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鸭瘟的诊治     
鸭瘟是鸭、鹅、雁等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临诊主要特征为发热,两脚发软,腹泻,粪便呈绿色,流泪和头颈部肿大(又叫“大头瘟”)。主要病理变化以口腔和食道粘膜及泄殖腔粘膜坏死性假膜,肝脏出血等为主要特征。1病原和流行病学特点鸭瘟病毒属于一种疱疹病毒,病毒粒子呈球状,有囊膜。主要存在于病鸭的各个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及排泌物中。通过病鸭和易感鸭的接触而直接传染。也可通过与污染环境接触而间接感染。由于鸭是在水中生活,同时又在水中获取食物和饲料,水往往是鸭瘟病毒的重要传染媒介,  相似文献   
12.
<正>内黄灌肠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由安阳地区邱姓屠户发明,流传至今,是安阳周边地区较为有名的小吃之一。内黄灌肠以猪血、面粉为主要原料,以五香料等辅料,灌入猪大肠而成。可以凉调,叫筲灌肠;可以煎食,叫煎灌肠。味美可口、风味独特,且灌肠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麦淀粉、糖类以及微量铁、钙、钾、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引起的社会及医疗问题日益突出,其成因与内分泌因素、遗传因素、膳食营养、运动情况、生活方式以及心理状况等相关。目前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健康的第四大慢性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命质量。骨质疏松症可防可治,从三个方面展开探讨,首先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成因进行了探究,随后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的膳食营养防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以鲜牛乳、山药浆、香蕉粉、蔗糖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工艺参数,研制一种风味发酵酸奶最佳工艺配方。结果表明:山药浆添加量7.5%,香蕉粉添加量0.4%,蔗糖添加量8%,发酵剂接种量0.2%,发酵时间7h,以此条件制作的山药香蕉风味酸奶,感官评分最高。  相似文献   
15.
以山楂叶为试材,采用超高压萃取法提取叶黄酮,研究单因素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压力、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叶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以期为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及对叶黄酮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响应面试验分析,得到修正后的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料液比1∶20 g·mL-1、提取压力350 MPa、提取温度60℃,得叶黄酮实际提取率为7.068%。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食品分析课程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运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计的基本方法,分析了课程岗位能力和课程目标,阐述了食品分析课程设计方案,介绍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实践证明,基于过程的课程设计,改变了课程学习与岗位要求分离的教学方式,形成了以食品分析岗位工作程序为流程的新型课程体系,不仅提高...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物质条件的丰富,人们越来越注重饮食营养的合理化、科学化。与此同时,国家也陆续推出或正在起草相关的政策法规,如《中国营养发展纲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在起草的《国民营养条例》则规定:"所有的幼儿园、医院、学校、酒楼、饭店、单位食堂等必须配备专职营养师",为进行合理的营养配餐提供科学依据。在实际的营养配餐工作中除充分考虑到营养素的合理充足供应外,还要注意加工的方式方法等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生处于儿童及青少年时期,身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在此期间,孩子的活动量相对较大,学习任务重,对于健康饮食的知识却知之甚少,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从而产生诸如营养不良或单纯性肥胖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心理健康。鉴于中小学生的某些特征(如挑食、喜欢吃零食等),基于营养师的视角,分析做好中小学生营养配餐工作的必要性,提出推广中小学生营养配餐的基本路径和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9.
钱志伟 《河南农业》2011,(18):25-26
提高高职院校食品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应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设计,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 学结合.  相似文献   
20.
焦镭  钱志伟  杨电增 《养猪》2011,(1):46-46
内黄灌肠起源于清咸丰年间,由内黄县城邱姓屠户发明,流传至今,是安阳周边地区有名的小吃之一。内黄灌肠以猪血、面粉为主要原料,以五香料等辅料精制,灌入猪大肠而成。可以凉调,叫筲灌肠;可以煎食,叫煎灌肠。味美可口、风味独特,且含有大量脂肪、蛋白质、糖类以及微量的铁、钙、钾、钠等成分,所以大有补血、健脾、壮筋骨、消滞等功能。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