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5篇
园艺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不同叶面施肥处理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草炭∶珍珠岩(2∶1)体积比的基质穴盘育苗基础上,通过测定各个处理的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成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计算出根冠比和壮苗指数,比较了叶面喷施不同肥料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5的根冠比和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大部分处理,其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指标均高于多数处理。综合认为,确定处理5以尿素0.2%、磷酸二氢钾0.1%的组合,按照出苗后间隔15 d叶面喷施1次、连喷3次的方法最优,可以在生产实践中应用。  相似文献   
12.
5种不同母质土壤上硝态氮垂直运移特征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田间大型土壤溶液渗滤装置,定位抽取不同母质土壤在20、60、100、200 cm处的土壤溶液,并对溶液中硝态氮浓度变化做连续测定,通过土壤溶液中硝态氮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初步探讨不施肥条件下5种不同母质土壤硝态氮垂直向下运移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母质土壤上硝态氮垂直运移的距离不同,在花岗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60 cm处的迹象,在片麻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移动到100 cm处的迹象,在浅海沉积物、砂页岩发育的土壤上硝态氮有垂直运移到200 cm处的迹象。总体上来看,硝态氮在5种土壤20、60、100 cm处可移动的浓度含量存在差异,其多少顺序可基本概括为:砂页岩、片麻岩发育的土壤〉浅海沉积物、玄武岩发育的土壤〉花岗岩发育的土壤。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宜黄冈市不同栽培区域种植的菜豆品种,分别在黄冈市的平原和丘陵地区开展了菜豆品种适应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黄州(平原)试验点的产量以SJ-0009最高,其次是SJ-0007,分别为1 295.3和1 231.8 kg/667m2,分别比笔杆青(CK)增产22.9%和16.9%,且均显著高于其他品种,鄂菜豆1号的产量比CK增产5.4%;英山(丘陵)试验点的产量也是SJ-0009最高,为1 155.6 kg/667m2,比CK增产17.4%,且显著高于除鄂菜豆1号以外的其他品种,其次是鄂菜豆1号和SJ-0007,分别比CK增产10.3%和3.9%,且均显著高于SJ-0361和江大紫芸1号;这3个品种的抗病性强,全生育期为91~94 d,系中晚熟品种,其果荚不易纤维化、口感脆甜,可溶性糖含量为0.06%,可在黄冈平原和丘陵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林区木材资源日趋紧张的形势下,大力发展粪草腐型食用菌可以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紧张的矛盾,而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优势,对构建由种植业—养殖业—食用菌产业组成的林区"三维"农业结构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5.
探讨奇多、奇宝2个豇豆品种在本地区秋延栽培的适应性,试验以之豇28-2为参考对照,研究比较3个豇豆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以及始花节位与产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秋延栽培过程中,奇宝为中晚熟品种,产量低,不适宜作为秋延栽培的推广品种;之豇28-2和奇多为早熟品种,产量较高,可作为当地秋延栽培的主推品种。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奇宝、之豇28-2与奇多3个豇豆品种的产量与始花节位有较大关系,其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81、0.75和0.58。  相似文献   
16.
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的10个性状进行调查,利用主成分分析主要载荷因子,并构建与鲜荚产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方程。[方法]通过对8个鲜食大豆品种10个有关性状因素进行主成分分析,找出了与鲜食大豆鲜荚产量相关的性状。[结果]经主成分分析挑选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主要因子与鲜食大豆产量关系密切,并证明与鲜食大豆产量呈线性关系,可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鲜食大豆产量关系的数学表达公式。[结论]单株荚重、百粒重、单株荚数3个性状主要影响鲜食大豆的鲜荚产量,其数学表达方程为y=816.732+4.145X6-0.718X8-0.985X9(X6:单株荚重, X8:百粒重, X9:单株荚数)。  相似文献   
17.
大别山地区阳荷引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挖掘阳荷作为野生蔬菜营养成分丰富、栽培管理简便、适于丘陵山地种植的潜力,同时满足市场对野生蔬菜的旺盛需求,探索大别山区丘陵地带阳荷引种驯化技术,在地块选择、搭架遮阳、整地开厢、田间管理、采收及扩繁等方面进行了引种研究,摸清了阳荷引种后的生长习性,即从第2年开始,每667 m^2产量可达1 000 kg,第3、第4年进入高产期,第5年后产量减少,可以适当分株扩繁这一规律,为阳荷的引种驯化提供了栽培技术及种植规模方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新引入的鲜食大豆品种属性和播期适宜性,以大豆品种‘宏秋绿霸’为对照,通过对11个鲜食大豆新品种生育期、株型特征、产量及播期的比较,力求筛选出适合当地栽培推广的优质、高产新品种。结果表明:(1)‘青酥2号’属早熟品种,生育期为60 d;‘开育九号’、‘北丰3号’、荚满园、景峰珍品、引豆9701和青丰早属早中熟品种,生育期63~70 d;‘浙鲜8号’和‘宏秋绿霸’属于中晚熟品种,生育期分别为78和73 d。(2)参试品种最适播期在5月15日左右(相对于4月25日),适宜晚播可增加产量。(3) 随着播期延迟(适宜的延迟),参试鲜食大豆品种花期缩短,植株高度明显下降,百粒重增加,标准荚率增加,病害降低,虫害增加。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土壤利用效率,推广了鲜食大豆—萝卜—莴苣三种三收栽培技术。该轮作技术蔬菜生育期衔接紧密,实现茬口间的高效转换,种植技术相对简单。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清理田园,整地施肥,以备种植下茬蔬菜。该技术每667 m2效益可达8 750元,可作为鄂东地区乡村振兴选择的优势种植模式之一,供气候相似地区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20.
森林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每一项经营活动都会影响各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如森林抚育会对林业有害生物特别是森林鼠害发生机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