳定趋势,4个样地油松Ca的归还规律均不相同。③样地Ⅰ~Ⅳ油松叶凋落物归还的养分分别为10.806、31.016、31.798和39.365 g/kg。样地Ⅰ的叶凋落物质量较差,N、Ca在分解的14个月内分别固定了2.567和0.767 g/kg。④间伐能降低叶凋落物木质素/N、C/N,加速凋落物的分解速率。⑤间伐增加叶凋落物中粗灰分含量,从而有效克服了因分解速率加快而伴生的向土壤中返还大量单宁、树脂等酸性物质的矛盾。⑥叶片中木质素/N、C/N和粗灰分是评价间伐效果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2.
张凯淅  韩俊  王程  郭蓓  谢皓 《种子》2016,(6):13-16
品种鉴定是品种保护和利用的基础工作,利用植物形态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对大豆品种科丰14及其突变系北农106、北农107和北农108进行了鉴定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科丰14、北农106、北农107和北农108可以通过成熟期的持绿性、种皮及子叶色、花和种脐色等形态标记来鉴别;科丰14、北农106、北农107和北农108分别具有7、3、2和2个SSR特异标记可作为鉴定的分子标记.分子标记的多态性还表明,科丰14突变系的产生是科丰14多条染色体的多个区段发生变异的结果.  相似文献   
23.
大豆三系的选育及恢复基因的SSR初步定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以栽培大豆ZD8319为母本,分别与SG01、JX03和PI004杂交,再用父本回交5次,选育出阜CMS1A、阜CMS2A和阜CMS3A三个高度不育的不育系。正反交结果表明,这3个不育系为质核互作不育系(CMS),花粉为典败型不育,且不育性稳定。与3个不育系广泛测交,筛选与不育系配合力高、育性恢复力强的强优势组合,从中鉴定出恢复度高的恢复系5个(蒙-06,YC04,阜84-5-4,ZY9010,Z9001),使栽培大豆质核互作不育系三系配套。通过测交发现,阜CMS1A、阜CMS2A比阜CMS3A育性易被恢复。用这2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的核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简单重复序列(simple sequence repeat, SSR)分析,从60对核心引物中筛选出在2个不育系和5个恢复系间有特异带的SSR引物,分别为Satt143、Satt168、Satt441。表明这3个SSR标记是与恢复基因有关的3个等位位点。并把恢复基因初步定位于2个分离群体上的6个连锁群上。  相似文献   
24.
郭蓓 《中国禽业导刊》2006,23(13):42-42
7月3日从雨润集团总部获悉:总投资2亿元的山东临沂福润禽业食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年宰杀、分割肉鸡可达3000万只,年生产冷冻鸡制品10万吨以上,直接拉动当地及周边地区肉鸡养殖销售收入达7.5亿元,向当地社会直接提供1200个就业岗位,产品主要供应欧美、日本、韩国市场以及华北地区肯德基连锁店、麦德龙等知名企业。  相似文献   
25.
试验观察了8个草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情况,以及供试草菇菌株生育期情况、蛋形期子实体农艺性状以及生物学效率等。结果表明,V45和V14两个菌株表现较好,可大面积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6.
利用HPLC测定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因色谱系统和色谱柱的类型有别,测定体系亦有不同.采用安捷伦1200色谱系统、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通过比较流动相甲醇和乙酸水溶液在不同pH值和成分条件下的分析效果,建立流动相A为40%甲醇和流动相B为60%的0.1%乙酸水溶液,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测定大豆种子中异黄酮的分析体系.  相似文献   
27.
为进一步提升甜高粱栽培管理技术水平,结合豫东地区种植实际,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整地施肥、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7个方面阐述了各时期的栽培管理要点、技术难点和主攻方向,以期为当地甜高粱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为甜高粱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8.
29.
飞播油松林地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的季节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飞播造林是我国偏远山区重要的植被恢复模式之一,探讨林地质量和调控措施对飞播林的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该文于2000年在北京市延庆县王家堡飞播基地,对飞播造林密度为8 000株/hm2的9年生油松林设置30%(弱度)、48.75%(中度)、53.75%(强度)、77.13%(超强度) 4个间伐强度及0%(对照)共5个处理。5年后,通过比较不同季节0~20 cm土壤的酶活性及其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探讨土壤酶作为筛选间伐强度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峰值出现在6月份,而脲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峰值出现在10月份,转化酶出现在4月份;②5种土壤酶活性对间伐强度响应不同,弱度间伐的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转化酶活性最大,中度间伐的土壤多酚氧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最大;③土壤酶与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显著相关,土壤水分可能是限制土壤酶活性的关键因子;④土壤酶较土壤理化性质对间伐响应敏感,土壤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可以作为飞播油松林土壤质量评价的指标。因此,及时对郁闭林分进行合适强度的间伐,促进林下植被发育,提高土壤酶活性,从而实现油松人工林可持续发展;9年生初植密度8 000株/hm2的油松幼林选择48.75%左右的间伐强度最优。   相似文献   
30.
[目的]对缺失α1螺旋的Cry1Ac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纯化和活性进行分析。[方法]以苏云金芽孢杆菌HD-1中的质粒为模板,扩增缺乏α螺旋的Cry1Ac基因,并将其与pET28a载体连接,构建重组质粒。重组质粒转化并经IPTG诱导后,用SDS-PAGE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提取目标蛋白,并涂在棉铃虫饲料表面,检测其杀虫活性。[结果]Cry1Acdelα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能正常表达目标蛋白,但该目标蛋白是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生侧结果显示,在相同浓度下,活化的Cry1Ac对棉铃虫的致死率达75%以上,而Cry1Acdelα1只有10%左右。[结论]用大肠杆菌表达的Cry1Acdelα1对棉铃虫基本没有杀虫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