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4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红芒6号引进至今已将近10年。试种初步结果表明,适应范围较广,抗逆性较强,产量较高,3年平均产量略高于紫花芒(对照),果皮鲜红美观,风味和品质优良,亩产值高于紫花芒2倍以上,是个中晚熟的芒果新品种。  相似文献   
72.
73.
生长素响应因子(auxin response factor,ARF)是一类能够特异结合生长素初期响应基因启动子中的Aux RE而发挥激活或抑制作用的转录因子。其对生长素合成的调控影响到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ARFs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及不同部位中普遍表达,其作用机理的研究主要是通过其缺失突变体的功能来发挥。本研究综述了植物中的ARF家族的情况、其蛋白的基本结构及其作用机制,并重点阐述ARF参与的植物多种代谢途径和生长发育过程,分别从其与植物器官形成、果实生长及发育和抗逆特性等方面具体说明,这些候选基因资源对植物遗传改良和设定育种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研究不同套袋时期对台农1号芒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套袋时间的推迟,果实病虫果率提高,果实表面光洁度降低;不同套袋时期均显著降低果皮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花青苷含量以早套袋处理低于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果皮亮度以不同套袋时期显著高于未套袋处理,色彩浓度以晚套袋和未套袋处理略高于早套袋处理,色度角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果实内在品质,不同套袋时期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含量。综合来看,台农1号芒果以第2次生理落果后尽早套袋为佳。  相似文献   
75.
以36份芒果种质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芒果果实含糖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芒果种质间含糖量差异较大,Dashehari糖含量最高,达16.04%,‘林生芒’最低,仅为3.49%。不同种质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根据单糖、双糖的比例,将芒果种质分为3个类型:蔗糖积累型,如‘海豹’、Lippens、‘金煌’、‘四季芒’等;己糖积累型如KRS、‘林生芒’和20001;中间类型如‘桂香’、‘黄象牙’、‘斯里兰卡811’、‘泰国504’、‘乳芒’、紫花。同时根据芒果果实含糖量,对36份芒果种质采用平均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第1类芒果种质包括:R2E2、‘海豹’、Bambaroo、‘金煌’、‘黄象牙’、‘乳芒’、‘泰国504’、Keitt、‘紫花’、‘桂香’、‘斯里兰卡811’、KRS共12个品种;第2类芒果种质包括:Ono、‘四季芒’、‘红象牙’、‘实选4’、Lippens、‘台农1号’、Mallika、‘台红’等21个品种;第3类包括Dashehari这个品种,第4类包括20001这个品种;第5类包括林生芒。  相似文献   
76.
套袋对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套袋对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色素与果皮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显著降低了Irwin芒果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和类黄酮含量,套袋处理(外黄内黑复合纸袋)的果皮亮度显著高于未套袋果,色彩浓度显著低于未套袋果。  相似文献   
77.
为探索有利于提升红毛丹产量和品质、提高水肥料利用效率的大田滴灌施肥有效模式,田间小区试验以海南保亭当地主栽的‘保研7号’红毛丹(BR-7)为对象,设3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FP)和滴灌施肥(DF),研究不同灌溉施肥方式对红毛丹产量、果实品质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常规施肥比较,滴灌施肥处理红毛丹产量可达到5570.4 kg/hm2,增产率达24.84%。果实内在品质得到提高,可溶性固形物、Vc、固酸比分别为21.7%、44.66 mg/100 g、68.49,比常规处理分别提高9.60%、25.20%、31.21%;可滴定酸为0.36%,较常规处理降低13.19%。纯收益比常规处理提高14362元/hm2,增加76.32%;VCR(vario-cost ratio)值由1.91上升到2.81。N、P2O5、K2O分别节省44.57%、21.89%、9.63%。滴灌施肥技术具有提升产量和品质、节省肥料和人工及促进增收的优势,是一项适于在红毛丹大田生产中推广应用的新型灌溉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8.
为了获取高质量的油梨果肉DNA,以油梨果肉为试材,比较改良SDS法、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对油梨果肉DNA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上述3种方法均可从油梨果肉中提取DNA,但改良SDS法与改良CTAB法所获得的DNA浓度都在600μg/m L以上,纯度(OD260nm/OD280nm)均在1.8左右,纯度高且完整性较好,可用于未来分子标记分析。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海南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基于其发展现状,提出海南葡萄产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0.
台农1号杧果是台湾省农业试验所用海顿(Haden)与爱文(Irwin)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品种.该品种果实美观,味香,清甜爽口,果汁多,糖分高;纤维少,抗炭疽病,耐贮藏,在台湾很受欢迎.在大陆,台农1号已成为海南、广东两省杧果的主栽品种之一.为提高杧果品质,生产优质无公害绿色产品,我们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