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12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19篇
  11篇
综合类   146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49篇
植物保护   3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鸟害造成的粮食减产、水果品质降低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林经济发展,因此鸟害防治在农林经营过程中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通过概述鸟害防治技术分类与特点,重点对激光驱鸟技术、声波驱鸟技术以及鸟情监测综合防治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归纳,分析出当前农林驱鸟装备正从电子化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针对目前鸟害防治装备还存在易被鸟类适应、协同性差、通用性差等问题,提出建立鸟类生物学信息库为驱鸟装备提供发展依据,弱化鸟类适应能力;发展智慧农林推进农林鸟害防治的信息化与协同工作能力;培育农林抗鸟害作物,并开发先进鸟类监测算法提高识别率提前规避鸟害,做到鸟害治理为主,预防为辅。  相似文献   
412.
为了快速准确检测洋葱腐烂病菌(Burkholderia gladioli pv. alliicola,简称Bga),根据GenBank中Bga与相关种的序列差异设计特异引物BG5/BG7和探针Bga-P,建立了Bga常规PCR和荧光PCR检测方法。测试结果表明,引物和探针对供试的11株Bga菌株表现为阳性反应,其他64株供试菌株和空白对照均为阴性。常规PCR和荧光PCR方法的检测灵敏度分别为24 pg和240 fg菌体DNA。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国进境的80批次洋葱种子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这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和12.5%。选取阳性样品进行病菌分离,成功从2批次法国进境洋葱种子中分离到目的菌。本文建立的洋葱腐烂病菌PCR检测方法可为口岸检测部门提供更高效、灵敏和特异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413.
为了有效监控赵述岛岛礁害虫发生与危害,对赵述岛90种岛礁植物害虫进行系统性普查及外来危险性害虫风险评估。结果表明,8种野生盐生植物上共查获害虫17种、害螨2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7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29种园林绿化植物上共查获害虫22种、害螨2种,其中9种外来危险性害虫和6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31种耐盐果树和蔬菜上共查获害虫32种、害螨4种,其中7种外来入侵害虫和6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22种绿色固沙植物上共查获害虫14种、害螨2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2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和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的综合风险值(R)分别为2.12、2.12、2.09、2.02,在赵述岛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neobrevipes)、波氏白背盾蚧(Diaspisboisduvalii)、二斑叶螨(Tetra...  相似文献   
414.
为探索菌包冷刺激强度和转潮养菌时长对秀珍菇产量的影响,分别设置不同的冷刺激时长(0.5、3.0、6.0、10.0 h)和转潮养菌时长(6、12、18、24、30 d)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秀珍菇菌包在8~10℃条件下冷刺激维持6 h,转潮养菌24 d为宜,能满足秀珍菇菌包营养积累,实现秀珍菇高产。  相似文献   
415.
为了有效监控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发生与危害,系统开展8种危险性害虫在永兴岛的空间生态位与分布格局调查研究,首次发现木瓜秀粉蚧、扶桑绵粉蚧、椰心叶甲、榕蓟马、透翅天蛾与拟三色星灯蛾、蔷薇三节叶蜂、美洲斑潜蝇在永兴岛的空间生态位与分布格局存在显著差异。木瓜秀粉蚧、扶桑绵粉蚧、椰心叶甲、榕蓟马、透翅天蛾在永兴岛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均为聚集分布,聚集度指标均表现为I> 0、m*/m>1、C> 1、K> 0和CA> 0;而拟三色星灯蛾、蔷薇三节叶蜂、美洲斑潜蝇在永兴岛的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则均为均匀分布,聚集度指标均表现为I <0、m*/m <1、C <1、K <0和CA <0。8种害虫在永兴岛的分布型均通过m*-m回归法验证。结果表明,木瓜秀粉蚧、扶桑绵粉蚧、椰心叶甲、榕蓟马、透翅天蛾较三色星灯蛾、蔷薇三节叶蜂、美洲斑潜蝇聚集突发成灾概率大。  相似文献   
416.
为了解永兴岛岛礁植物虫害发生动态,系统开展了8种危险性害虫在永兴岛的种群消长动态与发生规律调查研究。首次发现木瓜秀粉蚧、扶桑绵粉蚧、椰心叶甲、美洲斑潜蝇、拟三色星灯蛾、透翅天蛾、蔷薇三节叶蜂、榕蓟马在永兴岛的季节消长动态存在显著差异。木瓜秀粉蚧和扶桑绵粉蚧种群数量表现为从春季到夏季显著增加后显著下降至秋季,然后又从秋季显著增加到冬季到最大值;椰心叶甲、美洲斑潜蝇、榕蓟马种群数量表现为从春季显著下降到秋季,然后又从秋季显著增加直至次年春季达到最大值;拟三色星灯蛾、透翅天蛾、蔷薇三节叶蜂种群数量表现为从春季显著增加到夏季达到最大值后又显著下降至冬季最小值。在永兴岛,木瓜秀粉蚧和扶桑绵粉蚧均存在5月小发生高峰期和11月大发生高峰期共2个发生高峰期,椰心叶甲、榕蓟马、美洲斑潜蝇均在3月有1个发生高峰期,拟三色星灯蛾、透翅天蛾、蔷薇三节叶蜂均在5月有1个发生高峰期。上述结果表明,木瓜秀粉蚧和扶桑绵粉蚧在5月和11月,椰心叶甲、榕蓟马和美洲斑潜蝇在3月,拟三色星灯蛾、透翅天蛾、蔷薇三节叶蜂在5月突发成灾概率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