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4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为探索植物油助剂对螺螨酯的田间增效作用和减量作用,在广西灵川县一个2年生沙糖桔园中,以柑桔全爪螨(柑桔红蜘蛛)为防治对象,于秋梢老熟后田间测试了螺螨酯常量(240 g/L螺螨酯悬浮剂5 000倍液)和减量30%(240 g/L螺螨酯悬浮剂7 142倍液)单用或桶混助剂(99%甲基化植物油200倍液、333倍液或5%d-柠檬烯750倍液)药后1、3、10、15、20和30 d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螺螨酯常量单用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为57.75%,药后3~30 d为72.75%~87.68%;添加助剂后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为84.99%~87.58%,药后3~30 d为96.79%~100.00%。螺螨酯减量30%单用时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仅为23.15%,药后3~30 d为26.61%~77.26%;添加助剂后的防治效果,药后1 d为69.30%~88.12%,药后3~30 d为96.29%~100.00%。螺螨酯常量和减量使用,添加助剂极显著或显著提高了防治效果。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和d-柠檬烯对螺螨酯防治柑桔红蜘蛛具有减量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42.
43.
以多效唑为对照药剂,清水为空白对照,采用3个不同浓度处理,开展封梢控制沙糖橘夏梢生长试验及不同地区、不同橘园应用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柑橘春梢老熟夏梢抽发前以封梢乳油166.67、250、500 mg/kg喷雾树冠2次,对沙糖橘夏梢萌发和夏梢生长有明显控制作用。第1次药后45天,与清水相比,夏梢控制率分别为48.29%、54.39%、65.30%,多效唑833.33 mg/kg控梢率为25.39%,封梢供试高、中、低3浓度控梢效果极显著优于多效唑。不同果园应用试验示范,封梢的控梢效果达50 d左右。推荐生产中使用125 g/L封梢(氟节胺)乳油的经济有效浓度为250 mg/kg。  相似文献   
44.
为探明d-柠檬烯可溶液剂控制柑桔全爪螨(柑桔红蜘蛛)为害的效果,开展了室内卵抑制试验以及不同虫口基数和温度条件下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d-柠檬烯可溶液剂可明显抑制柑桔全爪螨卵的孵化且孵化后幼螨存活率降低,在田间对柑桔全爪螨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柑桔全爪螨虫口基数低(2~3头/叶)或春季发生期推荐5%d-柠檬烯可溶液剂200~300倍液喷雾处理或5%d-柠檬烯可溶液剂500倍液+24%螺螨酯5 000倍液喷雾处理,在柑桔全爪螨虫口基数高(9~10头/叶)或秋季发生期则推荐5%d-柠檬烯可溶液剂200~300倍液+24%螺螨酯5 000倍液喷雾处理。  相似文献   
45.
贡柑黑腐病是近年来在贡柑上发生的一种新型病害,该病害可导致嫩梢快速枯死,大量嫩叶脱落,严重影响树势和产量。本研究从病区采集发病枝叶,对贡柑黑腐病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并采用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贡柑黑腐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 Nees真菌,rDNA-ITS序列与GenBank中芸薹链格孢菌A.brassicae(Berk.)Sacc.和柑桔链格孢菌A.citri Ellis et Everhart的ITS序列的同源性为99%。结合形态学特征,推断该病原菌为柑桔链格孢菌。  相似文献   
46.
对广西桂北地区的‘红阳’猕猴桃自然生长果和CPPU处理果的生长发育进行研究,并对比两种果实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果实单果重、纵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较快生长"4个阶段,果实横径生长变化呈"快速生长-较快生长-缓慢生长"3个阶段;6月3日(落花45天)靠近果心的果肉开始转为红色,7月1日(落花75天)有少量种子变为黑色;果实的果心大小、干物质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的生长变化呈单曲线缓慢增大或增高趋势;果实果汁率的生长变化呈"高-低-高"趋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全糖含量的生长变化呈"慢-快-慢-快"的"S"型增长趋势;在落花25天用10mg/L CPPU溶液处理幼果后,可促进果实生长膨大,提高内质,加快成熟,降低果实干物质含量,增大果心,但没有改变果肉和种子颜色的变化时间以及各指标生长峰值的出现时间,果实大小、内质的生长变化趋势基本和自然生长果的一致。  相似文献   
47.
通过对广西8个乡(镇)的新种柑桔果园进行调查,发现1~3年生幼龄树发生黄化现象主要是由于柑桔黄龙病为害和缺少微量元素引起.建议种植柑桔无病苗木,加强对柑桔木虱的防治,进行测土配方施肥,针对性的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促使幼树健康生长,早日投产.  相似文献   
48.
乌柿.学名DiospyrosCathayensisA.N.steward.生长在海拔600-1500m的河谷、山地或山谷林中;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及安徽,广西未见有分布的报导。1992年我们对广西柿野生种质资源进行调查时,在桂林市郊区草坪乡的石山上,发现了三株树龄50——60年的野生柿,1996年11月经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李树刚研究员对三株野生柿标本进行鉴定,认为是广西的一个新种。经过连续几年的观察,现对三株野生乌柿的植物学性状及生物学特性描述如下:台绿小乔木,高10-12m,树姿开张,树冠圆头形。枝干有刺,小技干的基部…  相似文献   
49.
柑桔潜叶蛾 (phyllocnistiscitrellaStainton)是柑桔新梢上的重要害虫之一 ,因生产上长期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害虫已产生抗性 ,防效甚微 ,并且容易诱发红蜘蛛。去年 ,笔者应用广西柑桔研究所提供的 3 %莫比朗乳油进行了防治柑桔潜叶蛾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试验于 1999年 5月 31日至 6月 16日在广西柳州绿达公司 (原国营柳州石碑坪农场 )三工区进行。供试品种为二年生温州蜜柑。试验面积为 0 6hm2 ,栽植密度为 6 6株 /6 6 6 .7m2 。试验共设四个处理 :3%莫比朗乳油 (日本曹达株式会社生产 ,广西柑桔研…  相似文献   
50.
矢尖蚧生活史及发生期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矢尖蚧(vnaspis yanonensis kuwana)是我国柑桔产区危害相当严重的害虫。也是我区柑桔的主要害虫之一。由于矢尖蚧成蚧抗药性强,我区又缺乏科学的测报方法指导防治幼蚧,因此,生产上对此虫的防治感到非常困难,常使用高浓度剧毒药剂来防治,结果不但防治效果差,而且大量杀伤天敌,使害虫更加猖獗为害,为了弄清矢尖蚧在广西的发生情况及用科学的测报方法来指导防治,本研究自1986年起至1992年系统进行了矢尖蚧生活史饲养和发生期预测方法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