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0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53篇
  57篇
综合类   322篇
农作物   35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24篇
园艺   51篇
植物保护   4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40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0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在河北衡水潮土上进行田间试验,以当地习惯高氮用量(小麦季施N 300 kg/hm2,玉米季施N 240 kg/hm2)为对照,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减少氮肥用量对玉米季植株生长、氮素吸收及根际土壤中无机氮与微生物量氮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季作物氮肥施用量减少25%和40%,对玉米产量、生物量及植株体内氮累积量未产生明显影响,氮肥利用率提高。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减少氮肥施用量,对玉米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也没有明显影响。在玉米苗期、抽雄期和成熟期,习惯高施氮量处理的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较高,其中抽雄期,非根际土壤硝态氮含量较氮肥减施40%用量处理高出近一倍,但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氮水平含量明显降低。氮肥减施未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反而增加了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碳、氮水平。在高肥力的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中适当减施氮肥并未影响玉米根际土壤氮素水平,可保证玉米稳产,实现减氮增效。  相似文献   
122.
利用传统热压工艺制造秸秆/聚乙烯复合材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预热板坯和粉碎PE粒料等方法,探索利用人造板传统热压工艺,压制大幅面秸秆/聚乙烯(PE)复合材料的方法.按此方法制备板材,可缩短热压升温时间,减小秸秆碎料热降解,改善对秸秆碎料的粘结作用.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达到14 MPa,弹性模量1.1 GPa,平面抗拉强度0.3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在4.05%以下.  相似文献   
123.
《甘肃农业》网络传播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陈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F0002-F0002
对《甘肃农业》网络传播情况很好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期找出原因,为期刊网络传播指标的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4.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兔粪、油菜秆、麦秆、过磷酸钙、石灰5种改良剂对锌铬复合胁迫水稻不同生育时期植株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改良剂均提高了水稻分孽期、抽穗期及灌浆结实期植株对氮的吸收.麦秆(高浓度)处理的水稻植株氮含量最大,分别为1.96%、2.85%和1.40%;兔粪(低浓度)处理的最小,分别为1.33%、2.14%和0.96%.5种改良剂均降低了水稻3个生育期植株对磷的吸收,兔粪(低浓度)处理的水稻植株磷含量最大,分别为5.649 、6.045 、3.856 g/kg;麦秆(高浓度)处理的最小,分别为4.526、4.039、2.087 g/kg.5种改良剂均提高了水稻3个生育期植株对钾的吸收,麦秆(高浓度)处理的水稻植株钾含量最大,分别为27.280、16.793、15.791g/kg;兔粪(低浓度)处理则最小,分别为19.265 、11.271 、8.580g/kg.  相似文献   
125.
不同猪瘟疫苗对仔猪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24头断奶仔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6头,其中1组猪瘟细胞苗(A苗)按5和10 mL的剂量进行注射,其他3组猪瘟脾淋苗(依次为B、C、D苗)均按1和2 mL的剂量进行注射。在免疫15 d后,分别采血、分离血清、按照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剂盒使用说明方法检测猪瘟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A苗、B苗、C苗、D苗检出的平均抗体水平与未注射之前的平均抗体水平之比分别为1∶51、1∶91、1∶114、1∶161。统计分析表明,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最好,而猪瘟细胞苗和脾淋苗两者抗体水平差异不显著,但总体上使用4种疫苗免疫15 d后都能使仔猪获得良好的保护力。  相似文献   
126.
禽流感(Avian Influenza,AI)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亚型引起的禽类传染病,是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介绍了禽流感的发病症状、流行趋势及病原特征,并就禽流感的诊断技术、防治手段、免疫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7.
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是实施土地整治规划的重要环节。文章基于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剖析了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方法和程序;并以河南省封丘县为例,根据影响识别的内容构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运用专家判断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不良影响减缓措施,以期为其他地区编制县级土地整治规划和进行县级土地整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8.
将免疫吸附富集(ISE)和经典PCR结合以提高水稻细菌性谷枯病的检测效率,并且利用多克隆抗体技术成功地获得了4种抗血清,即抗Burkholderia glumae全菌体血清ASBg14,ASBg32,ASBg26和ASBg04,ODD法测定该4种抗血清的效价均达到1∶32以上,利用凝聚法测定的所有抗血清的效价也均达到了1∶5 120 以上,通过两种方法结合测定效价均显示为合格抗体。通过对4种抗血清的专化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ASBg14和ASBg32专化性较高,抗血清ASBg26 和ASBg04专化性不是很理想。用直接PCR技术和免疫捕捉PCR技术检测谷枯病菌,结果表明,所有谷枯病菌都能产生500 bp左右的特异性片段,非谷枯病菌的8个菌株均无特异性片段产生。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比较发现,直接PCR技术能检测到1×105 cfu·mL-1左右的悬浮液,免疫捕捉PCR技术能检测到103 cfu·mL-1 左右悬浮液,免疫捕捉PCR比直接PCR灵敏性提高102倍。检测人工接种的病稻种实验中,直接PCR技术能检测到2粒及以上带菌种子制得浸悬液,而免疫捕捉PCR技术仅1粒带菌种子即可。  相似文献   
129.
产业特色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管理企业化和产品品牌化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关键要素,农业品牌化是检验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成效的显性指标。本文对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黑林镇特色水果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调研,以探究区域农业品牌建设机遇与挑战,找准推进区域农业品牌建设的路径。结果表明,研究区特色水果产业品牌建设既面临着自然地理优势突出和产业特色鲜明、经营规模化与管理企业化水平较高、产品市场认可度高且品牌建设基础好的机遇,又面临着部分农业企业品牌意识仍不够强、农业品牌建设缺乏合力、农业品牌信誉保障机制不完善的挑战。因此,农业品牌建设应围绕供给侧结构性调整,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重要历史机遇,采取"地区公共品牌+企业自有品牌"协调推进、差别化选择不同农产品品牌建设方式、厘清利益相关者权责的品牌建设路径。最后,为实现区域农业品牌建设共营多赢,提出了顺应产业调整要求、提升品牌建设意识、拓展经济回报渠道、加大农业政策扶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0.
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评价新型肥料在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中的施用效果,利用大田区域联合试验的方法,通过将新型复合肥与常规肥料进行对比,研究新型复合肥的施用对不同积温带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处理较常规对照在佳木斯增产4.08%,在哈尔滨减产7.49%,且差异显著,在二九一农场减产5.18%。由于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下降引起减产,每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导致增产。在成熟期,施用新型复合肥使佳木斯的干物质增加5.15%,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干物质分别下降4.95%和3.89%。与常规对照相比,复合肥处理使佳木斯的氮肥偏生产力增加4.08%,而哈尔滨和二九一农场的氮肥偏生产力分别降低7.49%和5.18%。表明,该新型复合肥在黑龙江省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的应用效果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