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6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2篇
  6篇
综合类   100篇
农作物   23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王继伟  巨天珍  林郁  贾丽  陈源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924-7925
基于目前"丝绸之路"遗址环境监测中存在的管理体制混乱、缺乏健全的法律保障、监测对象简单化和遗址环境监测范围较小等问题,从主观和客观方面分析了原因。并对目前"丝绸之路"遗址中存在的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最后,制定了相关的防治和监测规划,为促进"丝绸之路"旅游业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和谐及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的研究与利用现状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室内空气污染的来源、种类及其危害进行了初步阐述,指出了目前物理、化学方法净化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及其局限性,分析了近年来有关室内空气净化植物方面的研究与利用现状,提出了室内空气净化植物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棉太金"在扬州地区对棉花(Gossypium sp.)产量和品质的应用效果,进一步验证"棉太金"在江苏地区抗虫棉上的应用效果,明确其在江苏适宜的应用技术和参数。[方法]试验设喷施"棉太金"、缩节胺和清水3个处理,"棉太金"和缩节胺的用量和时间为:6月14日(蕾期),"棉太金"60 ml/m2,缩节胺12.0 g/m2;6月30日(初花期),"棉太金"90 ml/m2,缩节胺27.0 g/m2;7月23日(盛花期),"棉太金"180 ml/m2,缩节胺45.0 g/m2;8月29日(打顶12 d后),"棉太金"270 ml/m2,缩节胺67.5 g/m2。[结果]"棉太金"处理单株成铃数达33.2个,分别比缩节胺、清水对照高3.75%和18.6%,且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棉太金"处理籽棉实收产量比缩节胺和清水对照提高7.5%和28.8%。"棉太金"和缩节胺处理均提高了纤维品质,并且均以"棉太金"提高幅度较大,其中"棉太金"处理纤维长度最长达32.1 mm,缩节胺处理为31.8 mm,分别比对照长0.4和0.1 mm。[结论]该研究可为"棉太金"在棉花上应用技术的熟化、示范、推广和与当地栽培技术的整合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火龙果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双龙’火龙果为试材,对果实生长过程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火龙果果实有机酸有苹果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和富马酸。总酸含量变化呈倒‘V’型,在花后25d达到最高值1.29g.hg-1,在完全成熟时(花后35d),总酸含量降至0.54g.hg-1,果实生长初期(花后15d前)以草酸为主,果实生长中后期(花后16~35d)以苹果酸为主。可溶性糖从花后20d起迅速上升,花后35d达到最高值12.45g.hg-1。糖酸比变化趋势与可溶性糖相似,最高值在花后35d,达到了23.23。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福清市的气候特点及福清市舒适宜人的气候环境条件、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探讨了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应对气候变化,因地制宜,减轻"热岛效应",避免城市内涝,减少灰霾天气的影响。提出了坚持低碳发展,大力提倡低碳生活,减缓气候变暖,减轻极端气候的不利影响,以发挥气候优势,建设宜居福清。  相似文献   
17.
以“扬麦16”为试验材料,研究苯甲酸钠对复合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4 mmol·kg-1复合重金属胁迫下,小麦出苗延迟,且幼苗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与清水对照(处理0)相比,喷施2~4 g·L-1的苯甲酸钠溶液,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0和根系活力显著增加(P < 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喷施2~4 g·L-1苯甲酸钠处理通过增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缓解了小麦幼苗的毒害,最终降低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但喷施苯甲酸钠溶液浓度越高(>6 g·L-1)反而会抑制幼苗生长甚至对幼苗产生毒害。相关分析性表明,当苯甲酸钠施用浓度为1.97~3.12 g·L-1(2016年)、1.58~3.27 g·L-1(2017年)时,小麦叶绿素及其组分含量、根系活力、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达最大值,当其浓度为2.59 g·L-1(2016年)、3.02 g·L-1(2017年),MDA含量最小。综上,喷施(1.58~3.27 g·L-1)的苯甲酸钠能减轻复合重金属胁迫对小麦幼苗的毒害。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增长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包括农业生产,从而形成诸多先进的机械化生产新技术。这些机械化新技术的应用,不仅降低了农民的劳动量,同时还提高了生产效率,为我国农业的发展提供重要帮助。基于此,文章以浦北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技术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浦北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的介绍,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技术展开全面分析,以期促进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新技术的有效推广。  相似文献   
19.
陈源  李昊 《安徽农业科学》2019,47(20):252-254
对甘肃省梯田建设历程进行梳理,概括总结出梯田建设的3个历史阶段和梯田建设的成效。梯田在甘肃省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础性作用越来越凸显,因此,梯田建设进入改造升级阶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提出具体实现路径。最后对目前较为典型的梯田产业联动模式进行梳理概括,并提出产业联动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种植密度和化控对小麦后直播棉纤维品质的调控效应,以特早熟品种‘国欣早11-1’为研究材料,研究种植密度配合棉太金化控对小麦后直播种植方式下棉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纤维长度、比强度逐渐降低,马克隆值、纤维长度和比强度受棉太金调控效应较为明显。低种植密度下上部棉纤维比强度高,棉太金施用量为1 170 m L/hm~2有利于中下部棉纤维比强度的提高。中高种植密度下棉太金施用量为1 170 m L/hm~2时,有利于棉株各部位纤维马克隆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内。综上,在密度为90 000株/hm~2、棉太金化控用量1 170 m L/hm~2时有利增强棉花整株的纤维品质,且有利于棉株上部和下部纤维马克隆值的优化,及纤维长度、纤维比强度和成熟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