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6篇
  3篇
综合类   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以6个耐盐性不同的白菜型冬油菜种子为材料,将NaCl和Na_2SO_4按摩尔比1:1混合,设浓度为0(CK)、45、90、135、180、240 mmol·L~(-1)6个处理,测定其对种子萌发和生长参数的影响,研究不同冬油菜种子萌发时的耐盐能力,以期为耐盐冬油菜的筛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45 mmol·L~(-1)和90 mmol·L~(-1)盐浓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135 mmol·L~(-1)和180 mmol·L~(-1)盐浓度明显抑制了种子萌发,表现为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芽长、鲜重和干重均随盐浓度的增大而明显降低。因此,135~180 mmol·L~(-1)盐浓度可认为是耐盐性鉴定的适宜范围。(2)不同指标对盐胁迫的敏感程度差异较大,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鲜重与盐浓度均为极显著负相关,对盐胁迫最为敏感。(3)3个耐盐冬油菜ky-1、ky-10-191和ky-NDJ的种子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和鲜重的耐盐临界值显著高于原有品系平油1号、10-191和ky-NDJ。ky-1、ky-10-191、ky-NDJ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133.895、123.264、107.399 mmol·L~(-1),而平油1号、10-191、NDJ的耐盐临界值分别为117.394、103.947、93.834 mmol·L~(-1)。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耐盐性强弱顺序依次为ky-1ky-10-191平油1号kyNDJ10-191NDJ。可见,ky-1、ky-10-191和ky-NDJ的耐盐性较平油1号、10-191和NDJ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甘蓝型冬油菜光合特性与抗寒性的关系,本研究以甘蓝型冬油菜为试验材料,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市两个地点进行种植,在油菜越冬前对油菜叶片的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的浓度以及蒸腾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50个甘蓝型冬油菜品种的越冬率存在地域间的差异,天水市的越冬率明显高于兰州市,天水市的越冬率达到100%的有15个品种,而兰州市越冬率最高的是57%,兰州市品种越冬率为0的有6个,而天水越冬率最低的为9.03%。经过品种的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蒸腾速率、越冬率的相关性比较分析表明:光合速率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光合速率与越冬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与越冬率呈极显著负相关;蒸腾速率与越冬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ABA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本试验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分别于冬油菜冬前三、五、六、七叶期用10 mg/L的脱落酸(ABA)溶液喷施叶片,以各个时期喷蒸馏水为对照,分析其对越冬率、产量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ABA喷施能够显著提高白菜型冬油菜的越冬率和产量,提高保护性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等生理生化物质含量,且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受到低温(-5℃)胁迫以后, ABA处理的越冬率和产量分别较CK增加14.3%, 8.0%;受低温胁迫后的SOD、POD、CAT酶的活性分别较CK提高39.8%, 20.8%,31.0%;SP、SS、Pro含量较CK增加104.5%,120.1%,77.7%,且随喷施时期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六叶期喷施效果最佳。同时ABA处理能增强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因此,在北方寒旱区,在白菜型冬油菜冬前六叶期喷施一定浓度的ABA能提高冬油菜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14.
钱武 《中国麻作》1988,(2):10-10
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提供H005杂优红麻种给我县连续四年进行示范种植,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杂优红麻增产潜力大,深受群众欢迎,值得大力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萝卜胞质不育系因其不育性稳定、彻底、不受环境影响等特性,具有很大的优势。为了转育稳定的高品质、综合性状良好的Ogura CMS不育系,选用萝卜胞质不育系A71为母本,以保持系B71为父本,采用侧交、回交的方法,成功转育得到高品质、矮秆、早熟、抗性强的Ogura CMS不育系HA52。  相似文献   
16.
钱武 《中国麻业》1988,(2):10-10
1983年,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提供H005杂优红麻种给我县连续四年进行示范种植,获得明显的增产效果。杂优红麻增产潜力大,深受群众欢迎,值得大力推广种植。一、杂优红麻增产潜力大我县1983~1986年用H005杂优红麻种多点示范,各地表现很好。1983~1984年在大桥乡龙芳村种植杂优红麻1.12亩,  相似文献   
17.
随着分子育种的崛起,传统的油菜育种已经不再适应油菜优质、高产育种业的发展趋势,我国在油菜的基因工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现代育种技术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为了我国高产、优质油菜育种快速、稳定地发展并提高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油菜育种必须倾向于分子育种,而基础设施对分子育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温州嘉友分子育种研究院作为油菜育种行业一个典型的代表,是国内唯一一家Ogura CMS三系杂交育种单位,自2012年成立以来已建成育种基一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基本满足分子育种需要。  相似文献   
18.
苗期喷施外源脱落酸对北方白菜型冬油菜越冬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北方寒旱区冬油菜抗寒性,以白菜型冬油菜陇油8号为材料,在冬前幼苗长至6-7片真叶时,分别用5、10、15、20、25mg/L的ABA溶液喷施叶片,通过调查越冬率,及日最低温度降至约-5℃时叶片生理指标和根的生长,研究ABA对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ABA能显著提高白菜型冬油菜的越冬率,20mg/L时越冬率达到最高(86.3%),较CK增加26.7%。喷施ABA后,受冻时(-5℃)叶片SOD、POD、CAT活性显著提高,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含量显著增加,较CK增加22.1%~451.8%;丙二醛(MDA)的积累显著降低。喷施ABA后,受冻时油菜根系活力极显著增强,侧根数极显著增多,根颈粗、根重均有增加,但不显著。结果显示,20mg/L的ABA溶液喷施效果最好,表现为酶活性最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最高,MDA降幅最大,根系活力最强,侧根数最多。说明在北方寒旱区种植白菜型油菜,6-7片真叶时(冬前)喷施20mg/L外源ABA越冬效果最好,其抗寒性的增强主要是通过增加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降低MDA含量,从而缓解叶片的低温冻害。同时,通过增加根系活力和侧根数抵御冻害,为及时返青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北方寒旱区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与抗旱性评价及其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冬油菜的抗寒性和抗旱性,探讨抗寒与抗旱之间的关系,为中国北方白菜型冬油菜的改良及抗寒性和抗旱性的综合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方法和理论依据。【方法】分别通过自然降温处理(15℃--5℃)和人工控制水分的方法(干旱胁迫4、7和10 d)分别对6份不同抗寒等级冬油菜摸拟低温和干旱胁迫,分析其形态、生理生化和生长指标的变化,采用隶属函数法、相关性分析法、聚类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品种的抗寒性和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6份冬油菜品种越冬率相差很大(20.1%-94.7%)。抗寒性强的品种植物学形态特征表现为幼苗匍匐贴地生长、生长点洼陷低于地表、叶色深绿色、真叶刺毛多。且低温胁迫之后抗寒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明显,相对电导率和MDA(丙二醛)含量增加,且抗寒性强的品种增加幅度小;SOD、POD、CAT酶活性升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等调节性物质含量明显增加,且抗寒性强的品种变化明显,差异显著。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膜结构首先遭到破坏,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升高,细胞失水,叶片相对含水量、束缚水/自由水、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作用降低),幼苗苗长、叶片和根鲜干重降低,直到幼苗萎蔫,且抗旱性强的品种变化幅度小,同时抗旱性强的品种叶片保水能力强、土壤耗水少、萎蔫系数小。通过主成分分析,6份冬油菜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陇油7号>陇油6号>陇油9号>延油2号>天油2号>Vision,而抗旱性强弱依次为陇油6号>陇油7号>陇油9号>延油2号>Vision>天油2号。【结论】中国北方寒旱区低温、干旱并存,不同冬油菜品种间抗寒性和抗旱性差异较大,由于产生了交叉适应性,在抵御低温冻害的同时提高了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因此,白菜型冬油菜抗寒性强的品种一般抗旱性也比较强。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甘蓝型冬油菜的生育期的长短与菌核病感病程度以及品质的相关性,本试验通过对19份甘蓝型冬油菜的生育期、菌核病的感病程度以及品质调查、检测,结果表明,生育期与油分含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亚麻酸含量呈现显著负相关,生育期与油酸含量呈现显著正相关,生育期与菌核病感病程度呈现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