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2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20篇
林业   257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129篇
  110篇
综合类   1090篇
农作物   164篇
水产渔业   105篇
畜牧兽医   519篇
园艺   274篇
植物保护   6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63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26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103篇
  2007年   110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72篇
  1998年   71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81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56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过室内毒理实验, 研究了盐度、碱度以及盐碱交互作用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血清渗透压、血清离子(Na+K+Cl-、尿素氮)浓度和鳃丝Na+/K+ -ATP酶活力的影响。单因子实验中, 随着含盐水平(8 g/L10 g/L12 g/L14 g/L)的增大, 大鳞鲃血清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K+Cl-)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 鳃丝Na+/K+-ATP酶活力先升高后降低, 受体内外渗透压差的影响最显著(P<0.05)。碱度的增大(19.05 mmol/L30.20 mmol/L47.86 mmol/L75.86 mmol/L)能引起血清K+和尿素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 但对血清渗透压和鳃丝ATP酶活力无显著影响。在双因子实验中, 盐碱交互升高会引起渗透压和血清离子(Na+Cl-、尿素氮)显著升高(P<0.05)。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盐度、碱度及交互作用均对渗透压有显著影响, 影响作用最大的是盐度, 其次是碱度, 交互作用最小。鳃丝Na+/K+-ATP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 最高值出现在盐度10 g/L、碱度30.20 mmol/L的正交试验组。从实验结果可得出, 大鳞鲃在盐度12g/L以下的水体中能生存, 在盐碱共存的环境下, 能耐受的上限为盐度10 g/L、碱度30.20 mmol。本研究旨在掌握大鳞鲃的生存盐碱度范围, 以期为该物种的增养殖生产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92.
现代循环农业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但以农户经验构建而成的传统循环农业系统多缺乏精确的数据支持与参数匹配,使得系统的高效循环运行面临挑战。因此,本研究在数据采集与跟踪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生命周期评价对现代"草-羊-田"农牧循环系统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特征化、标准化与加权评估分析不同类别潜在环境影响,并计算系统模拟调控前后污染降级所需环境服务能。结果表明,饲料加工与湖羊养殖亚系统所产生的各类潜在环境影响都超过了其类别总影响的85%,远高于粮食种植和有机堆肥亚系统的;人体毒性和水体生态毒性在各亚系统中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都较大,而陆地生态毒性的均最小。为实现污染降级每年所需空气、水体和土壤的环境服务能分别为7.42×1010、6.03×1016和1.59×1012J;通过耦合参数协调和关键技术优化对系统进行模拟调控,经测算与原系统相比每年所需各项环境服务能分别降低52%、44%和21%。该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形成的适用于现代"草-羊-田"农牧循环系统并指导其整体调控的方法体系,对现代农牧循环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与复制推广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可为其他现代循环农业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3.
马尔尼菲青霉菌是一种区域性流行于东南亚及中国南部地区的条件致病性温度依赖性双相型病原真菌,它能对免疫功能低下者造成致命的全身性感染,25℃时呈现菌丝状生长,而在37℃或在宿主体内为酵母相生长。为深入研究马尔尼菲青霉菌致病性和双相转化的分子机制,原有的遗传转化筛选标记基因已不能满足研究需要。为此,我们通过用马尔尼菲青霉菌微管蛋白β亚基基因启动子替换粗脉孢菌苯菌灵抗性基因的启动子,构建了一个苯菌灵抗性基因盒,并成功地将其运用于马尔尼菲青霉菌的遗传转化研究中。  相似文献   
94.
泰优553是湖南金健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现代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水稻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利用优质不育系泰丰A与强优恢复系R553配组而成的中熟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粒形细长、垩白少、整精米率高、食味佳、适应性广等特点,2019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0年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5.
贵州位于全球最大的喀斯特生态系统一中国西南喀斯特生态系统的中心,由于受到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冲击和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破坏,其喀斯特生态系统已出现不同程度的石漠化,尤以乌江流域最为严重。现已认识到石漠化是一种与脆弱生态地质背景和人类活动相关联的土地退化过程,而土壤退化是土地退化的核心部分。在土壤侵蚀与退化及全球碳循环的过程中,作为土壤重要组成部分和代表一个主要碳库的土壤有机质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开展对喀斯特地区不同土壤有机质剖面分布及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研究,将有利于提高对流域土壤侵蚀与退化过程中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认识。本研究选择乌江流域喀斯特地区二种主要土壤类型石灰土和黄壤,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结合土壤pH值、粘粒含量等分析结果,探讨了喀斯特山区石灰土和黄壤有机质的剖面分布和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差异,旨在为喀斯特生态系统土壤有机质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6.
从土壤水分平衡原理出发,以降水量、温度和小流域水文因子等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干旱指数模型,利用女儿寨小流域气象站的资料,计算小流域内土壤干旱指数,划分了干旱等级,并分析了土壤干旱的时空分配特征。  相似文献   
97.
根据庭院生态经济的特点,介绍了几种庭院生态模式的配套技术,阐述了庭院生态经济模式配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98.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工所加工室冷碱处理板皮、废单板制造纤维板用浆料获得成功。这一成功经验纤维板的小土群办工业,开辟了新途径。冷碱法制浆就是半化学或半机械的制浆法,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如下:1.将废单板或板皮切成数公分长的木片;2.配碱量为需要处理的木片的数倍,直至木片全部能浸漬  相似文献   
99.
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预测专家系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预测专家系统(SWSPES)是根据上海地区的历史资料,分析总结了领域专家们的知识和经验,并运用数学预测模型所建立的一个专家系统,该系统由人工智能语言GCLISP和算法语言BASICA编制而成,采用了正向的精确和非精确推理的策略,知识库由产生式规则构成,计算模块包括Fuzzy优先比预测模块和灰色灾变预测模块。SWSPES能对上海地区小麦赤霉病进行长、中、短期预报,预报共分为5级。只需对本专家系统知识库中的规则进行某些修订和扩充,即能应用于其它麦区的赤霉病预报服务。  相似文献   
100.
在两年四茬作物,施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重前茬粮食作物肥的冬小麦,夏玉米和夏花生,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8.06%,6.49%和10.48%;比重施后茬花生肥依次增产19.46%,25.03%和18.76%。重视前茬肥的粮油总产量和产值纯效益,比常规施肥增加8.19%和9.65%;比重施后茬肥增加18.63%和20.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