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雏菊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微  贾宝林  钟程  徐娜  姜长阳 《北方园艺》2011,(12):110-112
以雏菊的根茎为试材,进行了根茎芽诱导和分化、分化芽的继代和生根、试管苗的移栽和移植的研究,建立起快速繁殖体系。结果表明:MS+6-BA 0.2 mg/L+GA30.5 mg/L+IAA0.2~0.5 mg/L是根茎诱导芽的理想培养基;MS+6-BA 1.0 mg/L+GA30.5 mg/L+NAA 0.1mg/L是根茎诱导芽分化培养和分化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2MS+NAA 0.1 mg/L+IAA 0.4mg/L是分化芽生根培养的理想培养基;在温室中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为93.6%,移植到花坛上的试管苗保持了生长旺盛的优良性状。  相似文献   
12.
秋水仙素诱变湖北百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程  田鑫  李性苑 《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117-3122
以湖北百合(Lilium henryi Baker)鳞片为材料,将鳞片接种于4种不同配方的芽诱导培养基中,筛选出最佳配方,用此配方诱导出丛生芽,以丛生芽为诱变材料,在无菌条件下,将浸透秋水仙素溶液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的脱脂棉覆盖在新芽上,分别处理24、36、48 h。结果表明,芽诱导的最佳配方为6-BA 1.0 mg/L+NAA 0.5 mg/L,0.10%的秋水仙素处理48 h的诱变效果最佳,诱变率达20%。植株外观形态及气孔鉴定结果显示,多倍体植株叶片厚且增大,叶色加深,气孔的长、宽明显变大,保卫细胞密度减小。根尖染色体鉴定显示,四倍体植株的染色体数为48条(2n=4x=48),而二倍体的植株染色体数为24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春大豆与低温胁迫有关的光合参数以及种质与低温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5个春大豆品种的幼苗为试验材料,用叶绿素荧光测定仪测定低温胁迫后的叶绿素含量。[结果]5个春大豆品种的Fv(样品可变荧光)/Fm(样品最大荧光产量)和qP(光化学淬灭系数)均显著降低;与室温对照相比,F_0(初始荧光)和qN(非光学淬灭系数)在低温胁迫下显著增加。与其他品种相比,骨粒青的F_o和qN均显著增大而Fv/Fm显著降低,qP下降但仍处于高水平。43号的F_o增加最少。95-1的Fv/Fm最高,但qP最低。南农513的qN增加最少,属于低温敏感型材料。光氧化(qN)是引起南农513损伤的主要原因,而qP和qN反映出骨粒青能在低温下继续光合作用进行生长,以减少光氧化带来的损伤。[结论]qP和qN是用来评估大豆的低温抗性指标的较可靠的光合参数。  相似文献   
14.
为获得高光效的野生大豆材料及其最佳的生长条件。以丁扒山(丁豆)与凯里学院(凯豆)两种野生大豆为试材,研究其不同生育期光合特性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丁豆叶绿素含量盛花期和结荚期低于凯豆,丁豆叶绿素含量为结荚期显著高于营养期和盛花期,凯豆叶绿素含量为盛花期和结荚期显著高于营养期。凯豆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蒸腾速率均高于丁豆,凯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为盛花期>结荚期>营养期,丁豆光合速率为盛花期>营养期>结荚期。凯豆结荚期的胞间CO2浓度呈下降趋势,营养期和盛花期的胞间CO2浓度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丁豆营养期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其盛花期呈下降趋势,结荚期呈双峰曲线。两种野生大豆蒸腾速率均为结荚期>盛花期>营养期。丁豆LCP为结荚期>盛花期>营养期,LSPPmax为盛花期>结荚期>营养期。丁豆核型公式为:2n=24m+12sm+4st,凯豆核型公式为:2n=22m+16sm+2st。凯豆较丁豆光合效能利用率高,且两者光合利用效能均为盛花期>结荚期>营养期,丁豆的染色体为2B型,凯豆为2C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国标《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GB/T 5009.33—2010)第二法进行研究和优化,建立了惠州梅菜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研究表明:亚硝酸盐含量x(μg)与吸光度A在538 nm处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在亚硝酸盐的量为0~10μg·(50m L)-1水溶液中,服从Beer定律,y=46.708x-0.024,相关系数为0.999 9。蛋白质沉淀剂的使用量对惠州梅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有一定影响,添加量为2~3.5 m L时,回收率在98.8%~103%之间,回收效率较理想。沉淀剂添加量为2.5 m L时,进行方法加标回收试验,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8.8%~98.9%之间,RSD在1.03%~4.70%之间。  相似文献   
16.
盐胁迫对薏苡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鑫  钟程  李性苑  杨芩 《作物杂志》2015,(2):140-143
以小白壳薏苡为试验材料,比较Na Cl、Na HCO3、Na2SO4、Na2CO3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浓度的升高,4种盐处理薏苡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总体呈下降趋势,抑制性Na2CO3Na HCO3Na2SO4Na Cl;薏苡幼苗生长中,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及Na2SO4、Na Cl处理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均在250mmol/L[Na+]时达到最高;过氧化氢酶(CAT)及Na2CO3、Na HCO3处理中POD活性呈先增后降趋势,Na+浓度分别为200和150mmol/L时两酶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7.
对二、四倍体不结球白菜Pol CMS及保持系进行农艺性状比较及所配四倍体F1杂种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四倍体株高、开展度、菜头粗、叶厚、叶片重、叶片宽、叶柄上宽、叶柄下宽、单株重极显著高于相应二倍体,小区产量显著高于相应二倍体;四倍体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中亲、超亲、超标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8.
田鑫  钟程  韩珊 《现代园艺》2024,(1):45-48+53
大豆炭疽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在潮湿、高温的环境下易发生,为害植株导致大豆减产。以凯里地区2种类型的大豆为试材,通过离体和活体分别接种炭疽病菌来探究其抗性生理的变化,为抗病品种的选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结果显示,离体、活体接种炭疽病菌后,野生大豆的病斑面积显著小于栽培大豆;活体接种炭疽病菌前,2种大豆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接种后均表现为ROS积累增多、膜质过氧化(MDA)加剧、酶(POD、PPO、CAT、SOD、蛋白质)代谢加强。其中,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POD、PPO、CAT、SOD活性显著高于栽培大豆,MDA含量显著低于栽培大豆。可见,炭疽病菌侵染对大豆抗性生理有显著影响,且野生大豆的抗性强于栽培大豆。  相似文献   
19.
田鑫  钟程  杨芩  蒋瑶 《现代园艺》2022,(9):184-186
蔬菜栽培学课程教学中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形式单一、实践教学系统性差、考核方式单一,不利于学生实用技能的培养.为提高毕业生的科学素养及专业能力,通过对理论课课程改革,加强授课系统性教学、翻转课堂等教学改革,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参与完整的蔬菜生产过程,综合各方面对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