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某猪场70日龄仔猪发生以呼吸困难、多发性关节炎和多发性浆膜炎为特征的传染病,从1头濒死猪心血和胸腔渗出液中各分离出1株有多形性趋势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生化试验和PCR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挑选心血分离株以1.5×10^10CFU/只腹腔接种,可引起成年豚鼠发病死亡(2/3),剖检可见胸腔与腹腔积液、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从心血、胸腔积液、腹腔积液、脑、肝脏及肺脏回收到该菌。  相似文献   
42.
如何在夏季使犬能克服不利气候特点,发挥更大的使用效益,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43.
8月下旬至9月中旬是红富士苹果着色关键期,以下6项措施可促进苹果着色:  相似文献   
44.
3 果园常用杀虫杀螨剂 3.1 生物源杀虫杀螨剂此类药剂具有广谱、高效、安全、无抗药性产生、不伤害天敌等优点,能防治对传统产品已有抗药性的害虫,又不会产生交叉抗药性,一般对人、畜及各种有益生物较安全,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也比较小,是绿色果品生产的首选农药,果园常用生物杀虫杀螨剂主要有以下几类:①B.T.杀虫剂.常用细菌农药,以胃毒作用为主,对鳞翅目害虫防治效果达到80%~90%.  相似文献   
45.
采自新疆农一师不同团场和农三师43团的棉花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vasinfectum),经分离纯化获9个菌株。利用硝酸钾诱变棉花枯萎病菌,产生抗氯酸盐的硝酸盐营养突变株(nit mutant),9个菌株共诱发获得16个nit突变株,其中nit1占62.5%,nitM占25.0%,nit3(8)占12.5%。将获得的nit突变株作营养体亲和性配对反应,进行营养体亲和性的测定.发现不同菌株营养体亲和产生的亲和带形态有差异,且具一定稳定性。  相似文献   
46.
陈小飞  王兰  舒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10-11011,11023
[目的]明确新疆和田地区骏枣果实疮痂病的病原菌。[方法]从新疆和田地区枣园病果上分离患病组织,然后对其进行分离、提纯、致病性测定、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从病果上共分离到2株细菌菌株,该2株细菌在NA培养基上均形成灰白色圆形菌落,菌落具光泽,略隆起。显微镜下细菌菌体短杆状,革兰氏染色反应为阴性。经柯赫氏法则证明均为骏枣疮痂病的致病菌,16SrD—NA序列分析结合形态学鉴定将致病菌鉴定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sp.)。[结论]为今后疮痂病病原菌的系统研究和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7.
对采自山东宁阳的表现萎缩症状的桑树植株总DNA进行secY基因PCR扩增,得到约1.4 kb的特异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段长1 361 bp,包含secY基因1 242 bp,编码414个氨基酸。通过构建系统进化树、同源性比对及利用9种限制性内切酶进行模拟RFLP分析,初步确定该分离物属于secYⅠ-B亚组,在亚组水平上进一步明确了桑萎缩植原体的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48.
[目的]筛选快速繁殖棉花黄萎病菌微菌核的适宜培养基.[方法]用6种培养基培养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通过生长速率、微菌核数量、微菌核直径和微菌核萌发率4项指标筛选合适的培养基,用5株大丽轮枝菌菌株对实验结果进行验证.[结果]改良燕麦培养基形成微菌核的数量和直径均优于其他培养基;M1和BMM培养基形成微菌核的数量较多,其微菌核直径均小于半组合培养基;验证的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改良燕麦、M1和BMM培养基,根据实验需要均可作为快速繁殖微菌核的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49.
新疆首次报道轮枝镰孢菌引起骏枣果实黑点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Black spot disease was found on fruits of Jun jujube in Hetian area, Xinjiang, in June,2010. The typical spots on fruits were round or suborbicular, concave slightly,dark brown and the diameter was about 4 mm. The colony grew fast with irregular edge on PSA medium, while relatively slow with smooth edge on PDA medium. The colonies were white at the early stage, slightly pink finally and flocculent on the both culture medium. The conidia arranged chain shape and the spore chain was basipetal. The rDNA ITS sequence,cyt b gene sequence and EF-1α gene sequence were amplified and analyze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homology was above 99% between the isolate and Fusarium verticillioides strains based on the three DNA sequences. By morphology combining with molecular biology techniques,the pathogen of Jun jujube black spot disease was identified as F. verticillioides. It is the first report on jujube disease caused by F. verticillioides in the world.  相似文献   
50.
番荔枝在琼北地区引种栽培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总结了琼北地区番荔枝引种栽培成功的关键技术,并指出今后发展急需解决贮藏保鲜和加工技术两大问题,为当地发展番荔枝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