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3篇
  10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72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4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蜂针,是针炙医术与蜂毒治疗相结合的一种治疗方法。我科应用蜂针疗法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6例,取得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36例患者,男性5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者75岁,最小者24岁;病程最长者30余年,  相似文献   
62.
<正>航椒10号是从天水神州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引进的辣椒一代杂交种。经2013-2014年的试种、示范,表现出丰产性好、适应性广、抗病性强等特点,667 m2青椒产量3 000 kg以上,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1特征特性该品种生长势强,中熟,春季栽培一般定植后50~60天开始收获。株高100~150 cm,叶色深绿,果长15 cm左右,果宽2.0 cm左右,果实深绿色有光  相似文献   
63.
采用厌氧UASB反应器处理含有高浓度甲醛的丙烯酸及丙烯酸酯生产废水的稀释液,进水有机物和甲醛负荷分别为3.04 kgCOD.m-3d-1和0.22 kgFA.m-3d-1,相应的进水有机物和甲醛浓度分别为1896.9 mgCOD.L-1和139.9 mgFA.L-1,二者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5.1%和91.8%以上,出水浓度分别低于93.2 mgCOD.L-1和11.4 mg-FA.L-1。  相似文献   
64.
森林细根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细根生产力对于研究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受技术方法等的限制,使人们对森林地下部分的认识相对不足。在收集国内外研究资料基础上,对细根的划分与定义、测定细根生产力的3种常用方法(根钻法、内生长袋法和微根管法)、细根生产力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影响细根生产力的生物因素(森林结构类型、植物多样性、群落演替和土壤生物等)和非生物因素(气候和土壤)进行了较系统的总结和评述,讨论了细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为我国开展森林细根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为玉米种植中杂草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利用豆科牧草(三叶草和紫云英)与鲜食糯玉米间作模式,研究玉米单作(CK)、玉米-三叶草间作(T_1)和玉米-紫云英间作(T_2)不同处理的田间杂草密度、杂草鲜重及防效、玉米产量与品质及种植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杂草密度、杂草鲜重在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和成熟期均为CK T_2 T_1; T_1的杂草株防效与鲜重防效均大于T_2;玉米产量T_1和T_2处理较CK分别增加32. 32%和16. 91%;玉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T_1和T_2处理较CK均显著增加; T_1、T_2经济效益较CK分别增加13 342元/hm~2和9 122元/hm~2。在玉米拔节期、喇叭口期和成熟期玉米单作处理的杂草密度及鲜重均大于与紫云英、三叶草间作的处理,玉米与豆科牧草间作可有效降低田间杂草数量,提高玉米品质,其中以玉米-三叶草间作的杂草防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6.
为研究DK-1型土壤改良剂对设施蔬菜生长及土壤性状的影响,进行了本次田间试验。本研究共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T1(不施用任何肥料)、T2(常规施肥处理)、T3(常规施肥处理配施土壤改良剂)和T4(化肥减施20%并配施土壤改良剂)。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改良剂的施用具有促进丝瓜产量提升的潜力,T3较T2处理丝瓜产量增加9.89%;T3处理作物茎粗也有所增加,较T2和T4处理分别增加了13.22%和14.56%;各处理对丝瓜SPAD值的影响不大;土壤改良剂的添加可以显著促进土壤pH值的增加,T3和T4处理土壤pH值分别比T1处理土壤pH值增加了4.79%和5.39%;同时DK-1的添加可以显著降低土壤EC值,T3和T4处理土壤EC值均显著小于T2处理,分别降低了32.26%和23.66%。综上所述,化肥减施并配施DK-1型土壤改良剂,促进丝瓜植株生长、产量的提升和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均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设施蔬菜连作障碍防控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7.
为研究DK-1土壤改良剂对樱桃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T1:对照(不施用任何肥料);T2:常规施肥处理;T3:DK-1土壤改良剂。定植35 d后测定番茄的生长指标,成熟期分次采摘计产,作物清茬后测定土壤pH值和EC值。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生长指标还是产量T3都显著高于T1、T2(除茎粗、叶绿素含量、pH值差异不显著外),其中T3的产量分别比T2、T1高出8.3%和56.6%;T3的土壤pH值显著高于T1和T2,T3的EC值最低,显著低于T1和T2,比T2低30.5%。说明DK-1土壤改良剂可以改善土壤性状,促进番茄生长,提高番茄产量。  相似文献   
68.
69.
本文针对长三角地区工业项目用地的闲置与低效等状态,根据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合同及其监管标准(指标)要求,通过标准管理、环节管理、状态识别、终端系统、工作流技术等信息化技术集成,开发面向多用户的工业用地供后全程监管系统(LPCSVl.0),并以常州新北区工业用地供后监管进行试验示范。该系统支持用户完成工业用地供后协同监控与预警决策,系统利用工作流技术提升监测与诊断能力,将先进状态识别与预警处理技术、便捷的移动终端系统与LBS技术相结合,是土地监管部门重要的技术支持手段。  相似文献   
70.
口蹄疫是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使世界范围内的畜牧业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及时准确的诊断是防制口蹄疫的重要环节.诊断口蹄疫的方法可分为临床诊断、生物学实验、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及环介导等五类技术,每类技术中又包括数个具体技术.论文对其优缺点进行比较,并对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