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4篇
  2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土壤盐渍化是制约植物生长和农业生产力的主要因子之一,植物修复是改良盐碱地的重要手段。为研究不同水生植物修复对盐渍土壤性质及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探索了芦苇(LL)、香蒲(XP)、芦竹(LZ)、纸莎草(ZSC)4种水生植物修复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植物修复处理(LL、XP、LZ、ZSC)均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总盐度(TS)和土壤容重(BD),同时增加了有机质(OM)、速效氮(AN)、全钾(TK)含量以及土壤孔隙率(TPOR)等6个土壤理化指标。此外,所有植物修复处理均增加了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降低了脲酶(Ure)活性。16S rRNA高通量测序表明,除LZ处理外,其他植物修复处理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组成,显著提高了群落多样性。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MDS)表明,除LZ处理与CK未明显分离外,其他处理间均明显分离。冗余分析(RDA)表明,TK含量、pH值、BD、TS、AN含量、OM含量、Nir活性,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p)活性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关键环境因子。综上,水生植物修复可有效改善盐碱土壤的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除芦竹外,微生物群落发生显...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速公路的设计使用年限为15年,但许多高速公路在使用的前三年后就发生了许多不同成度的早期破坏。本文主要分析了现阶段沥青混合料离析的主要评价方法,并对不同的沥青混合料评价方法进行了对比、评价和总结。最后本文指出了沥青混合料沥青评价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利用傅里叶变换拉曼光谱技术对不同吐丝环境下获得的棒络新妇蜘蛛牵引丝(自由爬行分泌的牵引丝,垂直下落时分泌的牵引丝,在20 mm·s-1的速度下人工强制抽取的牵引丝)纤维大分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对特征谱带的分析结果表明,蜘蛛牵引丝蛋白中包含了β-折叠,β-转角,α-螺旋以及无规卷曲结构;酰胺I带中,不同的方式获得的牵引丝中所含的4种二级结构的比例不同。其中人工强制抽取获得的牵引丝中包含较多的β-折叠结构,α-螺旋含量最少,说明在不同环境条件下,蜘蛛分泌牵引丝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改变可能会导致丝纤维的力学特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对水稻病害的防效影响。利用植保无人飞机搭载文丘里防飘喷头的方法,分析雾滴沉积特性及水稻纹枯病、稻曲病的防治效率。结果表明: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雾滴在冠层上部与下部以及总体沉积量均超过应用常规扇形喷头的雾滴沉积量,相对于小雾滴,植保无人飞机采用大雾滴可以改善雾滴在冠层中的穿透性及喷幅范围内的雾滴分布均匀性;不论是粗雾滴还是细雾滴,植保无人飞机均可以有效防治稻曲病,而且防效优于传统的背负式喷雾器;纹枯病植保无人飞机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施药后,其防效达到80%,与背负式喷雾器防效相当,较常规扇形喷头防效提高30%。因此,水稻叶部病害应用文丘里防飘喷头能够达到病害防治要求。  相似文献   
16.
传统果园生产中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短缺、农机作业装备与生产资料管理困难、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通过建设融合物联网、大数据、装备智能化等技术的智慧果园,可有望解决上述问题。为应对北京市农业现代化建设需求、引领中国农业发展方向,基于桃、梨果园全程机械化、智能化管理等目标,本研究在北京市重要的桃、梨等优势果品产区——平谷区峪口镇西营村构建了约30 hm2梨与桃的智慧果园。果园中应用了10多种病、虫、水、肥、药的各类信息获取传感器,装备了28种机械化、智能化技术支持的农机装备,采用的关键技术包括智能信息获取系统、水肥一体管理系统以及病虫害智能管理系统,智能作业装备系统包括无人驾驶割草机、智能防冻机、开沟施肥机、自动驾驶履带智能仿形变量喷雾机、六旋翼枝向对靶无人机、多功能采摘平台以及整理修剪机等。同时,在果园中还构建了智能管理平台。经比较发现,智慧果园生产模式可减少人工成本50%以上,节省农药用量30%~40%、肥料用量25%~35%、灌溉用水量60%~70%,综合经济效益提升32.5%。智慧果园的推广实施将进一步推动中国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中国智慧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基于LiDAR扫描的高地隙宽幅喷雾机变量施药系统研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为提高甘蔗等高茎秆作物的机械化病虫害防治水平,解决普通喷雾机进地困难、农药用量大且利用率低等问题,该研究研制了一套基于三维Li DAR实时扫描的高地隙宽幅喷雾机变量施药系统。该系统搭载的喷雾机作业幅宽24m、地隙1.35 m,喷杆喷雾高度在0.5~2.5 m可调。变量施药系统采用16线激光雷达传感器,对作物的三维信息实时探测,安装于机具后端的脉宽调制(PWM,Pulse-WidthModulation)控制器从CAN总线上获取喷雾机的速度信息并传递给计算机,采用Python控制程序,融合激光雷达数据与实时速度信息绘制喷雾量处方图并发送给PWM控制器。建立了作物冠层高度与施药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根据作物冠层所需要的喷雾量,由控制器控制电磁阀的开闭实现精准变量施药。系统组装完成后,在甘蔗地进行田间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激光雷达能够准确识别甘蔗株高,最大识别误差为8.42%,最小识别误差为0.17%,平均误差为4.59%,激光雷达将识别到的株高信息准确传递给变量施药系统。变量系统开启后,喷雾机会根据株高变化实时改变喷雾量,雾滴沉积密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在变量施药条件下,植株上中下3层的雾滴沉积密度变异系数均小于15%,满足喷雾机(器)作业质量标准要求,机具整体作业性能良好。变量施药时布样区施药总量为56.43 L,相比常量施药的施药总量78.96 L,减少农药用量22.53 L,减幅28.5%。该研究可为高茎秆作物病虫害高效精准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新型精准变量施药机械的结构设计和高效施药技术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短日照与灌溉处理对华北落叶松苗木生物量和碳分配以及夏季造林成活率的影响,为完善苗木质量调控理论和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试验设计,设置自然光照(ND)和10 h短日照(SD)2种光照处理,在7月初将苗木从温室移至户外大棚下进行为期3周的处理,即3种灌溉处理(育苗基质含水量分别降至饱和含水量的40%、60%、80%后再次灌溉至饱和),然后于7月23日进行夏季造林,调查苗木出圃时的形态与生理特征,以及造林2年后苗木田间成活率。【结果】自然光照下苗木的顶芽形成率为26%,短日照处理下可达66%,短日照处理显著促进了华北落叶松苗木的顶芽形成率;短日照处理略促进根系淀粉的贮藏(P=0.068); 40%灌溉处理显著促进苗木生物量向根系分配(P<0.001)。自然光照下,夏季造林当年生长季末成活率达82%,短日照处理下为92%。这表明10 h短日照处理提高了苗木顶芽形成率与根系淀粉浓度,提高了其抗机械破坏能力。综合来看,短日照处理结合40%或60%灌溉处理在造林第2年底保存率最高(达60%以上)。【结论】夏季7月初,采用3周10 h短日照处理结合饱和含水量40%~60%,...  相似文献   
19.
为评估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Y19菌株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作为柑橘果实防腐剂的潜力,通过对峙和二分格平板培养实验研究其对柑橘果实主要致病菌意大利青霉(Penicillium italicum)和指状青霉(P.digitatum)的抑制作用。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产生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的抗真菌活性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人工接种及常温贮藏试验研究该挥发物对采后柑橘果实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菌株HY19及其释放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显著抑制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的菌丝生长,在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中发现2–十三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壬醇、苯甲酸等18种抗真菌物质。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诱导柑橘果皮防御酶(SOD和POD)活性,降低果皮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含量,减轻病原菌对果皮的伤害,提高果皮抗病性,对青霉和绿霉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59.65%和64.11%。柑橘果实常温贮藏15和30 d后,该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显著降低果实的腐烂率,防腐效果分别为57.04%(15 d)和58.07%(30 d),且...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喷雾量分布测试中耗时长、工序繁琐、无法进行实时动态三维空间分布测量的问题,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探测技术的喷雾量三维空间分布的测试方法.针对植保作业过程中常用的空心圆锥雾、防飘空心圆锥雾、扇形雾和防飘扇形雾4类共7种喷头,采用喷雾量实测方法对距离喷头50 cm处雾流区截面的雾量分布进行测试;利用十六线激光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