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2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1篇
林业   82篇
农学   90篇
基础科学   105篇
  88篇
综合类   440篇
农作物   39篇
水产渔业   37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79篇
植物保护   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4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用党参茎叶作为饲料添加剂,观察对产蛋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3次试验结果表明:党参茎叶不同的添加量,可提高产蛋率5.13~11.76%;提高产蛋量3.13~16.33%;蛋均重也比对照组有所提高。同时,可节省饲料3~18%,提高饲料转化率3.7~18.52%,并可使蛋黄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降低15.18%。  相似文献   
72.
苏云金杆菌HBF-1菌株在土壤中毒蛋白含量的ELISA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苏云金芽孢杆菌HBF-1菌株中分离纯化的高特异性杀虫蛋白作为抗原,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出多克隆抗体,其效价可达到16000。应用制备的特异性抗体建立了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不同土壤样品中Bt毒蛋白含量。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土壤中Bt毒蛋白的含量,因土壤理化特性及组成成分的不同,检测到的毒蛋白含量也略有不同,河沙中的蛋白检测量最低,只有12.53%;另一种沙壤混合物中检测量达到76.16%。  相似文献   
73.
黔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考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调查了黔西部小麦条锈病菌越夏情况,结果表明:小麦条锈病菌在贵州西部赫章等地海拔1 700 m以上地区能够安全越夏,越夏面积约3.3万hm2,其越夏菌源能够与当地秋苗衔接,引起秋苗发病。  相似文献   
74.
吡喹酮由于具有高效、反应小、使用方便是我国当前治疗耕牛血吸虫病最重要的方法,特别是“世行”贷款血吸虫病项目启动后,吡喹酮治疗和扩大化疗耕牛数呈直线上升,无限制地扩大了扩大化疗的对象和范围,造成病牛数与治疗数比例严重失衡的状况,有必要加强对治疗的宏观调控,使以化疗为主导的防治对策在血防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吡喹酮是治疗耕牛血吸虫病的有效药物1978年7月卫生部门开始吡喹酮临床试验,认为对日本血吸虫病具有高效、低毒、疗程短、代谢快、无明显蓄积作用,无诱变性、致畸性和致癌性等优点。1978年8月,上海家畜寄生…  相似文献   
75.
为了解中国新发现的小麦条锈病菌越夏区贵州省赫章县小麦条锈病秋季发生情况,2006年秋季笔者主要对该县古基乡、野马川镇、六曲河镇进行了调查,共调查119块地,自生麦病田率为55%,秋播小麦病田率为20.20%。古基乡发病较多,自生麦苗上有多个发病中心,有的秋播小麦田块亦呈现病叶较集中现象。在海拔1660-1910m范围内,都有小麦条锈病发生,说明当地越夏菌源能够为本地区秋苗发病提供充足菌量。对进一步研究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赫章县小麦条锈病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6.
鸽新城疫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 型 (Paramyxovinustype ,PMV- )引起鸽的一种以腹泻和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传播迅速 ,死亡率高 [1] ,尤其是乳鸽感染本病易发生大批死亡 ,青年鸽和种鸽也会出现死亡、死亡率可达 50 % ,给养鸽业造成很大的损失。本文通过流行病学调查 ,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 ,证明某鸽场发生的疾病是由副粘病毒 型引起的鸽新城疫。1 流行病学调查1999年 3~ 4月份云南某鸽场引进 2 8~ 4 0日龄幼鸽 90 0只 ,3月底鸽棚每天有 2~ 3只鸽子发病死亡 ,至 4月中旬死亡率达 5.6 %2 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病初鸽羽毛蓬…  相似文献   
77.
双环58甘蓝是河北省邢台市双环种业有限公司采用韩国亲本育成的早熟一代甘蓝杂交新品种,在栽培中综合性状表现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78.
79.
80.
本文阐述了小反刍兽疫的地理分布、病原学、流行病学、症状、诊断方法、疫苗的研制现状及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以便更好的防制本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