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园艺   4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41.
本文对10个黑木耳栽培菌株的栽培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号、3号、10号为晚熟品种,具有出耳慢,耳片大、厚,根较小,抗杂能力强的特点;4号、8号为早熟品种,具有出耳快、齐,出耳期短,便于管理的特点。干湿比最大的是5号.产量最高的是3号。  相似文献   
42.
对用麦粒保藏黑木耳菌种进行活性试验,1981年保藏19株,1984年保藏11株。2006年4月对2批保藏菌种测活。结果表明:1981年保藏19株菌种有2株成活,1984年保藏11株菌种有9株成活。成活的菌种经再次转接培养,菌丝的生长状况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43.
野生猪苓菌丝分离培养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实验采用5种不同的培养基对野生猪苓的组织分离体进行培养,并对菌丝进行转接,经筛选证明,A培养基对菌丝的生长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可以作为菌丝分离、培养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44.
黑木耳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黑木耳液体菌种最佳生产配方和最适生产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液碳源以葡萄糖为最好;氮源以8%麸皮汁为最好,其次为0.10%~0.15%的蛋白胨;微量元素含量为0.1%~0.3%的KH2PO4,0.1%~0.15%MgSO4;pH值5.0~6.0;摇瓶装量50~7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数140r/min。培养基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3%,麦麸汁8%,KH2PO4 0.1%,MgSO4 0.15%,土豆汁20%,VB1 0.1%。  相似文献   
45.
本文对所引进的11个平菇品种与本所提供的1株对照品种,共12个品种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结果选出3个品种极适应本地,本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46.
代料栽培桦褐孔菌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不同配方和不同栽培方式进行野生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袋栽试验,摸索菌核形成条件.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在菌核形成早晚、整齐度、产量以及生物学效率等存在明显差异,供试培养料中以4号配方(桦树木屑44%,玉米芯42%,麦麸10%,豆粉2.0%,蔗糖1.0%,石膏1.0%,水分65%)栽培效果最好,虽然菌核形成较晚,但个体较大,颜色较深,每袋平均产量可达16.79 g.不同栽培方式中,不开口的处理对菌核的形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7.
黑木耳“黑 2 9”是我所 1994年从黑龙江省尚志地区采集 ,经耳片分离的野生黑木耳菌株。在 5 6个菌株比较试验中 ,栽培性状及商品性状优势明显 ,适于东北地区代料及木段栽培。具有品质优良 ,产量高 ,抗逆性强 ,商品价值高等优点。经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区 6年木段和代料生产 ,经济效益显著。“黑 2 9”菌株于 2 0 0 1年 2月通过省级专家鉴定和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评审委员会的审定 ,并获黑龙江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现将该菌株的生物特性介绍如下 :1 形态特征该菌株在CPDA培养基上菌丝洁白 ,浓密 ,气生菌丝较长 ,呈绒毛状…  相似文献   
48.
对保藏了21年的3个黑木耳菌株进行菌丝形态、菌株酶活力及菌株遗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保藏菌株经CPDA培养活化后,保藏21年菌丝生长速度与4℃保藏菌丝生长速度无差别;酶活性与4℃保藏菌种比较有一定的差别,不同菌株反映不同;酯酶同工酶研究表明不同方法保藏的菌株,其同工酶酶谱基本谱带无改变,但特征性谱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9.
为研究菌丝培养温度对菌丝生长生理的影响及出耳期耳片的高温抗性,提高黑木耳出耳抗性和产品品质,实验设计5组不同发菌温度,对黑木耳菌丝培养温度、菌丝生理与出耳期耳片耐高温性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5℃、20℃发菌菌丝生长速度较对照组(25℃)慢,但菌丝粗壮,培养期感染杂菌少,酶活性高。低温培养的菌丝出耳期抗杂菌污染能力强,耳片不易流耳。低温发菌有利于提高黑木耳出耳耐高温性。  相似文献   
50.
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基因克隆及其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基因(FIP-fve)合成1对引物,以从金针菇鲜子实体提取的RNA为模板,通过RT-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pUC19-FIP-fve,测序将其与pET30a质粒分别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BamHⅠ酶切,连接,构建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30a-FIP-fve,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E3(BL21),经IPTG诱导该基因在大肠杆菌DE3(BL21)中获得了大量表达。该结果对将金针菇免疫调节蛋白开发为免疫调节、抗过敏、抗肿瘤新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