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7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67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80篇
基础科学   117篇
  95篇
综合类   722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46篇
畜牧兽医   421篇
园艺   92篇
植物保护   56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76篇
  2016年   82篇
  2015年   53篇
  2014年   86篇
  2013年   94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近年来,刺参苗室内越冬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广泛兴起,但伴随着规模的扩大,越冬期间的病害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05年春山东省越冬刺参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约为30%,给刺参越冬保苗业户造成了严重损失。现对刺参苗室内越冬期间的常见病害及其综合防治方法作一介绍。一、刺参苗室内越冬期的常见病害及病因分析1.溃烂病是参苗越冬期间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发病初期附着力减弱,活力差、摄食减少,继而是疣足尖端和身体局部溃烂,围口部肿胀、不能自由收缩与闭合,失去摄食能力,随着病情加重,病灶扩大,体表大面积溃烂,常见肠管等内脏组织从溃…  相似文献   
72.
饲料中添加茶末对育肥猪胴体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茶末对育肥猪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30头体重在30 kg左右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茶末组与饲料组,每组15头,饲养至8月龄每组屠宰3头测定屠宰性能。结果表明:茶末组后腿比例、眼肌面积显著高于饲料组(P〈0.05),2组的体躯比例接近,茶末组各消化器官重量高于饲料组(P〉0.05)。说明茶叶有促进猪消化器官发育的作用,对猪瘦肉率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水平对蛋鸭产蛋期不同阶段产蛋性能的影响。采用3×3两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ME水平分别为10.88、10.46和10.04 MJ/kg,CP水平分别为18.26%、17.07%和16.42%,选取刚开产的福建龙岩麻鸭1 674羽,随机分为9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1羽。试验共持续32周。结果表明:1)产蛋初期(16~18周龄),饲粮ME和CP水平均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平均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2)产蛋高峰期(19~39周龄),饲粮ME水平显著影响蛋鸭平均蛋重(P<0.05)。饲粮ME水平为10.88和10.46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未显著影响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产蛋率、平均蛋重、日产蛋重和料蛋比没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产蛋后期(40~47周龄),饲粮ME水平为10.46 MJ/kg组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0.04 MJ/kg组(P<0.05);10.88 MJ/kg组的平均蛋重显著高于10.46和10.04 MJ/kg组(P<0.05)。饲粮CP水平为18.26%组的产蛋率、日产蛋重显著高于17.07%和16.42%组(P<0.05),料蛋比显著低于17.07%和16.42%组(P<0.05)。饲粮ME和CP水平对蛋鸭日产蛋重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综合考虑产蛋性能指标,产蛋初期、高峰期和后期龙岩麻鸭饲粮适宜的ME和CP水平分别为10.88、10.46、10.46 MJ/kg和17.07%、17.07%、18.26%,每日ME和CP需要量分别为1.47、1.60、1.48 MJ和22.96、26.16、25.81 g,饲粮的蛋能比分别为15.62、16.35、17.44 g/MJ。  相似文献   
74.
以海南中部山区的草地、灌丛、次生林和原始林为演替系列,研究植被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群落演替过程中植物科属种数、总体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乔灌木层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指数及垂直结构多样性指数都显著增大;群落结构多样性指数分别与群落植物科属种数、总体alpha物种多样性指数、灌木层和乔木层物种alpha多样性指数都显著正相关。通过恢复演替,植被复杂性和质量都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75.
广丰香8号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育成的优质高产丝苗型香稻品种,2009年1月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2012 ~2014年连续3年被遴选为广州市农业主导品种.该品种米质优,达国标优质2级、省标优质2级,并且叶、茎、米均有清香味,饭软、滑,口感好,冷饭不回生,适合加工高档丝苗米和香米;丰产性较强,于2012 ~2014年连续3年纳入万亩连片示范区示范,2012、2013年经实割测产平均产量在7 500 kg/hm2以上.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6.
[目的]比较不同基因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烟叶油分表征化学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基于对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油分表征化学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差异的探索,以毕纳1号、云烟87、K326和南江3号4个烤烟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油分表征物质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试验表明,云烟87和南江3号的烟叶油分表征化学物质总体好于K326和毕纳1号,云烟87、毕纳1号、K326和南江3号烟叶含钾量均偏低,云烟87、毕纳1号和K326的上部叶烟碱含量高,南江3号和云烟87的中、上部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相对较高.[结论]研究可为烟叶质量偏低、油分差的烟区选育和推广优良烤烟品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7.
特色优质烟叶的开发对于提升中式卷烟重点骨干品牌原料的安全保障能力、促进中式卷烟原料生产体系的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贵州省天柱县的"清香型"特色烟叶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了天柱县的光、温、水、土资源和烟—稻两熟种植制度、特色品种推广应用、特色"早"栽技术开发等配套栽培技术措施在特色烟叶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特色烟叶的开发应立足烟叶品质、市场需求和生态条件,同时做好关键栽培技术开发和品牌创立。  相似文献   
78.
杂交稻新组合Y两优318是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育成的不育系是以Y58S为母本、以自选恢复系R318为父本选育成的感温型两系杂交稻新组合,于2013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粤审稻2013020)。该组合具有高产、中抗稻瘟病、耐寒性中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79.
陈伟 《北京农业》2014,(27):199
通过渠道防渗工程的建设,将有效的解决灌区灌溉问题,提高灌区耕地的灌溉保证率,并减少渠系渗漏损失,节约水量,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80.
为揭示类异黄酮还原酶(Isoflavone reductase-like,IRL)在烟草次生物质合成和生理功能中的作用,从品种龙里红花烟中克隆普通烟草IRL(NtIRL)基因家族2个成员的全长cDNA和gDNA序列,完成了生物信息学分析、Southern杂交和RT-PCR等分子鉴定。NtIRL1基因为1 946bp,全长cDNA为1 257bp;NtIRL2基因为2 089bp,全长cDNA为1 261bp。NtIRL1和NtIRL2蛋白均为310个氨基酸,分子质量分别为34.652和34.650ku,等电点分别为5.58和5.78。2个蛋白可能发生磷酸化等翻译后修饰,无信号肽,定位于细胞质,但有可能通过跨膜域与质膜发生联系。预测这2个蛋白的K8~G88为AdoHycase(cl09931)保守域,I9~T239为NmrA(pfam05368)保守域,并具有PIP类型蛋白的所有保守性基序和活性残基。预测2个蛋白的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延伸链为主;三级结构具有PIP酶典型特征,中间有1个催化裂口。BLAST和系统发生分析进一步证实NtIRL家族属于PIP大家族,与IFR的关系比PCBER和PLR更近。Southern blot杂交也证明,普通烟草基因组中有且只有2个IRL基因存在。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NtIRL1和NtIRL2均在根中优势表达,在地上部各器官中表达很弱或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