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1 霜霉病 霜霉病是瓜类的重要病害,可侵染黄瓜、节瓜、丝瓜、冬瓜、苦瓜、白瓜、南瓜、甜瓜等瓜类作物.其病原为霜霉菌科多种真菌,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多始于下部叶背,从苗期至收获期均可被感染发病. 霜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温、湿度特别是湿度有密切关系,在气温稍低(15~20℃)而又忽寒忽暖或昼夜温差大、多雨高湿的春季,或秋季从白露开始容易发生流行.定植后浇水过多或土地粘重、低洼、排水不良时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其经济活动涉及到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实现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和方向;发展县域经济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稳定的基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战略任务。根据涞源县特殊的发展状况,提出了加快涞源县经济发展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瘦肉精”是一类违禁药物的总称,主要有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硫酸沙丁胺醇、硫酸特布他林、西巴特罗及盐酸多巴胺等7种。目前,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气象色谱一质谱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放射免疫分析技术、滴金免疫技术、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区带电泳法和生物传感器技术等。文章就盐酸克伦特罗的检测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包被蛋氨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的影响。选用 18日龄科宝 500肉鸡 3780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 7组,每组设 3个重复,每个重复 180只鸡。对照组(A组)饲粮添加 0.16%的消旋蛋氨酸(DL Met),试验组饲粮添加含量为 50%的包被蛋氨酸,添加量分别为饲粮的 0.32%(B组)、0.29%(C组)、0.26%(D组)、0.22%(E组)、0.19%(F组)、0.16%(G组)。饲喂至 42日龄结束。结果表明:B组和 C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他组与对照组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除 G组外)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和 C组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 G组(P<0.05),其他生化指标各组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表观回肠消化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除 G组多种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试验组的各种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随着包被蛋氨酸添加量的增加,肉鸡生长性能逐渐改善,氨基酸回肠消化率逐渐提高。饲粮添加 0.19%包被蛋氨酸(替代对照组 60%的蛋氨酸)即可满足肉鸡需要,即采用包被方式后,蛋氨酸最多可节约 40%。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伊宁市生鲜乳中主要微生物的含量,为散装生鲜乳销售环节的卫生质量安全检测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针对新疆伊宁市8个不同片区售奶站进行采样,研究不同季节生鲜乳中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芽孢总数和耐热芽孢总数的含量变化。[结果]2014年6月~2015年5月期间,伊宁市8个售奶站的生鲜乳在感官方面色泽、滋味、气味均正常,且不存在凝块、沉淀、肉眼可见异物现象;主要微生物含量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数、芽孢总数和耐热芽孢总数分别为:3.08×105~8.48×105CFU/m L、1.5×105~8.1×105MPN/L、21~75 CFU/m L和3~8 CFU/m L,均符合国家标准。但散奶户所销售的生鲜乳中检查出微生物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售奶站的鲜乳。[结论]新疆伊宁市部分奶站所售生鲜乳中主要微生物含量各项指标整体均符合国家标准,反映出伊宁市生鲜乳卫生管控整体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6.
韩春晓  任俊卿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026-18028
分析了固新古镇的特色及价值,突出介绍了其极富特色的民居建筑、北方城堡式古建筑群、富有特色的历史街巷、源远流长的古槐文化、冀南庙宇文化以及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指出固新文化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新老民居建筑混杂,历史环境遭到破坏。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落后,民俗文化的生态空间逐步萎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古镇保护应遵循原真性、整体性、可读性、永续性的原则,探讨了固新古镇的保护对策与措施,重点强调对建筑的保护与整治,并对历史建筑进行建档与挂牌保护,保护古镇街巷并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并提高其保护意识,以保护和延续历史文脉,使其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得以传承和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