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姬菇二号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菇又名小平菇,侧耳属,其外形秀小、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商品性状优良,价格比一般的侧耳属都高,是近年来推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之一.本所近年引进的姬菇二号,经两年的栽培表明,该菌株具有适应性强,性状稳定,出菇转潮快,耐运输,保鲜期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以常规大棚模式栽培为对照,以灵芝菌盖直径、单朵鲜芝重量、孢子粉产量、灵芝孢子粉的总多糖、总三萜、蛋白质和有机锗含量为指标,开展膜下滴灌对灵芝孢子粉栽培的效果研究,为灵芝孢子粉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栽培的单朵鲜芝重量、孢子粉产量、总三萜含量、蛋白质含量、有机锗含量分别比常规大棚模式提高了42 g/朵、90 g/m~2,1.2%、1.71%、0.001μg/100 g,差异显著。灵芝菌盖直径和灵芝孢子粉总多糖差异不显著,说明膜下滴灌技术在灵芝孢子粉栽培良好的应用效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适合南宁地区栽培的优质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以期为食用菌生产提供优质种源和技术支持.[方法]以南宁地区主栽品种黑侧五为对照,对保存及引进的7个秀珍菇型高温平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观察比较各菌株菌丝的生长情况、原基形成时间、子实体形态、转潮时间、生物学效率等.[结果]各菌株均能正常发菌、出菇,但各有差异.参试菌株中菌丝生长速度以基因2005最快,达9.14 mm/d,夏丰一号次之,为9.07 mm/d;菇体除白侧五为灰白色,菌柄短,菌盖易碎外,其他菌株菌盖均为灰至深灰色,菌柄为白色,菇形好且紧凑,出菇整齐,光泽好;各参试菌株原基形成时间为27~30 d,以平菇P54和白侧五最短,接种后27 d开始现蕾;生物学效率以白侧五最高,达86.10%,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的生物学效率较高,均超过80.00%.[结论]平菇P54、夏丰一号、基因2005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旺,菇形及商品性好,生物学效率高,综合表现好,适宜在南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广西大明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菌资源进行调查,发现该保护区的野生菌品种有37种,隶属于2亚门,5纲,6目,14科。分析了当前大明山野生菌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广西十万大山野生香菇子实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不同部位组织进行分离试验,结果表明:以菌盖直径为2~3cm的幼嫩子实体的菌柄基部的组织作分离材料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从木质纤维材料堆肥样品中驯化筛选出一组高温型纤维素分解菌群N6,对其纤维素分解功能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6培养体系的pH稳定在6.4~8.0之间,降解纤维的适宜温度为50~ 60℃,最高纤维素酶活(CMCase)为0.83 IU/mL;在50℃下,N6在4d内可使滤纸降解90.0%以上,6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75.0%和86.4%,9d内可使玉米秆粉或稻草粉分别降解失重79.0%和90.4%,对木薯渣的降解率也在30.0%以上.可见,N6具有降解天然木质纤维的高活性,是可应用于木质纤维材料生物转化的优良菌群.  相似文献   
17.
木薯酒精废渣在木耳制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以木薯酒精废渣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配方试验表明,完全可以用木薯酒精废渣代替棉籽壳及杂木屑生产木耳菌种,达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菌种质量的目的。当木薯酒精废渣60%~80%与棉籽壳40%~20%配合使用,以及木薯酒精废渣80%与杂木屑20%配合使用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高温平菇是广西区夏季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品种,而目前广西区现有的高温平菇品种菌株较多,各品种性状差异较大。另外,新引进的菌株在当地气候条件下栽培是否表现优良,需要经过比较试验才能确定。为此,我们对8个在本地采种分离后保存的及新引进的2个进行了对比试验,以便筛选出最适合广西区栽培的高产优质品种。现将试验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9.
金福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金福菇的生物学特性,并从种植场地选择、适时接种、合理配制培养料、加强出菇管理、适时采收等方面说明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0.
取野生黄伞子实体菌肉组织分别接入不同配方的分离培养基上进行分离培养试验 ,对获得的次生菌丝体经 1代母种扩转后 ,挑取各种颜色和各个生长阶段前端的少量菌丝 ,初步确定了黄伞菌丝体的形态结构。通过驯化栽培试验 ,该菌株生物性状稳定 ,无退化、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