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9篇
农作物   1篇
园艺   40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甘蔗渣栽培鸡腿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蔗渣为主要原料进行鸡腿菇熟料脱袋覆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甘蔗渣基质中适当添加米糠、玉米粉、木屑等辅助材料时,鸡腿菇生物转化率可达72.3%;甘蔗渣培养料和棉子壳培养料种植鸡腿菇,两者的经济效益相近或前者略高。因此,该技术在蔗区推广可行。  相似文献   
42.
茶薪菇属中温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2~27℃,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0~28℃。在广西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只有在春秋两季可栽培。为改善夏季菇类市场的空缺,笔者利用广西贺州市郊的小山洞,采用室内发菌洞内出菇的两阶段管理方法,反季节栽培茶树菇,并取得了较理想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3.
香蕉园套种食用菌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是广西大宗高效的经济果树,近年来发展迅猛,2005年种植面积达6万hm^2香蕉树树冠高,遮阳好,林下湿度高,透气好,为食用菌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香蕉的植种规格一般为2.25m×2.7m或2m×2.2m,每667m^2植110-150株。为此,香蕉园内有很大一部分剩余空间得不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笔者于2004年-2006年在本单位试验地及南宁市金陵镇进行了香蕉园套种平菇、金福菇、鸡腿菇等一系列试验,摸索出了一些成熟的套种技术。现将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4.
分别用桉树糠、桉树皮培养基栽培平菇和灵芝,并以棉子壳培养基为对照,分析平菇和灵芝的含水量、粗蛋白质、粗脂肪、总糖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桉树糠、桉树皮具有更好的持水性,作为主料时能明显提高平菇、灵芝的蛋白质含量;桉树皮培养料能明显提高灵芝的总糖含量,桉树糠培养料能明显提高平菇的总糖含量;粗脂肪方面桉树糠、桉树皮与棉子壳的效果相仿。  相似文献   
45.
鸡腿菇菌种培养基的筛选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腿菇近年来已在各地区推广种植。鸡腿菇是麦粒菌种,因其菌丝浓密、长势、吃料快而较受欢迎,但随着发酵料栽培和生料栽培的成功,麦粒菌种也存在着成本高、菌种易老化、栽培过程中易受鼠害等问题。此外,广大农村存在着极其丰富而廉价的花生秆、稻草、甘蔗渣等农作物秸秆,所以我们以此作为基本原料,进行鸡腿菇菌种培养基配方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6.
灰肉红菇是广西等地特色野生食用菌,生于锥属植物林地,但其与相似类群子实体下土壤真菌多样性研究并不系统,土壤真菌功能未见报道.本研究在广西浦北县同一样地,以灰肉红菇(H)及其相似类群(玫瑰红菇JH,毒红菇FH;白黄乳菇DZ)子实体下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明确土壤真菌的多样性及群落组成、优势类群及其功能.结果...  相似文献   
47.
为了筛选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栽培的毛木耳品种,以8个毛木耳菌株在PDA及桑枝培养基的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物学效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PDA和桑枝培养基上,毛木耳43、台毛一号菌丝粗壮有力,菌丝生长快;在子实体生物学效率上,毛木耳43最高,其次是毛木耳tld、台毛一号。综合分析,毛木耳43、台毛一号、毛木耳tld较适宜南宁地区利用桑枝屑为主要栽培基质的菌株。  相似文献   
48.
对金福菇菌盖和菌柄的农药残留及四种重金属进行测定,并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价。测定结果表明,菌盖和菌柄的农药残留都低于最少的检测限,未检出;四种重金属含量均低于《绿色食品——食用菌》所规定的标准,最高含量仅为国家标准的21%,重金属含量总体上是安全的。菌盖中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和营养指数高于菌柄,而菌柄中的碳水化合物、多糖高于菌盖;菌盖和菌柄中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百分比都比较高,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  相似文献   
49.
桑枝灵芝高产栽培集成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桑枝灵芝高产栽培的集成技术,包括菌株及栽培季节选择、培养料配方、菌包制做、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菇棚场地准备、出芝管理、适时采收、转潮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50.
采用脱袋直立、脱袋卧式与袋内覆土3种栽培模式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脱袋直立覆土模式占地面积不多,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到90.7%,在生产中可推广此覆土出菇模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