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为筛选出适合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季露地栽培的苦瓜品种,以本地主栽苦瓜品种蓝山苦瓜为对照,引进17个苦瓜新品种,调查各品种物候期、植株性状、商品果实性状、产量、抗热性、枯萎病和白粉病抗性。试验结果表明,粒条相间瘤类型品种中,闽研6号苦瓜生长势最强,抗热性好,田间表现抗白粉病,枯萎病抗性较好,折合每667 m^(2)产量2800.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96.2%,商品瓜颜色及果型等外观性状符合本地种植和消费习惯;条状瘤类型品种中,碧绿三号苦瓜折合每667 m^(2)产量2522.0 kg,比对照蓝山苦瓜(1427.0 kg/667 m^(2))增产76.7%,条状瘤苦瓜在湘南地区有部分消费市场,同时可作为外向型蔬菜供应粤港澳大湾区。闽研6号和碧绿三号苦瓜适合在湘南中高海拔地区春露地栽培和推广。  相似文献   
22.
为建立不同途径的南瓜再生体系,以‘大果蜜本’南瓜种子子叶节和授粉后2天的子房为外植体,对南瓜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发育两种再生途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愈伤组织发育途径中,3%的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是最佳灭菌方式,MS+3.0 mg/L6-BA+ 0.1 mg/L NAA是诱导南瓜子叶节丛生芽形成的最佳培养基,MS+0.2 mg/L NAA是诱导单芽成苗的最佳培养基;胚状体发育途径中MS+4.0 mg/L 2,4-D+0.5 mg/L NAA+1.0 mg/L 6-BA和MS+0.06 mg/L TDZ均能有效诱导南瓜胚状体形成,MS培养基是诱导胚状体成苗最佳培养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南瓜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发育两种途径形成再生植株的体系。  相似文献   
23.
湖南地区生产的白皮丝瓜在制种过程中存在种子产量低、发芽率低等问题,西北地区生产的白皮丝瓜种子虽然产量高、发芽率高(种子收获后,人为解除休眠条件下测定结果),但在丝瓜商品种子播种时休眠没有完全解除,导致发芽时间较长、发芽率较低。通过筛选合适的生产基地,在西北地区改变传统的露地直播制种方法,采用提早播种、设施加温育苗、缩短授粉时间、分批采收等措施,使西北地区生产的种子在播种前解除休眠,较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24.
以10份丝瓜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丝瓜材料对低温弱光的耐受能力,并对其受害程度进行分级。结果发现,低温弱光条件下,丝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叶片生长情况、鲜质量等均受到抑制,并根据上述形态指标,将丝瓜幼苗低温弱光下的受害程度分为6级。研究结果将为耐低温弱光丝瓜材料的筛选与新品种选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5.
以2006年制种的蜜红无籽西瓜种子为材料,采用滚筒引发方式,通过测定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研究了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引发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经引发的对照相比,在21℃、湿度70%条件下引发48 h,蜜红无籽西瓜种子的发芽率提高了48.7个百分点,发芽势提高了43.7个百分点,发芽指数增加了9.0。  相似文献   
26.
27.
为筛选出适于长沙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南瓜新品种,本研究以17个印度南瓜品种和15个中国南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基本性状(第一雌花节位、始花期、瓜皮颜色、瓜形、瓜肉颜色、平均单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单位面积产量等)进行测量、记录和分析。结果表明,绿皮类型的印度南瓜中"DN-1"、"菜用南瓜2号"和"中栗6号"品质表现较好,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4.9%、14.6%和14.0%;"菜用南瓜2号"和"中栗3号"产量较高,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457 kg和2 135 kg。红皮类型的印度南瓜"京研7号"、"C19红杂2"和"红栗68"品质表现较好,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3.5%、13.2%和12.5%;"京研7号"、" C19红杂1"和"红粟68"产量表现较高,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2 492 kg、2 261 kg和2 121 kg。中国南瓜类型的"1号棒棒瓜"和"粉蜜1号" 品质表现较好,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12.6%和12.5%;"香蜜小南瓜"、"1号棒棒瓜"和"北蜜2号"产量较高,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3 318 kg、3 150 kg和3 115 kg。研究认为,综合各供试南瓜品质及产量,推荐印度南瓜品种"菜用南瓜2号"、"中栗6号"、"DN-1"、"京研7号"、"红栗68" 和中国南瓜品种"甜蜜小南瓜"、"1号棒棒瓜"、"金圆南瓜"在长沙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8.
<正>白关丝瓜原产地为株洲市芦淞区白关镇,是株洲市著名的特色农产品,20世纪80年代在白关镇即形成200 hm2规模种植,近年种植面积维持在500 hm2左右,产值超1.5亿元。在湖南省蔬菜研究所和湖南农业大学专家指导下,芦淞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和白关镇果蔬协会整合当地种植专家和技术能手力量,经过多年努力,总结了白关丝瓜的地域范围、独特自然生态环境、特定生产方式、产品品质特色及质量安全规定等。2020年,白关丝瓜通过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评审。现将白关丝瓜质量控制技术规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