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8篇
  15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2篇
园艺   9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马倩 《青海草业》2002,11(1):31-34
阐述了青海省甘草、麻黄等主要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基本情况及管理现状 ,对今后如何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管理提出了几点对策 ,旨在引起全社会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及管理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9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改革不断深入,社会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社会矛盾多发的特殊时期,各种矛质也随之显现出来,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必须从基层抓起.作为社会细胞的企业有责任做好和谐稳定工作,从而为社会的和谙稳定莫定基础.因此,做好企业工会工作可以有力促进企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93.
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方案,选取 339 日龄的健康海兰褐蛋鸡360 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设 3 个重复,每个重复 60 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饮用普通水;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和饮水中添加泓缘 403 菌,试验期 8 周.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较对照组料蛋比显著降低(P<0.05),每只鸡平均多盈利0.17元,经...  相似文献   
94.
【目的】研究黄河三角洲地区不同咸淡水交替滴灌频率对土壤水盐分布状况和作物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毛叶苕子-玉米轮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两季作物咸、淡水交替滴灌田间试验。试验设置3个咸淡水交替滴灌频率,对应的咸(咸水矿化度4 g/L左右)、淡(淡水矿化度1 g/L左右)水灌溉频率比分别为1:3(T2处理)、1:1(T3处理)、3:1(T4处理),此外,设置仅灌淡水(T1处理)和仅灌咸水(T5处理)作为对照。通过测定作物生育期内的土壤EC值、作物生物量和产量,探究咸淡水交替滴灌频率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水盐运移和玉米产量影响。【结果】(1)在非雨季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灌溉控制,随着咸水灌溉频率的增加,土壤盐分显著增加;雨季土壤水分动态主要受降水影响,各处理土壤盐分逐渐降低。整体来看,0~20cm土层周年盐分维持平衡;从毛叶苕子返青期到玉米成熟期,T1—T4处理20~60cm土层盐分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26.14%、11.61%、13.17%、6.43%,而T5处理则增加21.26%。(2)毛叶苕子鲜草产量和干物质产量随咸水灌溉频率的增加而降低,T2—T4处理与T1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而T5处理的鲜...  相似文献   
95.
96.
为制备酒糟腐熟复合微生物菌剂用于生产生物有机肥,对筛选得到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诱变育种菌株UN-5和里氏木霉的复合效果进行了考察.针对菌种耐酸性、复合时二者拮抗性以及培养时间、菌种配比和培养pH这3个影响复合菌剂纤维素酶活的主要因素设计单因素及正交实验.结果 表明,复合菌剂的菌种配比、培养时间和pH对复合菌剂的纤维素酶活有...  相似文献   
97.
马佩  马倩 《农家参谋》2022,(8):156-158
在现代化的农业体系中,林业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林业管理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让整个林业的发展得到了更为有力的支持.林业发展中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如果没有及时采取科学对策对病虫害进行治理和预防,很可能导致林木的正常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最后导致整个林业资源受到威胁.本文以陕西省绥德县为例,针对病虫害在林区的发生特点进...  相似文献   
98.
以山东省微山县2000-2005年的气象资料和番茄晚疫病发生程度为基础,运用数据处理软件DPS分析了番茄晚疫病发生流行程度和气象因子间的关系,并建立了预测模型:Y=4.77845801 0.31570617089X5-0.023626611643X6,经检验历史符合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
融雪期作为土壤冻融作用的一个特定时期,对土壤酶活性具有重要影响。为深入了解干旱荒漠区主要优势种融雪期土壤生态过程。于2013年3月,对艾比湖2种典型荒漠林地进行野外实地观测、采样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①梭梭林地和柽柳林地土壤理化特征除全盐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持续降低外,其余各理化因子均在浅层(5~20 cm)处呈小范围集聚随后显著降低;②土壤酶活性的变化中,过氧化氢酶和蛋白酶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脲酶在表层(0~5 cm)和较深层(20~40 cm)表现为:柽柳林地>梭梭林地,蔗糖酶活性除表层(0~5 cm)表现为:柽柳林地>梭梭林地外,浅层(5~20 cm)和较深层(20~40 cm)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梭梭林地>柽柳林地;③2种荒漠林地3大微生物数量表现为:细菌>真菌>放线菌,且以细菌和放线菌占主导,说明温度较低的3月细菌活性仍较强,依旧是土壤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  相似文献   
100.
以花生品种农大花103不同发育时期的幼胚为外植体,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再生成花生植株。结果表明,花生幼胚通过组织培养能够正常发芽生长成植株的最短发育时期为果针入土后30 d,在该时期内花生幼胚的发芽率为97.99%,成苗率为76.06%,生长状态接近于正常成熟胚。以该品种成熟种胚为外植体,通过组织培养成熟种胚的发芽率达到了100%,成苗率达到了8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