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7篇
农学   6篇
  23篇
综合类   84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18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根据GenBank上与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基因相关序列,从苹果MdCKS基因编码区设计带有XbaI和SalI酶切位点的引物。以富士MdCKS基因的eDNA为模板将PCR扩增片段连接到pMD18-TSim-pieVector上,测序正确后,再连接到植物表达载体pBII21上,经过抗性筛选和测序验证,成功构建了MdCKS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电击转化法导入农杆菌LBA4404,以备将来用于番茄转化。  相似文献   
152.
以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hd.)幼苗为试材,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田间实测浓度的有机酸(草酸、酒石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对连作幼苗光合特性、叶片保护性酶活性以及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草酸可使平邑甜茶幼苗植株干质量和鲜质量分别增加 24.12%和35.72%。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分别提高32.27%和76.58%。并显著提高了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酒石酸则降低了平邑甜茶幼苗叶片的气孔导度40.22%,SOD、POD活性亦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还表明,柠檬酸和苹果酸也促进了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草酸能够减轻平邑甜茶幼苗连作障碍现象,酒石酸有加重连作障碍趋势,柠檬酸和苹果酸对连作障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3.
【目的】研究新疆红肉苹果杂种一代优系‘红脆1号’液泡膜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MdVGT1生物学信息、表达水平及其在糖代谢中的功能,旨在为进一步完善功能型苹果育种的理论与技术体系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红肉苹果杂种一代优系‘红脆1号’为试材,克隆MdVGT1,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该基因在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分析‘嘎啦’组培苗中该基因在葡萄糖诱导下的表达,通过酵母双杂交验证其互作关系,并通过原核诱导获得重组蛋白。【结果】在‘红脆1号’中克隆获得MdVGT1全长,测序发现其包含1 506 bp完整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01个氨基酸,预测其编码蛋白质分子量为53.16 kD,等电点为5.92,定位于苹果基因组的1号染色体上,由14个外显子和13个内含子构成;糖代谢相关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dVGT1与AtVGT1、VvVGT1、CsVGT1在同一个进化枝上,功能域分析表明,MdVGT1蛋白含有12个跨膜区域;MdVGT1在苹果的花、叶和幼果中均有较高的表达,在果实发育中,其表达量与葡萄糖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MdVGT1启动子含有与抗逆、糖信号及激素信号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葡萄糖处理‘嘎啦’组培苗一周后,MdVGT1的表达量明显提高;酵母双杂交试验表明,MdVGT1与MdTMT1在体外能相互作用,并通过原核诱导获得了MdVGT1的重组蛋白。【结论】在‘红脆1号’苹果中克隆获得了液泡膜葡萄糖转运蛋白基因MdVGT1,其可能与MdTMT1互作共同转运葡萄糖进入液泡膜。  相似文献   
154.
以70日龄扬州鹅(A×A)及其4个杂交配套组合(K×B、K×A、C×A和S×A)共5个鹅群体为实验素材,分别取其胸肌和腿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中肌苷酸的含量,研究其肌苷酸与肌内脂肪的沉积规律。结果表明:5个鹅群体中,除C×A群体母鹅胸肌中的肌苷酸含量显著大于腿肌外(P<0.05),其他鹅群体胸肌和腿肌中的肌苷酸含量差异均不显著;K×B群体公鹅胸肌的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除S×A群体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外(P<0.05),其他群体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含量在性别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5.
野生樱桃李实生后代果实性状变异分析及优异种质挖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定植在山东青岛胶州的新疆野生樱桃李(Prunus cerasifera Ehrh.)2.8 万株实生苗及其35个随机实生株系成熟果实为试材,进行了实生后代性状变异及优异种质挖掘的初步研究,旨在为野生樱桃李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基本资料。研究结果表明:①除果形指数及Mg 含量之外,单果质量等果实形态性状、果皮花青素、果肉可溶性固形物、果糖、葡萄糖、蔗糖、苹果酸、草酸、乳酸、柠檬酸、琥珀酸及Ca、Fe、Zn 等矿质元素含量存在较丰富的变异,变异系数均在10%以上,其中单果质量变异幅度2.62 ~22.66 g,变异系数高达70.10%,进一步选择的潜力很大;②依据单果质量、自然坐果率及树姿等特性,在定植成活的2.8 万株实生苗群体中选育出了41 个优良单株,进一步挖掘出了单果质量在11 g 以上、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以上的大果型、高糖型及高酸型等优异种质7 份。  相似文献   
156.
AIM: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Qiliqiangxin on cardiomyocyte apoptosi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in a rat model. METHODS: MI was induced in rats by ligation of the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 The survivo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sham operation group, MI group and Qiliqiangxin treatment group (4 g穔g-1-1). After 28 days, the infarction size was measured. Apoptotic index (AI) was determined by TUNEL. The expression of Fas was detected by the method of immunohistochemistry in non-infarcted zones (NIZ), and the expression of xanthine oxidase (XO) and caspase-3 in myocardial tissue from NIZ was detected by Western blotting. In addition, XO activity, and O2 -? and OH? scavenging activity of myocardial tissues in the NIZ were measured by colorimetry. RESULTS: Compared with MI group, AI and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in the NIZ were significantly depressed in Qiliqiangxin treatment group. Moreover, the activity of XO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while O2 -? and OH穝cavenging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Qiliqiangxin treatment group. Ventricular remodeling was attenuat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farct size and XO expression level between Qiliqiangxin treatment group and MI group was observed. CONCLUSION: Qiliqiangxin may inhibit apoptosis of cardiomyocytes in the NIZ of rats by reducing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nd depressing the expression of Fas and caspase-3.  相似文献   
157.
苹果光敏色素作用因子基因PIF 的克隆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短枝型苹果(Malus domestica Borkh.)为试材,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克隆获得一个光敏色素作用因子(PIF)基因,命名为MdPIF。该基因编码区共2 142 bp,推测其编码713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分析显示,在其C端具有保守氨基酸结构域bHLH,N端具有光敏色素结合域APB,与其它植物光敏色素结合因子有很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在花后20 ~ 110 d,MdPIF在短枝型和非短枝型苹果枝条均能表达,同一生长时期,短枝型苹果枝条的表达量显著低于非短枝型,说明苹果短枝性状可能与MdPIF的差异表达有关。MdPIF在叶片、枝条、花瓣、果实和芽中均能表达,在不同器官中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在枝条中相对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主要调控苹果枝条的伸长。  相似文献   
158.
生物炭介导下磷水平对连作苹果幼苗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苹果连作障碍是制约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生物炭介导下不同施磷水平对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根系呼吸速率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探讨生物炭配施磷肥这种措施对苹果连作障碍的防控效果,并筛选出合适磷肥用量,为生产中老果园改造提供理论依据。盆栽条件下,以苹果常用砧木-平邑甜茶为试材,设计了连作土壤(CK)、连作土用溴甲烷熏蒸处理(F)、连作土+2%生物炭(B)、连作土+2%生物炭+0.5‰磷肥(BP0.5)、连作土+2%生物炭+1‰磷肥(BP1)和连作土+2%生物炭+2‰磷肥(BP2)6个处理。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不同处理对平邑甜茶幼苗生物量、根系呼吸速率、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溴甲烷灭菌后,幼苗的株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均远远高于连作土,分别是连作土中幼苗的1.6,1.5,2.9,2.5倍,幼苗的根系呼吸速率及保护酶也远远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生物炭、或者生物炭配施磷肥,均可提高平邑甜茶幼苗的生物量,幼苗的株高、地径、鲜重和干重分别是连作土中幼苗的1.2,1.1,1.6,1.4倍和1.4,1.2,2.2,1.9倍,2种处理的根系呼吸速率也有大幅度提高;生物炭配施0.5‰磷肥可明显提高幼苗根系SOD、POD和CAT酶活性,同时降低MDA含量;与对照相比,生物炭配施0.5‰磷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硝态氮和速效磷的含量,促进土壤中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的活性。综合分析比较,生物炭配施0.5‰磷肥相比于单施生物炭,能更好的提高连作条件下平邑甜茶幼苗的生长发育,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酶活性。因此,生物炭配施磷肥这一综合措施能更好的防控苹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59.
根据拟南芥AtICE1蛋白序列在苹果基因组中Blast比对得到苹果同源蛋白序列,利用DNAMAN软件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克隆苹果冷信号基因(MDP0000662999),暂命名为MdICE1。以从新疆红肉苹果与‘富士’杂交F1代中选出的‘紫红3号’叶片诱导出的红色愈伤组织为试材克隆MdICE1,测序发现该基因的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 626 bp,编码541个氨基酸。进化树分析表明,MdICE1与AtICE1在同一进化支上,推测它们具有相似的功能。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MdICE1存在bHLH基序。低温处理有利于苹果愈伤组织花青苷的累积;与培养在24 ℃下的愈伤组织相比,低温(8 ℃)诱导苹果愈伤组织冷信号基因MdICE1以及花青苷合成相关转录因子基因MdMYB10和MdbHLH3的表达。酵母双杂交试验证明MdICE1可以与MdMYB10相互作用;亚细胞定位发现MdICE1蛋白存在于细胞核内;转化大肠杆菌并诱导获得了MdICE1的重组蛋白,为进一步研究MdICE1蛋白在花青苷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0.
‘满红’是从‘嘎拉’× 苹果高类黄酮含量优异种质CSR6R6杂种后代中选育出的苹果新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78.2 g;全果面鲜红色,果面光洁、亮;全果肉鲜红色,肉质酥脆,酸味略重;含维生素C 0.049 mg ? g-1,类黄酮13.9 mg ? g-1,外观、营养及加工品质优良。在山东冠县4月上旬开花,9月上旬果实成熟,果实发育期160 d左右,第3年产量达到29.06 t ? hm-2;树体健壮,适应性广,抗早期落叶病、白粉病及果实黑红点病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