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10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5篇
综合类   70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组织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创新平台的概念,并根据广西的现有资源、科技发展情况和对产业创新平台的要求,提出了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模型的总体结构框架,指出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构建拟由技术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平台、创新服务平台等3个子平台构成,并详细介绍了这3个子平台构建的具体内容,旨在为实施建设广西甘蔗糖业产业创新平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2.
[目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连接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关键环节,研究其在新常态下主要面临的劣势、优势及增收机制,为广西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广西不同类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抽样调查,运用超越对数(Translog)生产函数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机制进行分析.[结果]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面临资金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缺乏人才等劣势,但在自然资源、产品及区位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广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要素产出弹性最高,仍然属于要素投入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农业社会服务发展滞后,在当前阶段通过增加要素投入、提高受教育水平及发展多种产业融合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要增收路径.[建议]发展自然资源禀赋优势,打造地方特色生态品牌与功能农业;探索政府担保+企业主导+农民入股+资源开发等多种融资发展模式,拓宽资金来源;发展技术服务规模经营,培养一批职业产业带头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索大棚小型无籽西瓜的合理栽培密度和整枝留果方式,为提高大棚小型无籽西瓜栽培综合效益、实现节本增效和加快新品种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开展不同栽培密度和留果方式试验,设置5个株距(对照40 cm及45、50、60和70 cm,折合23340、20670、18675、15330和13395株/ha 5个种植密度),吊单蔓留单瓜对应前3种栽培密度,吊双蔓留双瓜和吊三蔓留2~3瓜分别对应株距60和70 cm,试验测定、计算不同处理对西瓜坐果率、单果重、产量、果实商品率、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种苗成本的影响.[结果]采取吊双蔓留双瓜(株距60 cm)和吊三蔓留2~3瓜(株距70 cm)的整枝留果方式能获得较好的年均产量(45505.5和46146.0 kg/ha)和产值(271600.95和270293.70元/ha),分别节约种苗成本34.3%和42.6%,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4.6%和16.2%.[结论]大棚种植小型无籽西瓜株距60~70 cm(13395~15330株/ha),单株双蔓或三蔓整枝,留2~3果,具有明显的节本增效效果,可作为大棚栽培小型无籽西瓜适宜的种植密度和整枝方式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究R2R3-MYB转录因子在代谢、发育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的调控作用。对百香果R2R3-MYB基因家族进行表达分析并探究其在花果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对深入研究R2R3-MYB转录因子在百香果中的生物学作用中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百香果全基因组数据,通过HMM搜索对R2R3-MYB家族成员进行筛选鉴定,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其在百香果花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从百香果基因组中鉴定出99个R2R3-MYB基因,根据系统进化分析将其分为36个亚组。99个R2R3-PeMYB基因随机分布在9条百香果染色体上。基序和基因结构分析表明,R2R3-PeMYB在同一亚组中具有相对保守的结构特征。共线性分析表明,片段复制事件促进了百香果R2R3-MYB家族的扩张。基于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发现R2R3-PeMYB基因在百香果花的不同组织的不同发育阶段中表现出差异的表达模式,说明R2R3-PeMYB基因在花不同组织和果实的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PeMYB62和PeMYB63在百香果果皮转色期的高表达,说明其可能参与百香果花青素的合成。同时8个R2R3-PeM...  相似文献   
65.
广西粮食产量变化的小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omplex Gaussian小波变换分析方法,对1949~2008年广西粮食产量变化进行了多时间尺度分析,并预测了广西粮食产量变化趋势。提出了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粮食结构和完善促进粮食生产政策等对策建议,以期能保障广西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6.
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多维物元综合评判模型。模型输出结果表明,2006年广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处于起步期,总体现代农业水平较低,与全国相关省(区、市)比较仍有较大差距。其主要制约因素表现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低,农业投入水平不高,土地资源稀缺,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市场化进程较慢,高学历的农业从业人员较少。  相似文献   
67.
为筛选出能有效降低澳洲坚果落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的保果处理方法,以澳洲坚果品种桂热1号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保果处理对澳洲坚果落果率和果实品质的影响,并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对不同保果处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6(0.2 mL/L宇花灵+1.33 mL/L芸薹素内酯3 000倍液+1.33 mL/L富诺亚磷+0.67 mL/L富诺硼+1.67 g/L尿素)、T8(0.2 mL/L芸薹素内酯3 000倍液+0.02 g/L氯吡脲+0.13%富诺亚磷+1.33 mL/L富诺硼+1.67 g/L尿素)和T7(0.035 g/L 2,4-D+0.20 mL/L芸薹素内酯3 000倍液+1.33 mL/L富诺亚磷+0.67 mL/L富诺硼+1.67 g/L尿素)处理组对降低落果率和提高果实品质具有显著效果;通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发现,可将24个保果处理组分为3类,其中T6处理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1.107 5,为最佳保果处理。  相似文献   
68.
【目的】研究百香果冬季果实的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为果实营养调控及采摘时机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金都百香3号为材料,观察、测定其冬季果实发育过程中的纵径、横径、单果质量、果皮质量和果皮厚度、可溶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还原糖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研究果实品质相关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品质形成关键时期;分析果实品质动态变化的相关性,评价冬季果实品质。【结果】金都百香3号冬季果实的果汁形成始于花后45 d,果汁变色始于花后50 d,果皮变色始于花后90 d,果实完全成熟自然脱落于花后130 d。果实纵径、横径、可食率和果汁率均呈先缓慢增长,然后迅速增长,最后逐渐趋于平稳的变化趋势,分别于花后25、30、110和110 d接近最大值并趋于稳定;单果质量在花后95 d达最大值;果皮的质量和厚度均在花后35 d开始下降,花后110 d后趋于稳定;可溶固形物含量与固酸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且果实完全成熟时达最大值;可滴定酸、还原糖及维生素C含量呈先增长后下降趋势,分别于花后80、120和110 d达最大值;金都百香3号冬季果实发育过程中可滴定酸的动态变化与还原糖、可溶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呈负相...  相似文献   
69.
【目的】分析广西西瓜甜瓜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方法】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法及归纳法,从生产与供给、消费与需求、流通与贸易及技术发展的产业经济学视角对广西西瓜甜瓜产业进行系统、全面地研究。【结果】广西西瓜甜瓜产业区域性发展特征明显,但主产区规模效益不明显;单产水平有待提高,竞争力不强;人均消费不足,价格波动强烈;经营主体规模较小限制了广西西甜瓜贸易的发展;过分强调规模化产出,产业发展亟需正确引导。【建议】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高产业整合度及规模效益;加速研发现代化生产及栽培技术,提高综合支撑能力;加快推进产业信息工程建设,促使生产与需求相结合;统一平台,利益联结,大力发展产业化规模经营;双轮驱动,从技术研发及产业结构调整两方面引导产业持续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0.
[目的]研究杉木林下套种阔叶树的土壤生态酶活性及其化学计量比,评估该林分土壤养分和肥力状况.[方法]在福建省三明市格氏栲自然保护区杉木林试验示范区设置3种处理,分别是杉木成熟林套种阔叶树、杉木幼林套种阔叶树,以及不套种阔叶树的杉木纯林(对照),测定其表层(0~10 cm)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含量及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