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0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拮抗木霉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78,自引:2,他引:78  
本文从拮抗木霉菌的抑菌作用机理、诱导抗病性、促进植物生长、转基因工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2.
木霉菌对杨树树皮溃疡病菌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高克祥  刘晓光 《林业科学》2001,37(5):82-86,T002
应用哈茨木霉(Trichodema harziaunm)T88菌株和深绿木霉(T.atroviride)T95菌株分别与杨树烂皮病菌(Cytospora chrysosperma)和杨树水泡溃疡病菌(Dothiorella gregaria)进行了平皿对峙培养和载片对峙培养;并研究了两种木霉菌产生的挥发性代谢物对病原菌菌落的影响和其非挥发性代谢物对菌丝干重的影响;分别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了两种木霉菌的重寄生现象。结果表明:对峙培养中木霉菌T88和T95对两种病原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种木霉菌均能产生挥发性代谢物质并不同程度地抑制病菌菌落的生长,在密闭条件下T95的抑制率最高达到80.30%。两种木霉菌产生的非挥发性代谢物质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的生长、明显降低其菌丝干重,并具有热稳定性。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可以观察到木霉菌的菌丝在病原菌的菌丝上平行或波浪式生长,并在其上产生钩状分枝、吸器或附着胞吸附于病原菌的菌丝上,或穿透病原菌的菌丝生长,或使病原菌的菌丝细胞生质浓缩和菌丝断裂。  相似文献   
33.
苹果树腐烂病研究概况高克祥,刘晓光(河北林学院林学系保定071000)关键词苹果树,腐烂病,侵染循环中图分类号S436.611.1REVIEWOFRESEARCHESONTHEVALSACANKEROFAPPLETREESGaoKexiangLiuX...  相似文献   
34.
毛白杨内生菌优势种毛壳ND35室内拮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对毛白杨内生真菌区系种群分析 ,筛选出优势种毛壳ND35 ,并测试了它对 6种常见林果病害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 ,毛壳ND35是一种广谱性拮抗菌 ,对供试的 6种病菌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降低病菌菌丝的生长率和孢子的萌发率 ,并对小核菌的菌核进行重寄生 ,从而抑制其萌发。毛壳ND35的菌丝还产生吸器、附着枝等结构对立枯丝核菌 (Rhizoctoniasolani)等病菌的菌丝进行重寄生 ,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病菌的菌丝被缠绕、穿透、断裂等现象。抑菌带和抑菌圈的产生证明抗生活动是毛壳ND35的主要拮抗作用机制之一。对活体毛白杨组培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 ,结果用毛壳ND35预先接种的苗木发病率为零 ,明显低于只接烂皮病菌的对照发病率 5 3 33%,进一步证实了毛壳ND35对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35.
根际细菌与壳聚糖组合的生物防治潜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植物根际促生细菌HRO-C48为供试菌株,在温室条件下测定壳聚糖对番茄的促生作用以及HRO-C48与壳聚糖组合对该菌株生防潜能的影响,包括对番茄灰霉病的诱导抗病作用、对黄瓜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壳聚糖对番茄的根系发育有明显促进作用;HRO-C48与壳聚糖组合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诱导番茄对灰霉病的抗性水平有显著提高,同时也增强了对黄瓜猝倒病的生物防治效率。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河北省果树AM真菌资源的调查。发现果树中均有AM真菌分布,以Clomus、Gigaspora、Acaulospora为主,其中以Glomus属的种类最多。在AM真菌资源调查的基础上,从来自4个地区的8种果树中选择了侵染率较高。根际土壤中孢子数量较多的10个AM真菌菌株。进行优良菌株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NM,G,S3个菌株对苹果组培苗有较强的侵染能力。并明显促进其生长。这为今后优良菌株的进一  相似文献   
37.
木霉菌株T95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木霉菌株T95在PDA培养基、麦芽糖培养基、查彼培养基、苹果树皮煎汁和基本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其中在PDA、查彼和基本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产孢量也较多。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35℃,产孢的温度范围是10~37℃,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和产孢的pH值范围是2~11,最适pH值为4。在基本培养基上,葡萄糖为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木糖为产孢的最佳碳源;蛋白胨和牛肉浸膏是菌丝生长的最佳氮源,天门冬素是产孢的最佳氮源;维生素B1和B2对产孢作用较大。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佳微量元素是Mg。分生孢子萌发需要一定的营养,PDA膜好于2%琼脂膜。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是15~35℃,最适温度为25℃;pH值范围是2~11,pH值为3~5时萌发率较高;接种后8h开始萌发,时间集中在16~24h内。在25℃时,孢子萌发的最适相对湿度为70~80%,最低相对湿度为50%。  相似文献   
38.
毛壳菌肥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ND35菌肥对黄瓜生长、产量和品质及氮磷钾吸收的影响,促进毛壳菌肥的科学应用,以‘津春4号’黄瓜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法进行了温室和大田菌肥用量筛选及菌肥与海藻肥复混施用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适宜黄瓜生长的球毛壳菌ND35菌肥用量为0.1~0.5 g/株(孢子含量为3×108 cfu/g),过量使用不利于黄瓜生长;适量施用ND35菌肥对黄瓜的根系活力、株高、茎粗、叶面积、干重、壮苗指数均有促进作用。ND35菌肥和ND35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的黄瓜光合作用效率和水分利用率明显提高,总产量分别比对照增产21.85%和23.90%;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对改善黄瓜品质效果明显,其中ND35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黄瓜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7.90%、172.97%和310.21%,其硝酸盐含量比对照降低15.57%。菌肥与海藻肥复混处理能促进黄瓜对土壤中N、P、K的吸收利用,特别是对速效钾吸收效果明显。单独施用菌肥处理的植株中N、P、K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与海藻肥复混却降低植株中磷和钾的含量。试验结果可为球毛壳菌ND35菌肥在黄瓜优质高产栽培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9.
 沙雷氏菌Serratia plymuthica HRO-C48分离自油菜根际,是一种产几丁质酶和IAA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离体抑菌活性测定表明,菌株HRO-C48具有广谱抗真菌活性。与12种测试的植物病原真菌平板对峙培养,产生大小不同的抑菌圈,说明可能通过产生抗生素抑制真菌生长。温室盆栽试验中,用HRO-C48菌悬液对番茄进行浸种和灌根处理,该菌在番茄植株根际能大量定殖,4周后根表和根际土壤中的菌量仍稳定在 1.0×106 cfu/g 水平。在温室条件下,菌株HRO-C48可有效防治黄瓜猝倒病,防治效果达49.57;还能诱导番茄叶片对灰霉病的系统抗性,诱抗效果达44.45%。综合以上结果,说明菌株HRO-C48的生防作用可能依赖于抗生、溶菌、根际竞争、促生和诱导抗性等多种机制的组合。  相似文献   
40.
苹果树VA菌根形态结构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苹果树VA菌根在自然条件下的发育状况。观察结果表明:VA菌根结构主要位于各供试品种新生根的成熟区和伸长区,在根皮层细胞内具型的泡囊和丛枝。根内和根外菌丝的直径为2.1 ̄4.5μm,泡囊主要呈椭圆形和圆形。不同品种之间的泡囊数、丛枝百分率、根上菌丝着生位点数及侵染率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粗度的根系VA菌根真菌的侵染情况存在着差异,其中直径0.1-0.5mm的细根,VA菌根真菌的侵染率最高。不同土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