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45篇
综合类   4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施硅对水稻土磷素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研究了水稻土中施Si对P吸附与解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于土壤中Si、P存在着竞争性吸附 ,当Si施入土壤时 ,它必然占据一部分Si、P共用的吸附点位 ,降低了土壤中P的吸附量。施Si对P解吸量的影响比较复杂 ,在低P浓度 (10、20、30mg/kg)时 ,施Si增加了P的解吸量 ;在高磷浓度 (40mg/kg)时 ,施Si后P的解吸量变化不大 ,而P浓度为 50mg/kg时 ,P的解吸量随Si的施加呈下降趋势。表明Si减少P吸附量的同时 ,也由于降低了土壤对P的吸附结合能 ,而增加了易解吸P的含量。施Si明显的提高了土壤P的解吸率  相似文献   
12.
玉米秸秆肥配施化肥对土壤磷素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污染土壤的控制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外源铅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在水分不饱和条件下,外源水溶性铅进入红壤90 d后并未向15~30 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 cm层次;外源水溶性铅进入红壤(0~15 cm)30 d后水溶态迅速向其他形态转化,其形态分布主要以交换态为主,其次为铁锰氧化物态、残渣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未检出)。[结论]外源铅进入红壤90 d后绝大部分还未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形态,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红壤(0~15 cm)对外源铅的吸附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或螯合)作用。  相似文献   
14.
从古松根区的纵向和横向研究了沈阳福陵不同深度古松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在距树干4m处可能是古松根系吸收养分较强的地方;钾素营养并不是引起古树衰弱的主要因素,而土壤有效氮和有效磷,特别是距树干4m处土壤的有效氮和有效磷供给量可能与古树衰弱枯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Crut.:rF.)Sign.〕又名冬菇、朴菇,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口蘑科(Tri-choloamtaceae),金钱菌属。一般生长于榆树、枫树、杨树、柳树等的枯枝、树桩上[1]。金针菇具有较高的食、药用价值。含有18种氨基酸,10g干菇中含氨基酸总量达20.9mg,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量的44%~50%,赖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分别  相似文献   
16.
选用沈阳市东陵区天柱山耕作棕壤,采用室内培养试验,研究了外源马尿酸在土壤中的分解特点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马尿酸在土壤中的分解均呈现出分解速率较快的特点,于第7d降解率可达98%以上,其分解速率可用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马尿酸对土壤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培养的7~42d;其中,对中性磷酸酶、脲酶、转化酶活性的影响均表现为中、高浓度显著抑制,低浓度显著促进,且浓度间差异显著;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各浓度均表现为显著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抑制增强,不同浓度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与马尿酸在土壤中的分解特点相比,马尿酸对各酶的影响显示出了滞后性,进而对养分转化的影响会有较长期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纷纷紧随时代潮流,加速自己的城镇化进程。赣西城市群经济圈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发展城市持续探索着自身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并取得一定发展。为了使我省赣西城市群经济圈能够加速自身的城镇化进程,加快构建赣西经济圈以促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本文将就赣西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探究,提出相关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8.
辽宁植烟土壤锌、硼丰缺指标确立及丰缺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科学施用微量元素锌、硼肥,平衡烟株营养,提高烟草的产量和品质,通过采样分析与田间小区试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立辽宁省建平县植烟土壤锌、硼的丰缺指标体系,并借此分析该县植烟土壤锌、硼丰缺程度.结果表明:土壤有效锌的丰缺指标:<0.42mg·kg-1为缺乏,0.42~0.51 mg·kg-1为低等,0.52~0.61mg·kg-1为中等,>0.61mg·kg-1为丰富;土壤有效硼的丰缺指标:<0.46mg· kg-1为缺乏,0.46~0.51 mg·kg-1为低等,0.52~0.62mg·kg-1为中等,>0.62mg·kg-1为丰富.建平县有效锌总体平均含量处于丰富水平,但各乡镇的差异较大,白山乡土壤有效锌含量均达丰富水平,其他乡镇均有烟田处在低等水平,而且八家农场、太平庄乡有部分烟田土壤有效锌缺乏;该县的有效硼总体平均含量处在低等水平,除白山乡外其他各乡镇均有不同程度的缺硼,北二十家子镇、八家农场、马场镇较严重.  相似文献   
19.
土壤及铁氧化物对马尿酸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明土壤及针铁矿、水铁矿对马尿酸(HA)的吸附解吸特性,并为其在环境中的风险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批平衡吸附试验,对马尿酸(HA)在土壤、针铁矿、水铁矿中的吸附解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可以对马尿酸在物质上的吸附和解吸数据进行良好的非线性拟合,平均拟合系数为0.992,试验中马尿酸在3种物质上的吸附和解吸不同程度地偏离线性模型;通过拟合得出的水铁矿和针铁矿对HA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34.5 mg/kg和103.5 mg/kg,为土壤最大吸附量的20.89倍和5.22倍,而水铁矿是针铁矿的4.20倍;吸附容量lgKf顺序为水铁矿 > 针铁矿 > 土壤;HA在土壤、针铁矿、水铁矿中的解吸存在滞后现象。由此可见,水铁矿对马尿酸(HA)吸附能力及吸附强度均最强。  相似文献   
20.
畜禽粪便中的重金属含量及其生物有效性是限制其农业利用的重要因素.采用好气模拟培养方法对6种畜禽粪便好氧堆肥过程中Pb、Cd、Cu、Zn的总量以及生物有效性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探讨,并分析了影响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因素.结果表明,根据现有的国际以及我国农用污泥农用标准,某些粪便中存在着Cd、Cu、Zn含量超标,由于饲料受重金属污染的不同,造成不同畜禽粪便中不同的重金属含量差异性较大.堆肥过程中,由于挥发性物质的挥发作用,4种重金属含量均呈现增加现象,尤其是在0~14 d的堆肥中增加量最高;而生物有效性重金属占其全量重金属的比例呈现先增加而后下降的趋势,除仔猪粪外,堆肥均能降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部分的比例,这将有利于降低其农业利用的风险.温度和水溶性碳对堆肥过程中4种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部分重金属相对含量的变化有着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