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8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4篇
  38篇
综合类   132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67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51.
郭鹏  王际英  李宝山  王美琪  孙永智  黄炳山  王世信 《水产学报》2023,47(12):129603-129603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水苏糖对刺参生长、消化生理与糖代谢的影响,以初始体重为(11.46±0.03) g的刺参幼参为实验对象,在基础饲料中添加包膜水苏糖,配成水苏糖含量分别为0 (D1,对照组)、0.04%(D2)、0.11%(D3)、0.15%(D4)、0.21%(D5)和0.27%(D6)的6组实验饲料,在循环水养殖桶中进行为期67 d的生长实验。结果显示,(1)随着饲料中水苏糖含量的增加,刺参的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先上升后下降,D2~D5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体壁基本营养成分不受水苏糖添加量的影响;(2)肠道蛋白酶、脂肪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D3、D4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丙二醛含量先下降后上升,在D3组达最低值,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性差异;D3、D4组肠道皱襞高度显著大于对照组,D6组出现炎症细胞浸润;(3)葡萄糖激酶活性先上升后平稳,D5、D6组显著高于其他组,果糖磷酸激酶和丙酮酸激酶活性先上升后下降,分别在D4、D3组达最大值;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活性呈上升趋势,D6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研究表明,水苏糖提高了刺参糖代谢效率,改善了机体消化生理和抗氧化能...  相似文献   
352.
为了比较不同全基因组选择方法估计奶牛产奶性状育种值的性能,试验选用了3种贝叶斯方法(BB、BL和BRR方法)和3种机器学习方法(GB、RF和RKHS方法)分别采取3倍交叉验证(3FCV)、5FCV、10FCV和20FCV共4种分组方案对乳脂率、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3种性状进行10次独立运行育种值估计研究,同时比较不同方法所需运行时间。结果表明:20FCV验证方案所得育种值估计准确度最高;就每种性状而言,乳脂率的最高准确度是BB方法产生的0.881±0.005;产奶量的最高准确度是BL方法产生的0.804±0.008;体细胞评分的最高准确度是RKHS方法产生的0.773±0.007;育种值无偏性的优劣顺序与准确度的高低顺序一致。3种贝叶斯方法所需的运行时间较长,GB和RKHS方法所需的运行时间明显少于其他方法。说明BB、BL和RKHS方法分别在乳脂率、产奶量和体细胞评分的全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度方面有较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53.
利用化感作用原理,探索设施黄瓜连作障碍调控技术,以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不同品种小麦伴生对接种尖孢镰刀菌黄瓜生长、保护酶活性及枯萎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伴生均降低了黄瓜枯萎病发病率、病情指数,其中X04、X09处理的病情指数均与对照差异显著,防治效果均高于其他处理;不同小麦伴生均促进了黄瓜株高、茎粗的增加,X04处理的茎粗、地上部鲜重、地上部干重均较高,均与对照差异显著,X09、X04处理的地下部干重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在2个取样时期,各处理黄瓜叶片丙二醛含量均低于对照,β-1,3-葡聚糖酶活性均高于对照,接菌后第7天,X04处理的丙二醛含量最低,β-1,3-葡聚糖酶活性最高,均与对照差异显著;接菌后第14天,X04处理的多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苯丙氨酸解氨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其他处理和对照。整体上,小麦伴生黄瓜栽培,能够减缓黄瓜枯萎病的发生,促进黄瓜生长及干物质积累,提高黄瓜叶片保护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不同小麦品种间存在差异,其中,X04处理表现相对较好。该研究为采用小麦伴生缓解黄瓜连作障碍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54.
农机挖掘部件作为重要的耐磨部件,其耐磨性能的好坏关系到收获机械的使用寿命及能耗的高低。在挖掘部件的结构优化设计中,仿生学在提高农机挖掘部件性能上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为此,通过扇贝壳轮廓曲线拟合,研制出一种仿生扇贝挖掘铲。基于EDEM仿真软件,对仿生挖掘铲和普通挖掘铲进行运动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0.4、0.6、0.8m/s 3种不同运动速度下,仿生挖掘铲受力明显小于普通挖掘铲,其减阻性能较普通挖掘铲可提高5%~7%;对比两种挖掘铲造成的土壤颗粒运动变化,仿生挖掘铲对土壤颗粒的速度变化影响较小,分布更为均匀。  相似文献   
355.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加剧,暖冬和梨花果期提前导致低温灾害频繁发生,经济损失严重。通过测试加热炉效果,分析了低温时期加热炉对梨园环境因子的影响规律,总结了加热炉使用的注意事项与优缺点,为低温灾害防护及加热炉设备改进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单炉使用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温度、湿度、水汽压和露点温度变化趋势符合Boltzaman分布,熄火后30 min左右与自然环境趋于一致;群炉4~6 m炉距摆放能达到联防效果,中心增温4.5~5.0℃,边缘增温2.0~3.5℃,群炉外围增温范围在12 m左右;加热炉的使用对梨树生长负面影响较小。在实际应用中,建议在梨园低温灾害中以4~6 m的距离摆放,根据需提温幅度调节火势大小,采用中小火间隔轮流燃烧的方式提升果园温度。应改进方法解决加热炉附近1 m内的梨树环境因子变化幅度过大、局部高温、干燥及热量辐射范围有限等问题。  相似文献   
356.
采用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富锦湿地公园内的访花昆虫进行多样性研究。本研究观察或采集到访花昆虫共计1075只,隶属5目20科52种。其中鳞翅目有26种,占全部种类的50 %,鞘翅目有10种,占全部种类的19.23 %,优势种共9种,相比较之下,其他目的访花昆虫种类较少。对富锦湿地公园四种生境内的访花昆虫进行分析,草本花卉区的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最高,灌木区和草本花卉区的相似性最高,乔木区和草本花卉区的相似性最低。对富锦湿地公园访花昆虫资源的调查,能够掌握其种类和分布情况,为湿地的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357.
舒国成  何忠萍  郭鹏  贺锦锌  杜文宇  胡琳  李成  谢锋 《水产学报》2023,47(2):029303-029303
为了解长江区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受胁及保护现状,本研究以长江水系自然分区为主将长江流域分为11个地理单元,采用编目法揭示区域内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组成;使用G-F指数方法测度区域物种多样性;运用权重赋值法评估区域内物种的受胁现状及各区域的保护优先性。结果显示,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共281种,其中两栖类225种,隶属2目9科37属;爬行类56种,隶属3目9科22属。该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特有种及其比例分别为119种和42.35%;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数及比例分别为60种和22.06%;受胁物种数和比例分别为102种和36.30%。物种多样性总体呈现出“上游高下游低和右岸高左岸低”的分布格局;对于水生两栖动物,金沙江-雅砻江流域(JSYL)、岷江-沱江流域(MJTJ)和乌江-赤水河-清江流域(WCQ)保护优先性更高;对于水生爬行动物,江源区(JY)、太湖流域(TH)和中下游干流区间(ZXG)保护优先性更高。研究表明,长江流域的水生两栖爬行动物物种不可替代性强,保护关注度大,保护紧迫性高,建议进一步加强流域内本底资源调查,建立科学高效的联防、联控一体化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区域物...  相似文献   
358.
供应商选择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内容,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竞争力。在科学合理的构建供应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首先对供应商评价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建立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商评价模型,最后以实例验证。这两种方法相结合不仅简化了模型结构,而且较好的克服评价指标主观性强的问题,为供应商选择提供了一种新的、实用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59.
人工授精技术作为重要的改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繁殖领域,而采精又是人工授精技术的首要环节,搞好采精室的设计、认真做好采精前的准备、正确掌握采精技术、合理安排采精频率,是保证能够采得量多质优精液的重要条件.笔者从事此项工作多年,偶得一些经验,现总结出如下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