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4篇
综合类   13篇
园艺   2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银杏叶系列产品开发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银杏叶的药用、食用、化妆品和减肥等综合利用的现状和前景,指出了目前银杏叶制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毒副成分含量高、有效成分含量低、产品种类繁杂以及它们推向市场的商品程序不健全等,提出了根据产品类型和用途分别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采用经济合理的提取制造工艺、规范和改进现有产品、开发新的银杏叶制精品、健全其商品程序等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42.
银杏叶类黄酮合成代谢与叶中有关成份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银杏极短枝叶片中类黄酮、水分、干物重、淀粉、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含量及pH值全周期测定,结果表明:中叶类黄酮含量在7月4日、11月1日出现高峰;在相关与偏相关分析中,叶类黄酮与叶中含水量、可滴定酸均呈显著负相在,与淀粉、可溶性糖之间相关达不到显著水平,但在8月初至11月底,叶类黄酮与可溶性糖、淀粉之间有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后期可溶性糖浓度与叶类黄酮含量关系更加密切;叶类黄酮与pH值呈极显著抛物线正相关。对叶中类黄酮与光合产物、水分及干物重、可滴定酸及pH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3.
DRIS,M—DRIS和DOP法在果树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综述了目前世界上应用广泛的DRIS、M—DRIS及DOP3种营养诊断方法在果树上的应用。分析了3种方法的计算公式、诊断指数的含义及优缺点,并讨论了苹果DRIS营养诊断法重要参数和参比值的选择。  相似文献   
44.
银杏叶黄酮研究进展   总被引:44,自引:3,他引:41  
报道了近年银杏叶黄酮的最新研究进展;银杏叶黄酮生物体内合成代谢途径:遗传因子、生长发育进程、生态条件和栽培措施对银杏叶黄酮的影响;调控银杏叶黄酮的遗传和生理生化机制等,介绍了生物技术和化学合成在工厂化生产银杏黄酮方面的尝试,并对提高银杏叶黄酮含量的途径进行了评价及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45.
苹果缺铁失绿症的年周期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冲积性潮土上国光苹果缺铁失绿的年周期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梢旺长期是发病高峰期、土壤pH高、有效铁低的植株表现缺铁失绿,矿质元素含量及叶内几种主要矿质元素间比率的年周期变化对缺铁失绿均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6.
KT—30S和GA4+7对‘大紫’樱桃果实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低浓度(5mg.L^-1)KT-30S盛花期喷花序、3000μg.g^-1GA4+7果梗涂布及两者混用,可显著增大果个和提高单果重,单果重分别比对照提高13%,17%和32%,而高浓度(10mg.L^-1)KT-30S可显著减少果个和降低单果重,KT-30S和GA4+7对果实的总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着色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7.
锌与苹果叶片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及其超微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目的与林料方法 苹果树缺Zn后所引起的形态与生理生化特性方面的变化以  相似文献   
48.
苹果植株中的无机氮与游离氨基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前言 果树从土壤中吸收无机态的硝态氮与铵态氮 ,主要通过根系的“氮素同化”作用合成简单的有机氯化合——氨基酸与酰胺,向地上部输送与叶片“光合作用”合成的碳架结合形成各种蛋白质,因而氨基酸的种类与数量直接影响到器官的分化与建造、产量与质量、果树氮素代谢等一系列的生理生化过程. 许多研究证明氨基酸与酰胺是氮素往地上部运输的主要形态.据熊泽报道苹果根系吸收的氮素有70~90%以天门冬氨酸及天门冬酰胺的形态向地上部输送,另外可见到少量的丙氨酸、蛋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及r一氨基丁酸等(1)。 氨基酸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