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7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146篇
林业   637篇
农学   412篇
基础科学   387篇
  239篇
综合类   2219篇
农作物   247篇
水产渔业   226篇
畜牧兽医   1298篇
园艺   495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83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46篇
  2017年   92篇
  2016年   132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368篇
  2013年   208篇
  2012年   237篇
  2011年   254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44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160篇
  1998年   180篇
  1997年   160篇
  1996年   189篇
  1995年   179篇
  1994年   170篇
  1993年   166篇
  1992年   134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92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38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江西省安福县闽楠(Phoebe bournei)天然次生林为对象,根据2015、2018、2022年3期的固定样地调查数据及国际林联(IUFRO)林层划分标准,采用方差分析法分析不同林层碳密度及其变化量的差异,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闽楠天然次生林不同林层碳密度变化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2015—2022年间,主林层碳密度显著提高(P<0.05),但其增量呈减慢趋势;次林层碳密度提高且呈加快趋势;林下层碳密度下降且呈加快趋势;整个林分的碳密度显著提高且呈加快趋势。株数密度是影响主林层、次林层、林分碳密度变化的主导因子,坡度是影响林下层碳密度变化的主导因子。坡向、平均胸径对碳密度变化的影响较小。为持续提高闽楠天然次生林固碳能力,应适当采取人工干预手段,实施林分结构调整,改善幼苗幼树生长环境等经营措施,促进林分自然更新及其正向演替进程。  相似文献   
992.
妥志龙 《农家参谋》2022,(3):150-152
当前,青海云杉育苗方法仍然采用播种育苗的方式,幼苗出土之后比较细弱,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需要做好针对性管理,构建完善的栽培管理方案,确保幼苗能够顺利的度过危险期.本次研究探讨了青海云杉育苗技术要点和幼苗期的管理技术方案,希望通过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93.
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害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统称菜蚜,俗名腻虫,主要包括桃蚜、萝卜蚜和甘蓝蚜三种,均属同翅目蚜科.长江流域菜蚜一年发生数十代,以桃蚜为主要种群,萝卜蚜次之;甘蓝蚜属北地性害虫,高山蔬菜种植区以该种蚜虫发生为主.  相似文献   
994.
斜纹夜蛾和银纹夜蛾的识别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别名莲纹夜蛾、斜纹夜盗蛾;银纹夜蛾Argyrogramma agnata Staudinger别名黑点银纹夜蛾、菜步曲、大豆造桥虫等.均属鳞翅目夜蛾科,在我国很多地区田间常混合发生,近年有越发严重的趋势.两种害虫寄主较多,主要为害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茄科、葫芦科、豆科等蔬菜.  相似文献   
995.
青虾与河蟹生态混养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镇江市丹徒区在万顷洋地区开展了虾蟹生态混养模式的推广。丹徒区万顷洋水产专业合作社在宣传、资金、技术、组织、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大了对该生态养殖模式的扶持与推广力度,已成为丹徒区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996.
细鳞鲑(Brachymystax lenok)、哲罗鲑(Hucho taimen)在人工繁殖过程中常用两种授精方法,即干法授精和湿法授精。为找到哪种授精方法更有效,受精率更高,更有利于生产,对两种授精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细鳞鲑、哲罗鲑干法授精较湿法授精效果好,受精率分别提高9.63%和4.46%。  相似文献   
997.
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生长、死亡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浙江南部近海是东海种群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的重要繁殖和育肥场所。根据2016年2月、5月、8月和11月采集的2023尾浙江南部近海小黄鱼全长、体长和体重等生物学信息,利用体长频率分布估算小黄鱼种群生长、死亡参数,并利用Be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评估探讨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在不同自然死亡系数和渔具选择下随捕捞死亡系数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小黄鱼von Bertalanffy生长参数为渐近体长L_∞=22.58 cm,生长速率K=0.78/a,初始年龄t_a=-0.37 a;自然死亡系数M值为1.343,总死亡系数Z值为4.432,捕捞死亡系数F为3.089,开发率E为0.697,表明资源处于过度开发状态;小黄鱼的首次捕捞体长L_(50)=13.11cm,对应首次捕捞平均年龄t_c=0.743 a,小于临界年龄(0.886a)和体重生长的拐点年龄(0.979a),渔业主要捕捞对象为幼鱼和补充群体,无法保证资源的有效补充;根据B-H动态模型,当前的YPR值为15.279 g/ind,若降低捕捞强度到1.685,对应YPR_(max)为17.061 g/ind,与当前产量相比增幅11.66%;若提高开捕体长(13.11cm→16.0cm),YPR_(cur)会出现显著提高(15.279 g/ind→18.766 g/ind),增幅达22.82%,表明提高开捕体长要优于降低捕捞强度。当前东海小黄鱼群系处于小型低龄化和过度开发状态,建议将小黄鱼的开捕体长提高为15 cm,保证小黄鱼的产卵亲体量及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8.
【目的】确定土地利用变化对江西省宁都县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探讨土地利用类型间转换对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的具体原因,以期为国土空间格局优化,政府主管部门碳汇林业经营决策、林业碳汇计量监测及应对气候变化响应等提供决策参考或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土地利用变化,利用江西省宁都县林地变更年度数据、应用马尔科夫转移矩阵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单位面积生物量法估算因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森林植被碳储量的影响,并通过面积权重和单位面积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进一步分析主要影响因子的具体原因。【结果】2017—2021年,宁都县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转换面积为26 299.85 hm2,总体来看主要还是林业用地之间的转换,其中乔木林转出12 968.15 hm2、占49.31%,转入9 968.21 hm2、占37.9%,是变化最活跃的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引起的森林植被碳储量变化值+120 429.46 Mg,表明森林植被碳储量是增加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对森林植被碳储量影响排序前6的...  相似文献   
999.
为筛选适宜冀西北地区种植的饲用谷子品种,本试验选取28个饲草专用型谷子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饲草谷株高变异范围为164.93~211.58 cm,鲜草产量变异范围为23647.7~106237.21 kg/hm2,干草产量变异范围为5593.68~26036.65 kg/hm2。饲草谷12号和25号叶茎比高于其他品种,25号鲜草产量最高,17号生物产量最高。饲草谷粗蛋白质变化范围为10.1%~12.8%,酸性洗涤纤维变化范围为35.7%~44.4%,中性洗涤纤维范围为55.6%~68.1%。不同饲用谷子相对饲喂价值和相对牧草价值差异显著,分别为74~103和81~124。隶属函数分析不同谷子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晚熟品种饲草谷25号、28号,中熟品种饲草谷10号、5号和2号,早熟品种饲草谷20号、21号和16号综合性能高。  相似文献   
1000.
<正>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regnant Mare Serum Gonadotropin,PMSG),又称马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是妊娠40~120d的母马“子宫内膜杯状结构”分泌的糖蛋白类激素,具有类似促卵泡激素(FSH)和促黄体素(LH)的双重活性,即较强的促卵泡生长作用,在规模化猪场主要用于诱导母猪发情、超数排卵等处理,及治疗母猪乏情、安静发情或者不排卵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