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2篇
  8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以皇家嘎拉苹果叶片为材料提取总RNA,合成cDNA第一链后,先利用巢式PCR获得苹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基因中间片段,再利用3-′RACE方法进一步获得3′末端核酸序列,共得到840 bp包含完整3′末端的DHAR基因cDNA片段,其序列与烟草、水稻、番茄中DHAR基因序列的同源性均大于70%,证明所克隆到的核苷酸片段确为苹果DHAR基因cDNA片段。  相似文献   
12.
李明军  刘军  梁东  郭春苗  马锋旺 《园艺学报》2011,38(9):1641-1649
 通过RT-PCR从美味猕猴桃(Actinidia deliciosa)果实中克隆了D–半乳糖醛酸还原酶(GalUR)全长 cDNA序列,并分析其序列特征,进行原核表达,制备特异抗体,分析其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果实发育过程及不同组织中抗坏血酸(AsA)合成和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克隆的GalUR cDNA(GenBank登录号为GU339035)包含的最大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990 bp,编码329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为37 kD,与报道的草莓等其他植物GalUR具有较高的相似性。构建的pET-32a(+)-GalUR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E. coli BL21)中异源表达后,获得了主要以包涵体存在约58 kD的融合蛋白GalUR-His(His约21 kD)。以该蛋白制备抗体,与重组蛋白的Western杂交表明该抗体能与GalUR蛋白发生特异反应。对猕猴桃可溶性蛋白杂交显示,猕猴桃体内GalUR蛋白的分子量约37 kD。在猕猴桃不同组织和发育过程中,GalUR表达水平与AsA含量表现为高度一致,但前体饲喂发现,与L–半乳糖相比,D–半乳糖醛酸并不能有效促进猕猴桃AsA的合成。这些结果表明以单体形式存在的GalUR与猕猴桃AsA合成有着密切关系,但它可能并不是猕猴桃AsA积累的主要调控环节。  相似文献   
13.
PP333对桃树的疏除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山梨醇是一种糖醇,是蔷薇科植物所特有的,是蔷薇科植物主要的光合产物、运输糖和贮藏物质(B ieleskiand Redg-w ell,1995),在其糖代谢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山梨醇能够提高植物抗环境胁迫的能力(徐迎春等,2001;Brow n etal.,1999)。N A D-山梨醇脱氢酶(N A D-SD H)是山梨醇  相似文献   
15.
16.
以抗旱性差异显著的两种苹果砧木楸子(Malus prunifolia)和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Reld)为材料,研究了干旱胁迫对两种砧木根和叶中脱落酸(ABA)、生长素(IAA)、赤霉素(GAs)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非抗旱砧木平邑甜茶相比,抗旱砧木楸子中抑制生长...  相似文献   
17.
10月23-24日,为了进一步推进和强化“高原苹果郁闭园改造技术规范及果园生草土壤管理制度技术规范”等关键技术落实,川西高原综合试验站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南新镇召开了果树管理现场培训会。茂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健、县科技局局长李金荣、县农业局经作站站长杨春生、南新镇镇长杨国强、农技中心主任张跃勋等相关领导出席,南新镇及其他乡镇的科技人员和种植户的代表等70余人参加了现场培训会。会上,川西高原综合试验站站长谢红江副研究员对近年来开展的“树形改造、果草畜循环模式、反光膜铺设、绿色防控”等系列技术进行了现场示范和总结,并结合高原苹果优势与特点和存在问题进行了讲解,提出今后高原苹果必须以“保好命(防治腐烂病严重等)、改好形(避免树冠郁闭等)、施好肥(忌偏施化肥等)、树好牌(针对品牌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核心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8.
果实糖代谢与含量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度作为水果风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果实品质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糖含量和比例是影响果实风味与甜度的重要因素,在果实发育进程中受到糖转运和代谢的高度调控.因此,了解糖代谢与含量之间的关系,是提高果实品质的关键.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不仅为体内代谢提供能量,而且可以作为响应环境的信号分子起关键作用.重点综述了糖代谢关键酶和相关基...  相似文献   
19.
【背景】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是我国主要栽培果树树种之一,但部分苹果产区由于夏、秋季的大量集中降雨和排水不良等造成果园涝害频繁发生,导致苹果树叶片黄化、脱落,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目的】鉴定苹果耐涝相关基因,为苹果耐涝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优质高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以耐涝苹果砧木G41和不耐涝苹果砧木新疆野苹果(M. sieverii (Ledeb) Roem.)及其构建的包含495个F1杂交后代为材料,从F1杂交群体中挑选出耐涝和不耐涝株系各50株,构建两个极端性状DNA混池,采用简化基因组测序(SLAF-seq)技术,开发SLAF标签和SNP标记,结合苹果基因组信息和遗传关联性分析,对苹果耐涝基因进行定位及候选基因预测,并对候选基因在耐涝差异的株系中进行淹水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结果】以‘金冠’苹果为参考基因组,共开发119 072个SLAF标签,其中多态性SLAF有11 133个。通过序列分析和检测SNP位点,共获得6 237 071个SNP,其中高质量SNP有170 617个。通过ED和SNP-index方法关联分析,获得一个与耐涝性状紧密关联的候选区域,位于苹果第10号染色体1.94—3.25 Mb,关联区域大小为1.31 Mb,关联区域内包含120个基因。对该区域内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发现一个与呼吸代谢相关的基因—乙醇脱氢酶基因ADH1(MD10G1014500),在淹水处理后1、2、4和6 d,该基因在耐涝植株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不耐涝植株。【结论】将苹果耐涝基因定位于第10号染色体1.94—3.25 Mb处,筛选到可能与苹果耐涝相关的候选基因MD10G1014500,可用于苹果耐涝基因的克隆和功能解析。  相似文献   
20.
以常规低位嫁接为对照,研究富平楸子高位嫁接对植株抗旱性的影响,为生产中该砧木资源的应用提供参考。以一年生富平楸子组培盆栽苗为砧木,分别在距地面10cm和60cm处嫁接‘秦脆’,采用土壤含水量75%~80%为对照,土壤含水量45%~55%为处理,进行为期60 d的中度干旱胁迫处理,测定相关指标,比较两种嫁接高度下植株的抗旱性强弱。结果表明:长期干旱胁迫后,与对照相比,2种类型苗木的各指标均显著降低,其中高位嫁接植株的生物量、根系指标、叶片相对含水量(RWC)、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及总叶绿素含量的降幅均小于低位嫁接植株,且差异显著;叶片内游离脯氨酸含量与抗氧化酶(SOD、POD)活性的增幅大于低位嫁接植株,其中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幅差异显著;叶片相对电导率与MDA含量的增幅小于低位嫁接植株,差异显著。利用以上指标进行隶属函数计算,结果显示高位嫁接植株抗旱性更强,且差异显著。富平楸子采用高位嫁接可显著提高植株抗旱性,因此实际生产中以高位嫁接的利用形式对旱地苹果产区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