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8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9篇
  17篇
综合类   118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为了分析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敏感板结构对籽粒碰撞信号的影响,该文通过ANSYS软件对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不同结构形式的敏感板进行模态分析,研究了敏感板振动特性与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在实验室内进行了籽粒碰撞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一阶固有频率p越高,信号衰减时间t越短;相对变形率越大,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整体灵敏度越高;在敏感板长度l=150mm、宽度b=40mm、厚度h=1.0mm时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的检测频率和整体灵敏度较高;以20~120粒/s的籽粒流量对此结构形式下的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进行检测误差试验,最大检测误差为2.7%。在自制的标定试验台上利用饱满水稻籽粒、不饱满水稻籽粒、不同长度茎秆组成的混合物料对该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进行标定,结果表明,该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能从混合物料中有效地识别出饱满籽粒,最大检测误差为2.3%,该文的研究对提高籽粒损失监测传感器的检测频率和测量精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2.
阆中大棚窝子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窝子姜是阆中市2008年新探索出来的一种生姜种植方式,通过几年的不断探索总结,现已成为我市生姜生产上高产、高效成功的亮点,正在我市不断扩大种植面积。现将其特点及种植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3.
本文采用原子吸收法、氟电极法及火焰光度计法,对天津市某牧场病牛的骨骼、尿液、饮水、饲料、饲草及该场的土壤进行了钙、磷、氟、铜、钴等元素的测定;并筛选出生滑石粉对其进行了防治。结果表明:该场奶牛患有慢性氟中毒病,用生滑石粉进行防治,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4.
辛硫磷为高效低毒农药,多年来作为农作物杀虫剂,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尚少用于动物。在养羊业中长期采用可湿性“六六六”等药物防治的螨病,虽然疗效好,但在动物体内残留量却很高,如被人们食入,则残留的有机氯便随之转移到人体内,危害人体健康,造成虫害。为此,我系寄生虫教研室试用0.05%辛硫磷药浴,以取代六六六有机氯制剂,防治绵羊螨病,效果良好。为早日推广应用,急需查明进入绵羊体内的残留  相似文献   
115.
通过对2009年采集的浙江省260个稻田土壤中微量元素养分含量分析,结合第2次土壤普查时土壤养分资料,探讨水稻土中微量养分的状况和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稻田土壤有效钙和硫含量丰富,平均分别可达1 924.4和49.0 mg·kg-1,而60%的土壤缺镁,甚至还有1.54%的稻田有效镁含量低于50 mg·kg-1。土壤有效态铁、锰、铜和锌平均含量较高。与1984年的相比,经过连续耕种25年以后,土壤有效铜含量提高了7.05%,有效锌甚至提高了2倍多,但是有效铁和锰却分别降低了24.0%和20.4%。  相似文献   
116.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信阳毛尖香气质量评价模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信阳毛尖香气品质的评价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不同等级、品种、季节所制的8个信阳毛尖茶样品的香气组分进行分类和主成分提取,构建香气数学评价模型.结果显示:构建的信阳毛尖茶香气组分质量评价模型为F=0.458 99F1 +0.253 53F2 +0.197 61F3;通过感官评价法进一步对模型评价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2种方法评价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说明所构建的香气组分质量数学评价模型是可靠的.构建的评价模型具有客观性和重复性,避免了感官审评的主观性,在信阳毛尖香气等级划分方面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7.
阆中县示范、种植窝子姜已经有5年,不仅其嫩姜产品白、嫩、脆、长,而且每亩生姜产量还能突破5000kg大关,深受我市姜农欢迎。在实践中,通过我们技术部门的探索总结,发现有以下问题需要引起姜农们注意。一是播种阶段若遇长期高温干旱,会严重影响生姜出苗,不能确保生姜早出窝、早齐苗;  相似文献   
118.
番茄是中国设施栽培面积最大的蔬菜。据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番茄设施栽培面积已经超过1000万亩(67万hm^2),其中日光温室番茄582万亩(38.8万hm^2,占日光温室总面积的25%),塑料大棚番茄543万亩(36.2万hm^2,占塑料大棚总面积的14%)。因此,番茄的产量已经基本满足人们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9.
科尔沁沙地盐碱地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多年对科尔沁沙地西部盐碱地提高造林成活率技术措施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开沟造林技术是适合当地特点的成功造林措施:造林成活率达到85%以上,林木生长量比一般整地造林方式高一倍。在地下水位浅、土壤盐渍化程度严重的地区,采用筑台地造林,其成活率可高达90%,造林5年后即可郁闭成林,林木生长量为一般造林地的2倍:采用上述2种整地造林技术,可有效改善土壤中养分和水分状况,同时土壤含盐量和pH值均明显下降,在沙地盐渍化轻度地区可采用穿透碱隔深穴造林措施。  相似文献   
120.
肥料和稻草氮利用率的三年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佳  王家玉  陈义 《土壤通报》2004,35(6):763-766
对氮肥和稻草氮的利用率进行了3年6季同位素15N田间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首季单季水稻对氮肥的利用率为37.02%,050cm土壤中15N的残留率为25.81%。经过连续3年6季的种植,作物肥料N的累计回收率分别为40.15(秸杆还田)41.63%(秸杆不还田),050cm土壤中15N的残留率仍达到23.62(秸杆不还田)28.33%(秸杆还田)。在不施氮肥条件下,小麦对稻草氮的吸收率为4.46%,第二季单季稻对稻草氮的吸收率为4.78%。5季作物累计吸收稻草氮11.76%,而土壤残留率为70.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