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80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266篇
林业   739篇
农学   977篇
基础科学   391篇
  470篇
综合类   2959篇
农作物   363篇
水产渔业   510篇
畜牧兽医   1746篇
园艺   592篇
植物保护   24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96篇
  2020年   122篇
  2019年   231篇
  2018年   214篇
  2017年   128篇
  2016年   165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402篇
  2013年   290篇
  2012年   361篇
  2011年   318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314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34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73篇
  2002年   345篇
  2001年   244篇
  2000年   249篇
  1999年   296篇
  1998年   278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04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221篇
  1993年   145篇
  1992年   145篇
  1991年   151篇
  1990年   129篇
  1989年   81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34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5篇
  1965年   5篇
  1959年   6篇
  1956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小麦育种的一项重要任务仍然是培育可行的商用杂交小麦。获得充足的异花授粉的有效方法有赖于胞质雄性不育系(A系)与优良恢复系(R-系)的结合。有70多种雄性不育胞质,能引起普通小麦的雄性不育。其中,提莫菲维(T.tumopheevii)、Aegilop Kotschyi和Ae.ventricosa胞质在小麦杂种优势利用中最为广泛,前者(T-型胞质雄性不育,T-  相似文献   
102.
由Diatraea saccharalis引起的小蔗螟对甘蔗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因而培育抗性品种非常重要。小蔗螟幼虫通过在茎秆节间钻洞和化蛹来损害甘蔗。通过机械钻洞,营养物质输送中断,直接减少了茎秆重量,严重时造成茎秆毁损。这种机械损毁作为病原体传入的通道,造成茎秆重量和品质的进一步下降。  相似文献   
103.
水稻对低温最敏感的生育期是孕穗期,特别是从四分体到早期小孢子阶段,主要受害特征是由花药发育不完全和花粉败育引起小穗授粉失败。孕穗期低温还能引起小穗退化。水稻对低温的第二个敏感时期是开花期;低温阻碍了开花,在此期间花药开裂和花粉萌发都受到了影响,导致了不育小穗的增加。在日本北部和其它国家,如加利福尼  相似文献   
104.
高校职工心理现状分析及其心理素质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忠荣 《农业与技术》2005,25(2):174-175
分析目前高校职工心理健康现况及其原因,说明优化职工心理素质是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从建立职工心理素质标准,营造有利于职工心理健康的氛围,加强心理教育,组织培训,是提高教职工心理素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5.
江西板栗疫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相似文献   
106.
TDZ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DZ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强烈的细胞分裂素活性,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它能促进分生组织的形成和茎的增殖,其效应远比腺嘌呤型细胞分裂素强。根据有关研究结果综述了TDZ在组织培养中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07.
小麦品种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抗性遗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通过杂交、回交和抗病性鉴定等方法,测定了14个组合的F_1代对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根据双亲正反杂交表现型一致的结果,可以确定控制小麦品种对该病毒病的抗性为细胞核遗传。通过对F_1、F_2、BC_1及BC_2各代群体抗病株和感病株分离比值的分析,初步确定有关土传小麦黄色花叶病毒病的抗性遗传可能受两对致病显性基因(S_1、S_2),和一对抑制基因(I)所控制,作者并对这一问题与前人工作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8.
以电导法配合Log istic方程确定茶梅‘小玫瑰’的抗寒性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徐康  夏宜平  徐碧玉  林田  杨霞 《园艺学报》2005,32(1):148-153
 摘 要: 以不同处理时间、不同低温处理下茶梅‘小玫瑰’叶片的电解质外渗率(REC) 变化作曲线,并结合Logistic方程分别计算茶梅的半致死温度(LT50 ) , 结果发现在低温处理6 h以上, 茶梅叶片的REC均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呈“S”形上升, 由此计算出“S”形拐点对应的温度即为茶梅叶片的LT50 , 其温度值在- 1215℃至- 14℃之间, 这可认为是茶梅抗寒能力的重要指标。关键词:  相似文献   
109.
本文对大蚕、蛹的石蜡切片制作及其核酸特异染色方法进行探讨,针对虫体大和蛹体壁高度丁质化特点,对组织固定,脱水、透明、透蜡的时间相应的增加和固定前蛹皮剪开,在截位时要考虑切片段两头保留一段仅用来起保护作用的部分,并采用了二种核酸特异染色方法染色。结果表明:制片设计方案基本可行,部分细节需进一步改进;甲基绿-派罗宁(昂纳-帕彭海姆)染色法的切片组织颜色层次分明,DNA含量丰富的丝腺组织呈紫黑色,其它组织的DNA呈紫红色,RNA呈淡红色,改良的甲基绿一派罗宁染色法的切片组织颜色偏淡;孚尔根染色法的切片组织颜色层次分明,核酸呈紫红色,其它无色,能较好的以颜色的深浅来判断核酸的丰度。更理想的染色方案还有待进一步摸索。  相似文献   
110.
1前言一直以来,禽病是困扰养禽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我国禽病就有80余种,其中传染病占75%左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特别是2003年末东南亚地区暴发的由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引起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导致上亿只禽类死亡或被扑杀,且出现人员感染的严重情况。目前尽管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