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6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9篇
  6篇
综合类   7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51.
为明确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高效施药方法及其对八斑球腹蛛的影响,在五(3)代稻纵卷叶螟和白背飞虱发生期,使用三拂和吡虫啉混配进行了主治稻纵卷叶螟、兼治白背飞虱药效及对蜘蛛影响试验。结果表明:31%三拂微乳剂1 050mL/hm2+10%大丰收750g/hm2既能防治稻纵卷叶螟,也能防治白背飞虱,以孔径1.2mm喷片喷雾的兼顾性较好,对蜘蛛的影响也较少。  相似文献   
52.
对塔河地区钻天柳营养钵幼苗生长情况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播种20天后苗高、地径和根长呈阶段性生长,30~40天苗高和根长的生长速度最快,9个月苗高生长呈显著差异,地径和根长生长差异不显著,个体间苗高差异较大,造林前应做进一步选优。  相似文献   
53.
为开展水稻二化螟的绿色防控,进行了二化螟性诱剂田间诱杀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性诱剂不仅可用于预测预报,还可用于防控二化螟;为使防控效果达到最理想状态,需及时掌握田间蛾量变化情况,尽量在蛾峰出现前几天放置诱芯,从而诱集到更多的雄蛾,减少农药用量。  相似文献   
54.
55.
陈海波 《农技服务》2011,28(6):793-794
在单季稻上开展了以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乙虫腈和拿敌稳等药剂为主的防治水稻二化螟与稻纵卷叶螟的安全用药组合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与农户自主防治区相比,在残留虫量及为害率上无明显效果,但是其理论产量明显优于农户自主防治区。  相似文献   
56.
使用Porapak Q吸附剂,采用动态顶空的吸附方法,连续抽取11个不同阶段的对照、损伤与虫害油松的挥发物成分.运用GC、GC-MS与图谱峰面积进行挥发物成分定性与单萜相对含量的定量分析.与对照和损伤油松相比,虫害油松含有高比率的(+)-α-蒎烯(超过90%)和月桂烯,但(+)-3-蒈烯,(-)-β-蒎烯,莰烯和柠檬烯含量较低.(+) -3-蒈烯含量对照和损伤油松高于虫害油松(低于4%).(+)-3-蒈烯含量从损伤4天后的最低水平逐渐恢复到对照油松中含量水平.(-)-β-蒎烯和柠檬烯在不同处理的油松中含量相近,但在接入雌雄虫后3个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尽管目前不确定我国的红脂大小蠢是否在危害油松后释放信息素,但研究表明红脂大小蠢可能会利用各种单萜成分细节上的变化作为化学信号,从而实现寄主的选择和种群聚集.本研究对于揭示油松抗性机制,完善红脂大小蠢的监测与防控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为探索和比较螺虫乙酯·氟吡呋喃酮、螺虫乙酯·噻虫啉、螺虫乙酯、噻虫啉、氟吡呋喃酮、艾美乐6种药剂对西瓜烟粉虱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以噻虫啉480SC、螺虫乙酯·噻虫啉240SC防效较好,对若虫的防效比对成虫的防效要好,且持效期相对较长,对西瓜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58.
温岭市水稻组合安全用药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永斌  张颖  蔡美艳  陈海波  李程巧 《农技服务》2012,29(6):702-703,705
为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倡导"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现代植保",保障水稻产量和品质。2011年对水稻组合安全用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组合用药区控制病虫效果好;组合用药区防治次数明显减少,农药使用量大幅下降;组合用药区增产明显,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9.
以碳纳米管-二氧化钛为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和紫外光照射条件下,研究磺胺、磺胺甲恶唑、磺胺噻唑及磺胺二甲嘧啶4种磺胺类药物在纯溶液和混合溶液中的光催化降解行为。采用量子化学理论中杂化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对磺胺类分子构建几何模型,计算4种磺胺类药物的分子电子结构,研究它们光催化降解活性与分子电子结构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4种磺胺类药物的可见光降解速率快慢为:磺胺>磺胺噻唑>磺胺甲恶唑>磺胺二甲嘧啶;纯溶液中磺胺类药物的光催化降解活性与分子电子结构存在密切的相关性,正辛醇-水分配系数越小、偶极矩越大、EHOMO越大、HOMO-LUMO能隙越小,降解速率越快;混合溶液中磺胺类药物的光催化降解速率不仅与其分子电子结构有关,也与其在光催化剂表面的吸附有关。  相似文献   
60.
为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倡导"绿色植保",2010年对水稻安全用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正确制订防治策略、掌握防治适期,实行指标化防治是水稻安全用药的首要原则;选择高效、长效、安全药剂并进行组合使用是安全用药的主要手段,最终可有效减少防治次数和农药使用量;科学用药、合理配方是提高防效、确保用药安全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