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慈溪1000年时间序列农田土壤氮矿化和硝化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峰  姚红燕  陈若霞  陈贵  戴瑶璐 《土壤学报》2019,56(5):1161-1170
长时间序列土壤关键氮(N)转化过程和相关微生物的变化规律仍不清楚。以慈溪市滨海围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11个不同利用年限土壤(0~1 000 a)N矿化速率、硝化强度和硝化细菌数量。结果表明,随着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和pH下降,而有机质和全氮逐渐积累,土壤性质在利用前50 a内变化幅度较快;土壤N矿化速率的大小表现为:220~1 000 a >0~50 a >60~200 a;硝化强度大体随着利用年限的延长而增强,而土壤硝化细菌数量表现为在0~20 a增加后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20~60 a达到最高;皮尔森相关和聚类推进树(ABT)分析表明,土壤利用年限(45%)、电导率(12%)和有机质(11%)是影响硝化强度的主控因子,土壤中NH4+-N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是影响N矿化速率(86%)和硝化细菌数量(42%)的关键限制因子。因此,海陆界面土壤在持续农业利用过程中,硝化强度及硝化细菌丰度得到一定加强,但同时受到历史条件和当代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92.
以小菜蛾敏感品系为试验靶标,测定了锐劲特、甲维盐、阿维菌素、毒死蜱、抑太保、高效氯氰菊酯、功夫、毒死蜱等8种药剂对小菜蛾室内敏感品系的抗性敏感基线。结果表明,不同杀虫剂对小菜蛾的毒力差异明显,其中甲维盐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活性最高,其LC50为0.000 821 mg·L^-1,是毒力最差的毒死蜱的16 394.15倍,其次是阿维菌素和锐劲特,其室内毒力分别为0.007 085、0.014 80 mg·L^-1,是毒死蜱的1 899.73和909.43倍,而抑太保、功夫、除尽和高效氯氰菊酯对敏感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在3.205 7~6.536 7 mg·L^-1,是毒死蜱的2.06~4.20倍。8种农药对小菜蛾的毒力大小依次为甲维盐〉阿维菌素〉锐劲特〉功夫〉抑太保〉除尽〉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  相似文献   
93.
94.
9种药剂对小菜蛾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外试验表明,三令、锐劲特、大印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LC50)为0.01881~0.005009 mg/L,为抑太保的1370.01~5144.74倍,药后1 d田间防效为46.55%~49.93%,药后3 d为76.19%~84.07%,药后7 d防效为81.52%~86.51%,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功夫2 500倍,均为防治小菜蛾的高效药剂。安打和菜喜的室内毒力次于前3种药剂,LC50为0.2106~0.2545 mg/L,是抑太保的101.26~122.37倍,但田间药效却显著高于对照,药后3 d防效为74.17%~82.90%,药后7 d田间防效为79.22%~92.45%,也可在小菜蛾防治中搭配使用。万灵对小菜蛾2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防效均低于对照,不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对宁波14个主要蔬菜基地进行土壤和植株取样,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明确了宁波地区蔬菜主要病原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Kofoid & White)]和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 (Zimmer mann)]。南方根结线虫主要分布在江北费市、宁海冠庄、宁波梅墟和镇海九龙湖,咖啡短体线虫分布在江北费市。南方根结线虫的寄主为番茄、黄瓜、豇豆和白菜,咖啡短体线虫的寄主为萝卜和大豆。  相似文献   
96.
绣珍菇和姬菇子实体纤小,口味细腻柔滑,十分适宜炒食、汤食或作火锅菜,是一类较高档的珍稀食用菌品种,近年来在我地市场十分受欢迎。为更好地发展我地绣珍菇和姬菇生产,我们引进各地优良绣珍菇和姬菇菌种进行了菌种筛选和栽培技术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7.
于2017—2019年在浙东单季稻区2种类型土壤(象山淡塘泥田和鄞州青紫泥田)上开展定位试验,以4个甬优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1540、甬优7850、甬优12、甬优538)和2个常规粳稻品种(宁84和秀水134)为材料,设置HN(农民习惯施氮量,杂交稻折纯N 240 kg·hm-2、常规稻折纯N 200 kg·hm-2)、MN(在HN基础上减氮17%)、LN(在HN基础上减氮34%)和N0(不施氮对照)4个处理,研究不同处理下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水稻产量在2个试验点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下降,MN处理下象山和鄞州的甬优籼粳杂交稻平均产量分别达10.8 t·hm-2和9.9 t·hm-2,仅比HN处理减少1.2%和2.6%,且无显著性差异;与HN相比,MN和LN处理下水稻有效穗在2个试验点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结实率和千粒重在象山试验点增加。相关性分析表明,甬优籼粳杂交稻产量在象山试验点(中等肥力)与有效穗、每穗粒数和高峰苗呈显著(P<0.05)正相关,而在鄞州试验点(高肥力)与有效穗、结实率和成穗率呈显著(P<0.05)正相关。对于中等肥力土壤,不同氮肥处理对甬优籼粳杂交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无显著影响,但氮肥农学利用率随着试验年限的增加快速提升,表明在当地试验条件下,如不采取其他技术措施,持续减少氮肥投入存在一定风险。在浙东沿海地区常规单季稻栽培条件下,甬优系列籼粳杂交稻上氮肥施用量减少17%可以保证产量,但氮肥减量应综合考虑耕地基础地力、品种特性和肥料利用率等因素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98.
99.
亚洲中部高山降水稳定同位素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中亚高山地区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开展不同尺度下干旱区水文循环的研究,分析了亚洲中部天山、昆仑山、祁连山地区18个站点的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资料。结果表明:天山、昆仑山和祁连山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季节变化较为明显,表现出夏半年高、冬半年低的变化趋势。3个地区降水稳定同位素的空间分布也呈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除昆仑山外,天山和祁连山大气降水线方程的斜率均低于全球大气降水线,说明这些地区的降水受到较强的蒸发影响。研究区各站点降水稳定同位素均呈显著的温度效应,区域内降水量效应不明显。春、夏季昆仑山地区3站点的降水δ^18O高程效应较明显,降水δ^18O随海拔上升而降低,其余地区没有明显的高程效应。除昆仑山地区西合休外,亚洲高山地区氘盈余(d值)总体表现出冬半年高,夏半年低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0.
为明确精准条播(precision drill sowing, PS)在连作晚稻长秧龄机插中的有益效果。本试验以甬优1540为供试品种,设置标准9寸秧盘横向16条(PS-16, 45.7 g盘–1)和18条(PS-18, 60.5 g盘–1)精准条播,并以传统撒播(broadcast sowing, BS, 60.5 g盘–1)作为对照,同期播种,设置20、25、30和35 d 4个机插秧龄,比较分析各播种方式水稻秧苗素质、机插特性、群体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变化。结果表明:(1)精准条播提高秧苗群体透光性,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提高了长秧龄秧苗的素质,增加了带分蘖秧苗的比例,其中PS-16秧苗素质最好,带分蘖秧苗的比例最高。(2)与撒播相比,精准条播显著降低机插漏秧率,提高机插取秧2~3株苗比例,PS-16和PS-18间差异不明显。秧龄延长增加机插秧苗伤根程度和伤苗率,降低秧苗存活率,其中PS-16的伤根程度和伤苗率增加幅度最小,机插秧苗存活率最高。(3)机插秧龄延长增加了秧苗缓苗返青天数进而推迟水稻生育期,各机插秧龄下, 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