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1篇
综合类   33篇
畜牧兽医   84篇
园艺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九)──古代采捕野生蜂蜜方法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历延芳,陈东海古代长白山区野生中蜂资源十分丰富,因此,采捕蜂蜜就成为长白山各族人民传统的采捕项目。有文字记载的是从(唐代)渤海时期开始,但这决不是采捕蜂蜜历史的开端,其原...  相似文献   
82.
所谓功能性食品就是指在满足基本的营养需要的同时还能够发挥额外的生理作用,如预防或延迟慢性疾病的发作等。过去数十年的研究已经发现了大量的可以防止细胞氧化的营养物质。这些水果和蔬菜中的成分能够作为抗氧化剂清除体内的有害的能引起疾病的自由基。功能性食品在抗癌症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3.
功能原理设计是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性设计环节之一,其实质就是创新构思。《机械设计学》课程教育的一大特色就是围绕功能原理设计进行创造性教育。对该课程的创新教育特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4.
吉林白蜜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吉林白蜜起源于长白山野生蜂蜜 ,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历史演变 ,唐、宋、明、清时期 ,蜂蜜随着贡品、商品、礼品的发展 ,逐渐分类出白蜜、红蜜、黄蜜、生蜜、熟蜜、清蜜、浑蜜等品种。清朝将白蜜列为上品 ,吉林官府每年定期向朝廷进送白蜜贡品 ,从此形成吉林白蜜的品牌 ;民国时期吉林白蜜从贡品演变为民间珍贵的食品 ,流通国内外 ;解放后吉林白蜜发展为吉林东山白蜜。  相似文献   
85.
吉林省60%为山地和丘陵,平原占30~40%。山川交错,土质肥沃,在43.8%的林地、16%的草山、草坡、草原及21.6%的农田上,生长着繁多的蜜粉源植物,资源相当丰富。据不完全统计,全省现有蜜粉源植物50多科,140余属,近500种。拥有椴树、胡枝  相似文献   
86.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二)──蜂蜜是甘甜的象征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史志记载,长白山区古人在上树打松子或打干柴时发现了蜂巢。尝识了蜂蜜,从此蜂蜜成为当地人的甜食资源而被开发利用。在人们的心里蜂蜜是最甜的食物,谓之“甘甜之首”。清...  相似文献   
87.
源远流长的长白蜜蜂文化(六)──清朝采捕蜂蜜的管理机构和蜜户蜜丁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葛凤晨,陈东海,历延芳满清起源于长白山,受祖先传统的射猎文化影响,采捕野生蜂蜜和桶养中蜂的生产活动在民间广为流行,进而被官方所利用,17世纪以后,清朝廷在吉林省设立生...  相似文献   
88.
“甬糯34”是宁波市农科院选育而成的晚糯品种,2005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浙审稻2005021)。我市2005年引进并在不同茬口进行试种,表现生育期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生长清秀、丰产性好,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9.
为研究火烧迹地雷竹(Phyllostachys violascens)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以毗邻雷竹林为对照,采用凋落物袋法研究雷竹凋落叶分解速率及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两个样地雷竹凋落叶分解过程总体上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即分解初期(质量损失率较高)、分解中期(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较上阶段减缓)、分解后期(质量损失率再次上升)。调查共捕获土壤动物824只,其中火烧迹地375只,对照样地449只,以绥螨科、蚁科、线虫纲和等节(虫兆)科为优势类群,所占百分比为49.27%,火烧迹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变化幅度较个体数小。统计分析表明,火烧迹地和对照样地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类群数无显著差异(P0.05)。两个样地土壤动物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上升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则逐渐降低,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土壤动物个体数、类群数均与降水量存在显著相关关系(P0.05)。主坐标分析(PCoA)表明,凋落叶分解初期受火烧干扰较大,后期受分解时间累积效应影响较大。试验表明,火烧干扰延缓了雷竹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但随着时间的延续,火烧迹地雷竹叶分解速率则迅速提升,土壤动物群落也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90.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部,总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按全国气候带划分属于中温带,全年无霜期110~140天。降水充沛,60%集中在6~8月份。全省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依次为山地、丘陵、平原,土质肥沃,所以植物种类繁多,蜜源植物资源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