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8篇
林业   5篇
农学   2篇
  6篇
综合类   62篇
园艺   3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托桂型菊花品种‘QX-053’为母本,非托桂型菊花品种‘南农惊艳’为父本配制组合,调查F1代10个花器性状在2012和2013年的表型,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花器性状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个花器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除花径、舌状花数、舌状花长和管状花宽外,心花直径、舌状花宽、管状花数、管状花长、最深齿裂长和花柱长等6个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10个花器性状中,花径、心花直径、舌状花长、舌状花宽、管状花数、管状花长和花柱长均符合A-0模型,即无主基因控制,可能受环境影响比较大的多基因控制;而舌状花数、管状花宽、最深齿裂长符合B-1模型,即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的两对主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3.85%、42.86%和52.00%。  相似文献   
32.
杏树是优质小杂果,目前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苗木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如何培育出高产优质的嫁接苗木。本文主要对杏树育苗过程中的砧木繁育、嫁接、嫁接后的管理等相关内容进行阐述,以便为杏树苗木繁育提供参考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3.
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舌状花耐热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早黄'、'长紫'、'丰韵里'和'南农玉碟'4个夏菊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花枝进行45℃高温处理,测定其舌状花的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非酶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脯氨酸含量等主要生理指标,并结合露地高温下田间栽培的菊花花序开放能力,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菊花品种不同开花阶段的耐热性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菊花舌状花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超氧化物酶(SOD)活性及抗坏血酸(As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存在品种间差异,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而丙二醛(MDA)及脯氨酸含量增加;菊花在露色期耐热能力明显低于初花期和盛花期,其中'早黄'耐热性最强,'南农玉碟'最弱,'丰韵里'和'长紫'介于两者之间.基于SOD活性及GSH、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建立的耐热性预测回归方程可用于菊花品种花器官耐热性评价.  相似文献   
34.
以2个扦插生根能力不同的菊花品种雨花星辰和天坠玉露为材料,测定了扦插过程中叶片和茎的碳氮营养含量变化和插穗皮部内源激素IAA、ABA、GA3和iP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通过形态解剖观察,雨花星辰和天坠玉露根原基形成时间不同,分别在扦插6 d和14 d后观察到根原基原始细胞,并于12 d和20 d后开始生根.扦插生根前2个品种叶片和茎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生根后再度下降,而氮素含量呈较稳定的下降趋势;2个品种相比,易生根品种插穗有较高的糖/氮;扦插过程中,光合产物优先在茎积累,C/N在茎中先回升,生根后茎中C/N显著高于叶片.扦插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也存在显著变化:IAA和ABA含量在根原基形成期均出现上升,但生根过程中IAA/ABA变化不显著,易生根品种IAA/ABA较高;扦插过程GA3/ABA先上升后在根原基形成期下降,iPA含量在整个生根过程中不断下降引起IAA/iPA上升.提示:碳水化合物代谢及生根部位内源激素变化与生根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5.
长枝修剪对早熟油桃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4-2006年,对露地栽培油桃华光进行长枝修剪和短枝修剪2种冬剪方式比较试验,研究长枝修剪对油桃华光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枝修剪降低华光单果重、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促进果实着色。新梢中第1个大于30cm长梢距结果母枝基部距离比短枝修剪小12.6%,可有效控制结果枝外移。结果枝长放后抽生的新梢比对照弱。相关分析表明,短枝修剪的留枝长度和粗度与留花量和枝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果重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长枝修剪的结果枝长度和粗度与留花量、单果重及枝产量均呈正相关,但仅有粗度与枝产量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说明油桃华光长枝修剪选留的枝条适当粗壮一些更有利于果实发育。  相似文献   
36.
三种悬钩子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椭圆悬钩子(R.ellipticus)、红泡刺藤(R.niveus)、三叶悬钩子(R.delavayi)的营养生长习性、结果习性、开花结果物侯期及椭圆悬钩子的果实发育动态等特性进行了调查,以期为该属植物的开发利用、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7.
 以小麦45S rDNA为探针,通过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研究了45S rDNA在蒿属(Artemisia)5个物种染色体中的分布情况。结果发现,在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中亚苦蒿(A. absinthum Linn.)有1对染色体出现杂交信号;大籽蒿(A. sieversiana Ehrhart ex Willd.)和黄花蒿(A. annua Linn.)各有两对染色体上出现信号;欧亚艾蒿(A. abrotanum Linn.)和牡蒿(A. japonica Thumb.)各有4对染色体出现杂交信号。信号位点除了分布在随体上,主要分布在非随体染色体的端部,而在欧亚艾蒿中发现1对信号位点分布在近端部,而且信号间的强弱也不尽相同。基于FISH技术的核型分析,不仅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细胞学标记,而且进一步丰富了染色体分析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8.
 为利用菊属近缘属优良种质资源,对栽培菊花品种进行改良和种质创新,以菊花品种‘天坠玉露’为母本,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南京野菊 × 芙蓉菊和菊花脑 × 菊蒿3个属间杂种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对杂种后代进行细胞学、形态学观察和基因组双色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结果发现,以南京野菊 × 芙蓉菊F1为父本进行杂交时,结实率为12.5%,后代中仅检测到‘天坠玉露’和南京野菊两个基因组,芙蓉菊基因组被排斥;以菊花脑 × 菊蒿F1为父本时的杂交结实率为0.25%,后代中也仅检测到‘天坠玉露’和菊花脑两个基因组,菊蒿基因组被排斥;以大岛野路菊 × 芙蓉菊F1为父本时的杂交结实率为22.5%,后代中同时检测到‘天坠玉露’、大岛野路菊和芙蓉菊3个基因组,获得了两属三物种间远缘杂种,其各杂交后代与父母本之间在形态上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9.
基于叶绿体rpl16-rpl14基因间区序列和GS基因序列对广义菊属(菊科,春黄菊族)部分属间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本研究涉及的所有分类群均归于一个单系统发生的广义菊属分类群(自展值100%),该单系统发生分类群可进一步分为3个狭义属分类群,即菊属(Dendranthema,自展值96%),菊蒿属(Tanacenum,自展值87%)和木茼蒿属(Argyranthemum,位于广义菊属分类群基部分支)分类群。表明上述基因区段可有效阐明属水平的系统关系。尽管野菊的不同地理居群间或种间在形态学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基于上述基因序列未能很好地区别其间的系统发生关系,推测其相互间的基因差异较小。有待于采用多种分子标记对该族更多的分类群展开研究,特别是对属下水平分类群间的系统发生关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0.
弱光下菊花‘清露’的激素水平及相关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量菊花在弱光条件下,出现庇荫症状过程中乙烯生成速率、赤霉素和生长素含量的变化及相关基因表达变化,从激素和基因水平探究庇荫机理。【方法】以菊花‘清露’为试验材料,设置55%光照(对照)和15%光照(弱光处理)。利用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N GC在0、2、4、6和8 d测量乙烯生成速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Agilent HPLC-110在0、2、4、6和8 d测量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含量,以GAPDH为内参基因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测量0、2、4、6和8 d时PHYA、COP1、PIF4、GAI和IAA1的相对表达量。设置0.5、1.0、2.0和4.0 mmol·L-14个GA3浓度,用适量乙醇溶解,使乙醇终浓度为1%,0 d、4 d时各处理1次,采用地上部喷施;设10、20、50和100μmol·L-14个多效唑(paclobutrazol,PAC)浓度,用适量乙醇溶解,使乙醇终浓度是1%,0 d和4 d时各处理1次,根据结果以2.0 mmol·L-1GA3,50μmol·L-1PAC对植物生长影响显著,分别作为处理浓度。0 d、7 d各喷1次,14 d时取样进行基因表达分析。【结果】15%光照条件下,第2天和第4天时乙烯生成速率显著增加,第4天最显著,比对照增加了2.04倍,第6天以后对照和处理的植株乙烯生成速率差异不显著,15%弱光处理条件下植株地上部乙烯生成速率比55%光照条件增加显著;15%光照条件下,第2、4和6天时叶片赤霉素含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第6天时出现峰值,达到4 700.56 ng·g-1,比对照高出2.57倍,随后又迅速下降,第8天降到与对照相同的水平;15%光照条件下生长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对照组生长素含量呈增加趋势,弱光处理组生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第8天时处理组生长素含量为223.95 ng·g-1FW,对照为489.77 ng·g-1FW,对照比处理的生长素含量高出1.12倍。弱光处理第2天时PHYA表达量迅速增加,2—6 d以略小的速度增加,6—8 d保持不变,对照组从第2天开始下降,4—8 d时处理组PHYA变化量都高于对照组;对照和处理的PIF4表达量变化在0—4天趋势相同,不同的是处理组在4—8 d高于对照,尤其是第6天比对照高出1.85倍。对照组COP1呈缓慢降低趋势,处理组先增加后下降,峰值出现在第2天,第8天降到对照组含量以下。整个处理过程中,处理组的GAI一直增加,对照组0—4 d小幅增加,后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处理组和对照组IAA1在0—2 d均小幅上升,对照组在2—4 d又以较快速度下降,2 d后处理组IAA1表达量变化不大。外源赤霉素使COP1、PIF4的表达量上升,使GAI和IAA1表达量下降;PAC处理抑制COP1、PIF4、GAI和IAA1的表达。【结论】PHYA、COP1、IAA1和PIF4都受光的诱导,弱光引起GA3含量升高和GAI转录水平上调,赤霉素和乙烯参与菊花庇荫调节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