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2篇
农学   5篇
  3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过磷酸钙在病死猪堆肥中保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不同比例的过磷酸钙添加剂对病死猪堆肥过程中氮素转化和保氮效果的影响,本试验将病死猪尸体、水稻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设置未添加(CK)、添加 5%(T1)和 10%(T2)过磷酸钙 3 个处理,进行了为期 30 d 的堆肥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各堆体大于 50 ℃的高温均能保持 10 d 以上,满足堆肥无害化的要求;添加初始物料鲜重的 5%和 10%的过磷酸钙对降低堆肥的 pH 值,增加堆肥的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含量均具有明显的效果。堆肥结束时,T1、T2 处理的堆肥产品的总氮含量分别比对照高 10.7%、10.1%,保氮效果显著。添加 5%过磷酸钙处理的堆肥产品在第 14 d 时种子发芽指数达 101.4%,高于对照,过磷酸钙促进了病死猪堆肥的快速腐熟。在病死猪堆肥中添加适量的过磷酸钙,可以降低堆体氮的损失,在堆肥工程中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2.
为JY24菌株的中试生产和产品研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筛选JY24菌株摇瓶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培养基成分。结果表明:JY24菌株发酵条件为转速240r/min,温度35℃,初始pH 7.0,装液量10%,接种量3%,发酵时间36h;最佳培养基组成为蔗糖12.0g/L+酵母膏12.0g/L+磷酸二氢钾1.25g/L+氯化钙0.22g/L+硫酸镁0.30g/L。在此条件下,发酵液活菌数达1.73×10~(10)CFU/mL。  相似文献   
53.
文章描述了遥感影像图几何畸变的原因,阐述了几何精校正原理,并通过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ViewGIS对广东铝关地区的一幅TM卫星图像处理为例,来说明配准及几何精校正的步骤并对其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4.
[目的]了解珍稀植物南方铁杉(Tsuga chinensis var.tchekiangensis)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群落结构与更新特征,为该物种的保护提供参考.[方法]在江西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选取南方铁杉更新林、成熟林2种典型林分,比较二者的物种组成、种群年龄结构、群落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空间单元结构、物种多样性、蓄积量等数量特征.[结果](1)更新林和成熟林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分别为27科45属68种、22科35属52种,其中,更新林的重要物种为南方铁杉、江南山柳(Clethra cavaleriei)、满山红(Rhododendron mariesii)、雷公鹅耳枥(Carpinus viminea)等,成熟林的重要物种为南方铁杉、猴头杜鹃(Rhododendron simiarum)、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岩柃(Eurya saxicola)等.(2)更新林和成熟林均能完成自我更新,南方铁杉种群年龄结构分别呈倒"T"型和"沙漏"型,前者南方铁杉的幼苗数量是后者的2.6倍左右.(3)垂直结构和径级结构均呈倒"J"型,成熟林中第Ⅷ径级以上的植株数量约为更新林的2.5倍.(4)更新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混交度均大于成熟林,而角尺度、大小比数小于成熟林.(5)更新林乔木层和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均大于成熟林.(6)更新林蓄积量为268.3 m3/hm2,成熟林为533.4 m3/hm2;成熟林南方铁杉的蓄积量远高于更新林,分别为268.6 m3/hm2和64.8 m3/hm2.[结论]从更新林发育至成熟林南方铁杉均可完成自然更新,但后者幼苗幼树相对较少,同时,群落结构变得简单化,物种多样性下降,但活立木蓄积量却大大增加.  相似文献   
55.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草鱼养殖和水质的影响,以自主选育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3为饲料添加剂,分别按0(CK)、0.5%(T1)和1.0%(T2)的比例添加于基础饲料中投喂草鱼,试验期为60 d,每隔10 d检测一次水质,试验结束后测定草鱼的生长指标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菌剂添加组(T1、T2)草鱼的成活率、增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添加沼泽红假单胞菌R-3显著提高了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养殖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添加0.5%和1.0%沼泽红假单胞菌对草鱼生长及水质改善无显著差异。这表明,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沼泽红假单胞菌R-3,可改善养殖水质,提高草鱼免疫能力和成活率,促进草鱼生长。  相似文献   
56.
自1992年秸秆养牛羊示范工程正式列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来,目前我国已初步在中原、东北和华南形成了三大肉牛带.我市自1996年参加南方秸秆养牛羊示范工程项目以来,1998年把牛品种改良和肉牛规模化饲养作为工作突破口,并自2001年以后加大了肉牛产业发展力度,不断新建和巩固肉牛养殖基地,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基地基础建设,改善生产条件,鼓励引导农户自繁自养肉牛.目前,适度规模化的肉牛饲养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农户的经济支柱产业.规模化肉牛饲养管理技术是牛的科学选购、科学饲养管理等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有非常强的技术性.现将其饲养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57.
本文通过对小陇山林区(天水地区)野生木质藤本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野生木质藤本植物有34种2变种,隶属于10科、15属,同时对调查研究的木质藤本植物进行了开发利用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58.
经过室内配方筛选及田间小区对比试验,初步明确41%苯噻酰·吡可湿性粉剂组分配比和杀草谱,对水稻田常发生的稗草、异型莎草、牛毛毡、雨久花、鸭舌草、野慈菇、泽泻、萤蔺、眼子菜等禾本科、阔叶及莎草科杂草有特效,综和防效在85%以上。在单子叶杂草较多的田块使用量(有效成分)为615g/hm2,否则492g/hm2即可,施药时期应掌握在水稻返青后的杂草萌动期,可混拌过筛细沙、细土或化肥均匀撒施。  相似文献   
59.
吉林省玉米田鸭跖草生物学特性及化学防除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鸭跖草为一年生晚春杂草,从5 月中旬开始出土,出土时间为70 d ,到6 月中旬进入开花盛期,9 月份大部分种子成熟并脱落。研究结果表明,鸭跖草种子一般分布在0 ~5、6 ~10、11 ~15 、16~20 和21~25 cm 土层中,平均为9~18 粒/ 。最适的出土深度为2 ~6 cm ,最适的发芽温度为10 ~15℃。用左丹2-0 ~2-5 kg/h  ,在玉米4 叶期茎叶处理,防效可达74-2 % ~90-1 % ,而且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0.
为筛选不同污染浓度下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最优基质,选取4种常见的基质:页岩砖渣(YYZZ)、火山岩(HSY)、生物陶粒(SWTL)和无烟煤(WYM),构建厌氧折流-垂直流人工湿地(ABR-VFW),水力负荷统一设置为4.2 m3·m~(-2)·d~(-1),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污染浓度(低、中、高)下4种基质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以COD计)、总氮(TN)、总磷(TP)、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3-N)的处理效果,为垂直流人工湿地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最佳基质的选取提供了合理依据。结果表明:YYZZ对污水中COD和TN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88.12%~95.78%(低浓度)、64.05%~84.09%(中浓度)、61.25%~74.07%(高浓度)和51.98%~55.98%(低浓度)、38.52%~50.84%(中浓度)、47.42%~53.22%(高浓度),其次为WYM和HSY,而SWTL最低;SWTL对农村生活污水中NH_4~+-N和TP的去除率显著高于其他基质,其分别高12%~24%(NH_4~+-N)和13%~23%(TP)。研究表明,对COD和TN含量较高的农村生活污水以YYZZ基质去除效果为佳,而对TP或NH_4~+-N为主的农村生活污水以SWTL基质去除效果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