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篇
农学   23篇
  5篇
综合类   42篇
园艺   2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为了更好开发利用野生博湖蘑菇资源,为博湖蘑菇的人工栽培及商品化生产提供优质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方法】设置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 H值、农业有机物等培养基配方研究博湖蘑菇的菌丝体生物学特性.【结果】结果表明,博湖蘑菇菌丝生长最适的碳源为蔗糖,最适温度为22℃,最适的p H为60,最佳有机物配方为马铃薯加蔗糖,最佳原种培养料为谷粒和麦粒.【结论】野生博湖蘑菇菌丝能够在马铃薯加蔗糖的母种培养基和以谷粒、麦粒为主的原种培养基上良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42.
[目的]明确蛹虫草亲本和子囊孢子单孢菌株交配型基因类型.[方法]以自主分离保存的CM1901菌株新鲜子实体为材料,采用孢子弹射和梯度稀释培养法,获得子囊孢子单孢菌株.采用PCR方法对蛹虫草的亲本及单孢菌株的交配型基因进行鉴定.[结果]获得102个子囊孢子单孢菌株.亲本菌株同时含有MAT1-1和MAT1-2两种交配型;102株单孢分离株中,仅含MAT1-1交配型菌株57株,仅含MAT1-2交配型菌株24株,另外21株为亲本型(同时含有MAT1-1和MAT1-2),MAT1-1∶MAT1-2为78∶45.[结论]分离获得102个蛹虫草子囊孢子单孢菌株,发现这些单孢菌株交配型有3类,且MAT1-1∶MAT1-2比例为78∶45,与理论值1∶1有较大差值,所以蛹虫草不属于典型的二极性异宗配合型子囊真菌.  相似文献   
43.
为促进北京林下种植业发展,根据大球盖菇的特征特性,在适宜地区开展林地栽培,不仅就地消化处理木屑、秸秆、杂草等资源,还满足了食用菌市场需求。北京农学院与密云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联合从大球盖菇的基本特性、林地要求与栽培季节、栽培原料选择和常见配方、灌溉要求及技术、种植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推广示范,以期为大球盖菇林地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4.
白灵菇因子实体洁白如雪、肉质细腻、浓香袭人、风味独特,近年备受消费者青睐,工厂化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文章通过观察法、比较法、实验法、举例法等研究手段对白灵菇的冷房栽培工艺进行探索,总结出了一套相对成型的管理方法。强调了养菌和出菇两个环节的重要性;阐明了菌棒养菌的流程、杂菌处理和环境控制标准,并对培菌车间的管理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阐明了白灵菇菌棒后熟期的标志及后熟期所需要的时间;白灵菇催菇期的步骤和方法,包括白灵菇特色冷刺激的时间和温度、出菇前的温差刺激和刺激原则;描述了白灵菇生殖生长期的各项管理指标,比如温度控制范围,光照强度,光照过强过弱的危害,出菇期的加湿方法和对子实体生长的影响,通风换气的重要性等。最后结合工作实践,就白灵菇生长需要的时间、产量等情况进行了总结,为企业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5.
对2个白灵侧耳和2个阿魏侧耳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菌丝体生长观察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两种侧耳的菌丝形态、子实体形态和对温度的反应有很大的差异.白灵侧耳的一级种、二级种均比阿魏侧耳菌株提前3~5天长满,栽培菌袋也是如此.拮抗试验两者间产生不生长区带.两种菌丝在低温下(15~20℃)试管内都易分化原基.阿魏侧耳由于播种期不同菇体的颜色和出菇所需的时间变化很大.白灵侧耳随着秋季播种期推后出菇时间延迟,菇形无变化,两者每袋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6.
不同光质补光对日光温室黄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试验采用不同的光质灯(蓝光、红光、UV-A、UV-B)对温室内黄瓜进行定时补光,研究不同补充光质对黄瓜果实Vc、蛋白质、还原糖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UV-B、红光条件下黄瓜Vc含量较UV-A与蓝光高;各处理蛋白质含量顺序为蓝光>UV-A>UV-B>红光;蓝光照射下还原糖含量较红光、UV-A与UV-B高;日光温室内补充UV-A可明显地增加黄瓜的产量。  相似文献   
47.
为了探明耐低温弱光品种欧洲8号和露地型品种秋棚及其后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日光温室条件下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变化规律,对RIL部分群体及其亲本进行了叶绿素荧光、光合速率和产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各品系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Fv/Fm,qN)、叶绿素荧光动力曲线的M峰值和光合速率存在较大差异。品系127和73表现出较低的Fv/Fm值,同亲本欧洲8号相似,在qN,M峰、净光合速率等指标上接近或超过了亲本欧洲8号;而品系46,52,89等表现与亲本秋棚相似,在各项指标上接近或低于亲本秋棚。品系127和73在产量上还表现出超亲的优势。  相似文献   
48.
;[目的]本研究以废棉种植草菇的菇渣为主要原料,设计双孢蘑菇的堆肥配方并在工厂化条件下种植。[方法]通过在堆肥期和栽培期样品采集,从培养料理化性质、木质纤维素含量及相关降解酶酶活、蘑菇生物学效率等方面,探究该菇渣培养料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结果表明:以废棉基质为主的草菇菇渣含氮量1.8%以上,本试验配方二次发酵结束后含氮量达2.37%;在堆肥阶段,有62.03%的纤维素被利用,39.2%的木质素被利用;在发菌阶段,有29.32%的半纤维素被利用,木聚糖酶活性呈上升趋势,有21.38%木质素被利用,漆酶活性在发菌阶段达到最高,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与其相关降解酶变化呈正相关;在出菇阶段,各组分利用率均有所下降,有15.38%的纤维素被利用,有19.60%的半纤维素被利用,9.54%木质素被利用,相关降解酶活性变化与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变化呈正相关。双孢蘑菇产量为22.48 kg/m2,生物学转化率达51.38%,表明以草菇菇渣为主要原料,添加豆粕、石膏、黍杆的配方生产双孢蘑菇效果良好。[结论]本试验获得了高效高产的以草菇菇渣为主要原料生产双孢蘑菇的配方,达到了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图4 表5 参31)  相似文献   
49.
结球莴苣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球莴苣在高温环境下栽培,植株往往遭受伤害或生长不良,为给生产提供优质的结球莴苣品种,本文选取目前栽培中具有代表性的8个结球莴苣品种进行了春夏露地和秋冬日光温室栽培比较试验,并对其苗期性状、商品性状、营养成分、产量及抗性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栽培条件不同,结球莴苣的各项生理指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幼苗期J42表现最好,J44次之。J42和J44两个品种的叶片性状指标最好,产量最大,且抗病,W64表现为感病,其余品种均为中等抗病品种,无严重感病现象。J42的综合营养品质最好,而8个品种口感和质地相似,都带有苦味,质地脆。总之,‘国王102’(J42)和‘早玉结球生菜’(J44)这两个品种产量高,性状好,品质优良,抗性强,应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50.
北方地区天麻品种与栽培模式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适宜北方日光温室栽培的天麻品种和栽培模式,选用‘红杆’、‘绿杆’和‘乌杆’天麻3个天麻品种,采用日光温室地面畦栽、筐栽,以及室外露天栽培3种栽培模式,并比较单层栽培与双层栽培对天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杆’天麻是北方日光温室最适栽培品种,有性繁殖获得1 g以上米麻的个数所占比例最高为33%,重量占总产量的79%;‘绿杆’天麻次之,‘乌杆’天麻最低。3种栽培模式中,日光温室地面畦栽产量最高,其次是室内筐栽,室外露天栽培产量最低。3种天麻双层种植的产量都显著高于单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