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综合类   5篇
园艺   27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196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今年5月19日美国农部顾向·Belts ville农业研究中心、果树实验室主任M. Faust博士在青岛参观其间,曾作了几次学术报告,现将报告内容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2.
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属温带季风区,积温3500—4500℃。半岛及沿海为海洋性气候,年雨量较多;其他地区则属典型华北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雨量较少,全省年平均气温 11—14℃,一月份最低平均-1~-4℃,七月份最高平均26~ 29℃,年日照时数约2400~2900小时,无霜期170~190天。全省将近二分之一的面积是山地和丘陵,土壤大多为棕色森林土或褐土,土质疏松,通气排水良好,虽较瘠薄,但有利于果树生长。此外,沿海滩地及黄河故道地区,也是果树生产的重要基地。按气候条件及果树的自然分布,全省可以划分七个果树栽培区,即:胶东丘陵区、胶潍平原区、鲁中山…  相似文献   
23.
简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陆秋农(山东省果树研究所泰安271000)《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果树》卷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以来,深受广大果树科技工作者的欢迎,求购者不绝于途。之所以受到重视,缘于以下几方面。1内容全面丰富《果树》卷除根据农百全书总体规...  相似文献   
24.
8月15—29日,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组织了辽宁、河北、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及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等五个单位一行六人小姐,先后在四个研究单位(兴城、昌黎、熊岳、泰安)以及三个研究单位的所外样板田进行了现场观摩和学习(辽宁省盖县骆驼岭大队、金县五十里村及红果大队、河北省晋县河头村大队)。此外,还参观了烟台市园艺场、石家庄果树研究所。现将调查中有关苹果连年丰产修剪技术问题的材料整理如下: 这次通过渤海湾地区的苹果丰产样板田以及科学研究的试验证明:树体的营养积累与消耗达到相对平衡统一是连年丰产的内在因素,在良好的土壤管理条件下,通过修剪技术控制和调节花芽与叶芽的比例,则是连年丰产的外界条件。现将各地丰产实例及其生物学结构;控制和调节大小年修剪技术分述如下。 一 丰产实例 渤海湾地区栽培苹果树有着悠久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从1958年大跃进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因而苹果产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有的社队和国营园艺场还创造了苹果连年高产,这就为大面积增产树立了良好的样板。据调查连续五年以上获得高产的果园有金县石河公社五十里大队,第十一生产队的38亩山地、765株  相似文献   
25.
26.
为了改进山东苹果的生产水平与外销质量,1933年11月山东省组织考察小组赴美访问了美国苹果主产区:华盛顿、纽约与加利福尼亚三州。他们的产、销结构和特点,可供我国参考、借鉴。 一、高度集中的商品生产 美国苹果生产近年来一直占世界总产量的第二位。据美国农部的报告,1979—1981年,平均年产372.2万吨。苹果是美国的“国果”。几乎无处不栽,但主要商品生产基地仅限于华盛顿与纽约两州,共占  相似文献   
27.
钾肥对苹果质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施肥是影响苹果产量与质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氮磷钾配比,以及氮、钾对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品质的影响,国内、外曾有过许多研究,但涉及苹果质量的资料较少。1960—1974年全国化肥试验网对于钾肥的研究,也仅以产量为主。1973年起,为了提高外销苹果质量,国内组织了提高苹果质量(栽培技术)研究协作组,着重以无师系苹果为主,研究氮磷钾肥在当时生产条件下对苹果质量的影响。稍后,又鉴于世界钾肥产量中氯化钾占85 %以上,但不利于烟草的可燃性和薯类淀粉质的形成。果树需钾量较多,因此,氯化钾是否有利于苹果果实品质,也有必要加以澄清。 一、…  相似文献   
28.
·来函照登·     
落叶果树编辑部: 贵刊1990年2期登载的短文介绍“特早熟无核桃”。本人认为不符合客观规律。按所有桃树均属完全花。有胚种子植物,早熟桃生长期短,核发育期缩短,因而采收时未及硬化,故可以切割,但仍有胚,不能称为“无核桃”,以免造成混乱。 其次,同期15页,“中华猕猴桃”的硬毛变种已经梁畴芬等同志更正,定名为美味猕猴桃[A、deliciosa(A、chev、)C、 F、 liang et A、 R、 Ferouson],故凡属硬毛种均宜改称“美味猕猴桃”1990、 7、 15·来函照登·@陆秋农$山东省果树研究所…  相似文献   
29.
故道地区苹果幼树的整形修剪技术一直是适龄结果、早期丰产中关键问题之一。由于原来基础薄弱过去曾出现机械搬用外地经验,忽轻忽重,左右摇摆的过程,缺乏一套因地因树制宜的整形修剪技术,以致加深了幼树营养生长与开花结果的矛盾,造成幼树适龄不能结果或早果以后大小年现象严重、树势未老先衰等问题。例如,根据故道地区气候、水土条件的优越性,利用幼树旺盛生长势,采用适当多留小枝,并对旺枝轻剪长放,保留上部腋花芽及副梢花芽,促使早期形成一些临时性的结果枝或结果枝组,达到提早见产量的提法,和相应的一些技术是正确的,有过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留”和“轻剪”没有随着树龄增长,枝梢加密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疏旺、疏密等措施,加以没有严格区分骨干枝和非骨干枝的不同剪法,以致骨干枝每年留放过长,不是角度过小,便是弱而无力;临时性的枝组亦延放成为骨干枝的竞争枝,使“轻剪”的有利因素变成了障碍。经过几年来各地群众性的科学实验,有组织的广泛交流经验,目前开始对故道地区苹果幼树的整形修剪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那就是:  相似文献   
30.
我国苹果的分布区划与生态因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我国苹果生产的分布现状,提出了自然区划的初步意见,将全国分为七个苹果栽培区。并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等生态条件与苹果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