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34篇
  50篇
综合类   239篇
农作物   25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175篇
园艺   58篇
植物保护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体重控制的目的是为达到最佳经济效益,也即用最低的饲料成本获得最高的产蛋量。主要是通过调整料量来控制体重。  相似文献   
32.
旨在利用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的特异性SNPs标记预测和牛、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种优势,为牛杂种优势利用和选种选配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分别利用牛Illumina Bovine HD 770 K和GGP Bovine 100 K芯片对464头和牛、1 222头西门塔尔牛和43头荷斯坦牛3个亲本群体进行基因型分型,并通过牛QTLs数据库筛选与目的性状对应的QTLs,对比牛参考基因组映射得到与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相关的特异性SNPs;然后构建覆盖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两种标记状态同源矩阵,通过计算杂交组合亲本间的遗传距离来预测品种间杂种优势,并利用配合力分析验证较优组合的实际杂交效果。结果表明,基于全基因组和性状特异性SNPs计算的各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差异不显著。在全基因组水平上,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与和牛♂×荷斯坦牛♀(W×H)亲本间杂交组合遗传距离分别为0.346 1和0.338 9;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性状上,S×H亲本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343 1、0.348 7和0.336 7,而W×H遗传距离分别为0.337 6、0.340 7和0.329 2;两种SNPs标记计算的遗传距离均为S×H较大,W×H次之。因此,在初生重、周岁重、胴体重性状上,S×H为较优杂交组合。通过分析德系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实际杂交群体的配合力,发现10个父系在初生重性状上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为正效应,最高效应值分别达到3.760 9和8.931 2。西门塔尔牛与荷斯坦牛杂交可在初生重、周岁重和胴体重获得较高的杂种优势。  相似文献   
33.
南方型杨树萌芽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4年生Ⅰ-69杨萌芽林和植苗林的调查研究表明:用采伐Ⅰ-69杨树林留下的伐桩萌芽更新效果明显,萌芽林与植苗林各项指标均有极显著差异,4年生萌芽林胸径、树高、蓄积量分别比植苗林增大18.2%、11.4%、35.7%。  相似文献   
34.
试验旨在研究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合作猪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和肠道发育的影响。选择60头体重6.10±0.32kg的合作仔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仔猪,试验期为40d。A、B和C组饲喂日粮分别为基础日粮、添加0.3%和0.5%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与A组相比,B组、C组的日增重分别提高了3.69%(P0.05)、5.52%(P0.05);C组的料肉比显著低于A组(P0.05);B组、C组的腹泻率显著低于A组(P0.05);C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十二指肠和空肠的绒毛高度显著高于A组(P0.05)。B、C组肠道各阶段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C/V)均显著高于A组(P0.05)。本试验条件下,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能提高合作猪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促进肠道发育;添加0.5%的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效果相对优于0.3%的水平。  相似文献   
35.
黄山市作为全国知名的茶产区,茶产业发展很快,但茶产业人才培养滞后,创新能力不足。通过对黄山市茶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茶产业人才状况的调研,提出完善人才管理体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和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加强茶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素质培训等人才培养措施。  相似文献   
36.
为揭示黄心梓木重要性状的变异水平,初选的无性系为速生优良无性系的选择提供物质基础。以种植在河南省南阳市252个黄心梓木无性系为材料,对其2年生树高、胸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叶片质量、比叶质量与皮孔数量等8个性状进行测定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除比叶质量在不同无性系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无性系间各性状表型变异系数变化范围为7.104%~40.818%;重复力变化范围为0.101~0.859。相关性分析表明:树高与胸径、叶长与叶宽、叶长和叶宽与叶片质量均达到极显著正相关水平;比叶质量与叶长宽比、叶片质量之间达(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但与叶宽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长性状和叶片性状相关性较弱。通过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隶属函数法和指数选择法分别对不同无性系进行评价选择,以15%的入选率分别筛选出37个优良无性系,其中,不同方法共同筛选出7个优良无性系,其树高、胸径的现实增益为10.44%和12.96%。利用综合评价法、隶属函数法和指数选择法联合选择出39、46、64、92、159、177和242共7个无性系,可以作为楸树遗传改良的首选材料。  相似文献   
37.
UDP-葡萄糖基转移酶是昆虫体内重要解毒代谢酶,对昆虫抗药性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基于转录组测序获得一条黏虫UDP-葡萄糖基转移酶cDNA序列,经UGT国际命名委员会命名为UGT33J12(GenBank登录号:MT873954).该序列全长1798 bp,含有1个开放阅读框,长度为1557 bp,编码5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分子质量约为58.95 ku,等电点为8.62.UGT33J12基因编码氨基酸N端区域包含一个长度为20个氨基酸信号肽序列,以及起催化作用的组氨酸(H)和天冬氨酸(D);C端区域包含两个供体结合区和一个保守特征性基序;在供体结合区中鉴定得到8个关键氨基酸残基.高效氯氟氰菊酯LD10处理黏虫四龄幼虫12、24和48 h,LD30、LD50处理黏虫12和24 h,该基因表达量上调;氯虫苯甲酰胺LD10处理黏虫四龄幼虫24、48 h,LD30处理黏虫3、12、24和48 h,LD50处理黏虫3、24和48 h,基因表达量均上调.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黏虫对高效氯氟氰菊酯和氯虫苯甲酰胺两种杀虫剂解毒代谢过程.  相似文献   
38.
以β-胡萝卜素为试验材料,通过离子交联法构建β-胡萝卜素纳米粒,在不同药载比、温度、pH下研究其载药率和包封率的变化趋势,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结果表明:β-胡萝卜素壳聚糖纳米粒的载药性能最佳工艺条件为药载比6:1、温度30℃、pH 5,在此条件下包封率为61.74%,载药率16.42%.由此可见,通过离子交联法构建β-胡萝卜素纳米粒具有良好的包封率和载药率.  相似文献   
39.
根据山葡萄的CBF1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克隆出山葡萄(Vitis amurensis)栽培品种‘双优’的抗寒转录因子CBF1基因,并将其构建到pBI121表达载体中,获得山葡萄转录因子CBF1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命名为pBI121-ViCBF1,利用农杆菌介导叶盘转化‘巨峰’葡萄以研究高效的‘巨峰’葡萄转化体系。结果表明,以农杆菌LBA4404为介导菌株,以‘巨峰’葡萄叶片为外植体、3 d为预培养时间和4~5 d共培养时间、400 mg·L-1羧苄青霉素,50 mg·L-1卡那霉素筛选浓度转化效果较好,并已筛选到6株转基因植株,PCR检测均为阳性,为提高‘巨峰’葡萄的抗寒性建立了初步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40.
<正>1.两个定义相距有多远首先让我们来定义本文的两个关键词,即:"农村留守老人"和"成功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农村留守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是指那些因子女(全部子女)长期(通常半年以上)离开户籍地进入城镇务工或经商或从事其他生产经营活动而在家留守的父母。即意味着在身边无人照料的同时,农村留守老人的居住、医疗环境依然处于相对落后地区,且不具备较好的经济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