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3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61篇
林业   123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38篇
  91篇
综合类   613篇
农作物   68篇
水产渔业   68篇
畜牧兽医   841篇
园艺   72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71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97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98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分析虹吸式出水管虹吸形成过程中气液两相流动,基于各向同性假设,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与RNG k-ε湍流模型对一泵站虹吸式出水管虹吸过程中的气液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虹吸过程中,在虹吸管驼峰段和下降段易产生上、下气囊,对虹吸作用的完成有不利影响。来流流量是影响虹吸形成时间的主要因素,水力驱气阶段和水力挟气阶段可分别用不同的幂函数来表达时间与流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52.
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产生的胞外蛋白酶Ⅰ在致病的早期阶段起重要作用,该酶以及其它胞外酶和胞外多糖的合成受一致病因子调控基因簇(rPf基因簇)的正向调控。本研究利用带有β-半乳糖苷酶报道基因(lacZ)的转座子Tn5-B20诱变蛋白酶Ⅰ基因克隆,获得了lacZ在蛋白酶Ⅰ基因启动子控制下表达的Tn5-B20插入突变质粒。通过将这种突变质粒导入野生型和各rpf基因突变体菌株后,测定lacZ基因在细胞生长周期中的表达水平,不仅进一步证实了这些rpf基因对蛋白酶Ⅰ基因的正向调控作用,而且明确了它们的调控水平.发现rpfA、rpfC、rpfE、rpfG或rpfH突变后,蛋白酶Ⅰ基因的转录会降低90%左右,而rpfB突变后,蛋白酶Ⅰ基因的转录只降低48%。  相似文献   
53.
以基因外重复的回文因子(repetitiveextragenicpalindromic,REP)和肠杆菌基因间重复一致序列(enterobacterialrepetitiveintergenicconsensus,ERIC)的碱基顺序设计出的引物为引物,用PCR(polymerasechainreaction)技术分别扩增了8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Sinorhizobium)的总DNA,得出了具有菌株特异性的扩增产物电泳图谱,称REP-ERICPCR指纹图谱,将所得图谱进行性状编码后,用计算机数值分类系统进行平均连锁聚类分析,得出这8个菌株的聚类树状图。这一聚类结果与用其它方法聚类结果基本一致,说明REP-ERICPCR是一种鉴别快生型大豆根瘤菌菌株的经济、快速而又可靠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4.
以从野油菜黄单胞菌野油菜致病型(Xanthomonascampestrispv.campestris)胞外多糖突变体T113中克隆的含转座子Tn5gusA5及其两侧相邻序列的12.3kbEcoRIDNA片段为探针,从野生型菌株8004中克隆到与突变位点相对应的6.5kbEcoRI片段,克隆于载体pLAFR3上的该片段能反式互补突变株T113的胞外多糖产生,说明该片段上含有至少一个与胞外多糖产生有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55.
本文用归纳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作者认为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的前提和基础;经济效益是生态效益的体现和保障;而社会效益则是随前两者的产生而产生。三者之中,生态效益是第一位的。  相似文献   
56.
DNA-DNA 杂交结果表明,水稻白叶枯病黄单胞菌总 DNA 中存在着与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致病因子调控基因(rpf 基因)具有同源性的 DNA 外段.应用广谱性寄主载体pLAFRI,在大肠杆菌中建立了水稻白叶枯病黄单胞菌野生型菌株 T3000的基因文库.从文库中筛选到与 rpf 基因具有同源性的克隆 pGXN3000,将重组质粒 pGXN3000通过三亲本接合转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 rpf 基因突变体,发现 pGXN3000能互补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 rpf突变体,恢复其致病性胞外酶和胞外多糖的产生及致病性.转座子 Tn5诱变,缺失分析及DNA-DNA 杂交实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 pGXN3000中确实含有与甘蓝黑腐病黄单胞菌编码。双组份调控系统”蛋白的 rpfC 基因功能相同的基因,此基因被定位于 pGXN3000中的3kb BamHl 片段中。  相似文献   
57.
西班牙关于污泥对草本地被物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班牙地中海流域 ,由于植被遭到破坏 ,导致水土大量流失。为恢复植被 ,M .Jokba和P .Andres利用污泥改造被破坏的土壤。选取毒麦、黑麦、苜蓿、三叶草、狗牙根、鸡脚草等 6种草种研究恢复植被的途径。污泥与当地土壤的搀配比分别为 0 %、 7%、 15 %和 10 0 %。在无污泥土中播种黑麦、毒麦和鸡脚草是最适的草种。在 10 0 %污泥中播种狗牙根草是适应的。在含污泥 7%与 15 %的土中所有草种均具有最大发芽速度和发芽率  相似文献   
58.
从西瓜根围分离得到的一株有效抑制西瓜枯萎病菌的枯草芽孢杆菌B 11菌株(B acillus subtilisstra in B 11)。为获得高产拮抗物质的诱变菌株,采用紫外线诱变方法对B 11菌株进行诱变,结果获得抑菌活性比野生菌B 11菌株强的6株诱变菌株,其中G 17菌株的抑菌活性及粗拮抗物质含量均高于B 11菌株,且遗传性较稳定;再以G 17菌株为供试菌株,用亚硝基胍(NTG)对其进行化学诱变,结果获得抑菌活性较强的4株诱变菌株,其中BV 22菌株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最高,其抑菌活性比G 17和B 11菌株分别提高了36.88%和80.00%;其粗拮抗物质的含量分别提高了30.15%和62.53%。研究结果说明,用物理诱变B 11菌株后获得的诱变菌株再用化学方法进行诱变,可选育出高产拮抗物质的诱变菌株。  相似文献   
59.
Cu、Cd、Pb、Zn、As复合污染对灯心草的生理毒性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健  铁柏清  钱湛  杨佘维  毛晓茜  赵婷  罗荣  青山勋 《土壤》2007,39(2):279-285
通过盆栽试验,以现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为浓度设置依据并结合实际污染土壤研究了不同处理水平的Cu、Cd、Pb、Zn、As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生长、叶绿素含量及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对灯心草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处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减产9.15%,<10%,但地下部生物量减产趋势不明显。复合重金属污染抑制灯心草的光合作用使叶绿素含量减少、叶绿素a/b值降低。在接近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低浓度设计范围内,灯心草3种保护酶有逐渐被激活的趋势,表现出一定的协调性共同抵制重金属的毒害。但在高浓度处理水平下,酶活性遭到抑制。生长在矿毒水和铅锌尾矿污染土壤中的灯心草地上部生物量分别下降28.23%和37.1%,但POD、SOD和CAT3种酶活性均高于对照。通过应用综合生态环境效益法,以灯心草为指示植物可以将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上限值设定为土壤中5种重金属的临界毒性效应值。  相似文献   
60.
猪肉在屠宰加工及存储阶段容易发生氧化变质, 一些维生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 适量添加能够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