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58篇
农学   46篇
基础科学   12篇
  25篇
综合类   314篇
农作物   56篇
水产渔业   55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73篇
植物保护   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9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32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果肉褐变是影响丝瓜品质的重要性状之一,对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进行遗传分析,为丝瓜的品质改良奠定基础。以易褐变自交系‘YX014’和耐褐变自交系‘LJ-01’配制成6个世代(P1、P2、F1、F2、B1、B2)为试验材料,应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肉褐变特性进行遗传模式分析。结果表明:普通丝瓜果肉褐变程度的最佳遗传模型为E-1模型,即由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且具有耐褐变亲本的优势。B1、B2和F2分离世代的主基因遗传率为81.20%、72.08%和0.52%,多基因遗传率均为0,环境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18.8%、27.92%和99.48%,表明丝瓜果肉褐变程度主要受两对主基因控制,以遗传效应为主,同时受环境影响较大,B1、B2世代主基因选择率高,应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因此,在丝瓜褐变的群体改良中,可对低褐变单株进行定向选择或轮回选择,以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02.
为评价复配药剂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效果及其对贡柑的安全性,连续两年进行了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防治贡柑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7%多菌灵·氟硅唑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用量148、185和246.7 mg/L对贡柑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施药3次后10 d调查,2014年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1.90%、79.48%和90.16%,2015年分别为65.09%、76.18%和87.36%,该药剂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基于格网的河北省精细化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IPCC最新风险评估理论模型,以高精度地理信息数据、长序列均一化气象资料和2010基准年社会经济数据等资料为基础,运用统计建模方法,从气象致灾因子危险性、暴露度和脆弱性3个方面对河北地区暴雨洪涝灾害进行精细化风险评估与区划,并根据区划结果提出防御措施。结果显示:滦河流域下游以及沿海诸河流域的暴雨洪涝风险最高;平原地区的暴雨洪涝灾害风险普遍高于山区,流域下游风险高于上游,河道周边风险高于远离河流的区域。  相似文献   
104.
高山离子芥(Chorispora bungean)是一种高抗逆的多年生高山草本植物,具有特殊的分子及生理抗逆响应机制。磷脂水解酶磷脂酶D (PLD)是重要的跨膜信号转导酶。以高山离子芥愈伤组织为试材,利用酶联免疫分光光度计法,优化磷脂酶D活性测定体系,建立了在25℃反应温度条件下,200 μL反应体系中,膜蛋白的含量35 μg、反应时间30 min、pH为7.0的缓冲液系统最适合高山离子芥愈伤组织磷脂酶D活性测定体系,分析表明不同膜结合态磷脂酶D的酶动力学特征存在差异,为进一步探讨磷脂酶D在高山离子芥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5.
广东不同地区柑橘黄龙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同基因型的黄龙病菌可能具有不同的致病模式,为了探明广东省不同基因型黄龙病菌的分布特点,为该病害的流行学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利用PCR-RFLP的方法研究了广东省柑橘产区7个市县黄龙病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基因的遗传多样性,并对各地黄龙病菌的omp基因进行克隆测序,构建了系统发育树。采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各地区的柑橘黄龙病菌omp基因分别产生了不同的RFLP指纹图谱,每种限制性内切酶均产生了2种类型的酶切谱带;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广东地区的柑橘黄龙病菌属于韧皮部杆菌亚洲种,且亲缘关系非常近。广东地区黄龙病菌在omp基因水平上未见显著差异,未发现其他优势种类。  相似文献   
106.
50%特克多悬浮剂防治香蕉采后主要病害药效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香蕉采后病害是蕉果贮运和销售的主要制约环节,其有效防治方法是果实采收后进行采后处理。50%特克多悬浮剂是一种低毒、安全的水果防腐保鲜剂,2001~2002年进行50%特克多悬浮剂防治香蕉贮运期镰刀菌冠腐病和炭疽病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冬季贮藏48天时,50%特克多悬浮剂667倍处理对蕉果两种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90.03%和85.31%,明显降低了贮运过程中的蕉果轴腐率和烂果率,经处理的蕉果外观、风味正常,推荐该药剂在香蕉等果蔬贮运保鲜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7.
紫金山(中山陵园风景区)经历了六朝、明朝、民国及近现代等时期,文中介绍了园林技艺在不同时期的运用,特别是植物材料的运用,并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08.
分子标记及其在核桃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类型,以及目前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RFLP、AFLP、RAPD、SSR、ISSR等)的基本原理、特点,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核桃种质资源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对目前分子标记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前景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9.
钟鹏  杨喆  赵贵兴  陈霞 《农业工程》2012,2(2):56-58
该文分析了黑龙江省花生生产的现状,提出了花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加强科技创新、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难题、大力推广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和加速花生产业化进程等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0.
进行捕食螨搭载白僵菌控制柑橘木虱的研究,结果表明:捕食螨对木虱卵、若虫有一定的捕食作用;白僵菌I2菌株对柑桔木虱卵、若虫、成虫均有很强的致病作用,第3d后死亡率达100%,对低龄若虫致病率达100%。用捕食螨搭载白僵菌孢子粉对柑桔木虱卵和成虫3d后的死亡率和致病率分别达98.4%和98.8%,对低龄若虫感染率达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