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6篇
  2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1篇
畜牧兽医   1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为探索唐山生态类型区青贮玉米种植中荧保素拌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沃玉3为材料,通过田间比较试验,研究了荧保素对青贮玉米生物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荧保素拌种处理的鲜生物产量55 695kg/hm^2,干生物产量17 472 kg/hm^2,干物质率31. 37%,对照鲜生物产量50 235 kg/hm^2,干生物产量16 532kg/hm^2,干物质率32. 91%,拌种较对照鲜生物量增产10. 86%,干生物量增产5. 71%,平均每公顷增收约1750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建议在唐山生态类型区青贮玉米种植中推广应用荧保素拌种技术。  相似文献   
62.
为了研究不同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在河北东部平原区生长适应性,筛选出适宜该地区种值的燕麦品种,试验通过田间种植对引进的10个燕麦品种(大富翁、魅力、燕王、贝勒、贝勒Ⅱ、太阳神、科纳、燕王Ⅱ、艾沃、A5S)的生育期、株高、茎叶比、产草量和收获期干草品质等性状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各品种生育期为91~ 105...  相似文献   
63.
为了探讨沧州地区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技术应用的可行性。以“沧麦6005”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比较试验,探究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对旱地冬小麦生长、产量与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显著促进旱地冬小麦冬期前根系发育;有效防治小麦纹枯病和茎基辅病等土传病害为害;菌液用量在3000 ml/hm2-6000 ml/hm2时小麦产量较对照处理显著增加31.67%-33.76%,增产效果优于噻虫·咪鲜胺拌种剂;菌液用量在3000 ml/hm2-6000 ml/hm2时投入产出比最高,经济效益最大。荧光假单胞杆菌拌种可显著提高旱地冬小麦的产量与经济效益,建议在沧州生态类型区为代表的黑龙港东部旱地冬小麦种植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4.
选取沧州奶牛养殖小区体重、产奶量、胎次、泌乳期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日粮组成为秸秆加精料,试验组添加不同水平苜蓿干草,分析对奶牛生产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干物质采食量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产奶量显著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乳脂率有所降低,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非脂乳固形物极显著提高(P<0.01);体细胞数显著下降(P<0.05)。添加苜蓿使牛奶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苜蓿能显著提高奶牛养殖业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65.
适于分析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参照B.J.Smirb(1984)介绍的蛋白质SDS—PAGE方法,调整了凝胶浓度、交联度及催化剂用量,提出了完善的样品制备程序,并研究了温度对凝胶配比及电泳时间的影响。在大量小麦整粒SDS—PAGE实验的基础上,又对半粒无胚籽粒电泳进行了细致的研究,摸荣出了一套适合于小麦整粒与半粒的高分子量(HMW)麦谷蛋白亚基SDS—PAGE方法。通过对5071份整粒种质资源和1600余份半粒杂交后代的分析,结果表明,该法成功率高,结果准确,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分辨率好,制成干板不扩散易保存等优点。认为是一套适合我国仪器设备和药剂等实验条件的HMW谷蛋白电泳方法。是品质鉴定和后代品质筛选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66.
旱地春玉米不同覆膜种植模式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覆膜种植是旱地春玉米种植的重要方式,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但前人对旱地春玉米在不同覆膜种植方式下的水分利用、根系发育及抗倒伏等增产机理方面研究较少。于2013—2015年在河北省沧州市农林科学院前营试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连续3年研究露地平作(CK)、平作覆膜膜下播种(FC-SUF)、平作覆膜膜侧播种(FC-FSS)、起垄覆膜膜下播种(RC-SUF)、起垄覆膜膜侧播种(RC-FSS)等5种种植模式下春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土壤水分、作物根系和抗倒伏情况。结果表明:RC-FSS、RC-SUF、FC-FSS和FC-SUF比CK 3年平均分别增产24.97%、17.75%、11.69%和8.67%,其中起垄覆膜侧播技术(RC-FSS)增产效果最优,其水分利用效率比CK平均提高26.27%。RC-FSS处理垄沟处0~20 cm土壤含水量比CK增幅达30.44%~47.66%,达极显著差异;RC-FSS处理的抗倒伏性最好,其倒伏率仅为0.9%,抗倒伏力最大为29.4 N,与CK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0~10 cm土壤温度各覆膜处理比CK平均增加0.3~2.3℃,以RC-SUF种植模式下增温最显著。成熟期RC-FSS模式下根系分布直径、根系干重明显优于RC-SUF、FC-SUF和CK,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春玉米起垄覆膜侧播技术具有集雨保墒、促根壮苗、高抗倒伏、增产稳产的作用,在春季干旱少雨的滨海平原区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覆膜与露地、垄作与平作及膜下与膜侧播种对黑龙港区域春玉米产量形成过程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覆膜、垄作和膜下播种均显著提高耕层土壤温度,玉米吐丝前增温效果更明显;覆膜对耕层土壤含水量的调控效应达显著水平,吐丝前后分别提高11.08%和10.38%;覆膜能显著提高春玉米苗期、吐丝期和成熟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垄作和膜下播种仅显著提高了苗期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覆膜、垄作和膜侧播种显著提高春玉米产量,增产幅度分别为10.3%~21.7%、8.5%~12.3%和2.8%~6.6%,增产的原因主要是穗粒数的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