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6篇
  10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苹果愈伤组织SSR-PCR反应体系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兵  安文杰  孙俊 《北方园艺》2018,(10):53-56
以"嘎啦"苹果组培苗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作为DNA模板提取材料,采用正交设计,摸索了SSR反应体系中Mg~(2+)、Taq DNA聚合酶、引物、模板DNA、dNTP的最适浓度,可为苹果愈伤组织的遗传变异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各因素不同水平变化对反应体系的影响为Taq DNA聚合酶dNTP用量Mg~(2+)用量引物用量=模板DNA浓度。确立了苹果愈伤组织SSR-PCR最佳反应体系总体积25μL,其中4μL 25mmol·L~(-1) Mg~(2+),0.25μL 5U·μL~(-1) Taq DNA聚合酶,3μL 0.01mmol·L~(-1) SSR引物,1μL 30ng·μL~(-1)模板DNA,4μL 2.5mmol·L~(-1)dNTP,2.5μL 10×PCR Buffer,10.25μL超纯水。  相似文献   
92.
南京地区秋冬茬大棚牛心甘蓝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南京地区春节期间雨雪天气增多,本地蔬菜的市场供应出现短缺。本文主要从品种选择、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南京地区秋冬茬大棚牛心甘蓝的栽培技术,供广大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9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培育的鲜食大豆新品种苏早1号,具有抗病毒病、百粒重高、糯性好、易剥壳、产量高、出仁率高等特点。该品种无公害栽培技术为:选择无污染田块种植,根据品种特性配方施肥,以花荚期施肥为主,基肥为辅;豆田除草以人工除草为主,若采取化学除草,应选用低残留、降解快的除草剂品种;鲜食大豆一般不须治虫,禁止使用有机磷类农药。  相似文献   
94.
早生翠美的亲本之一08C433是对引进的资源,经系统选育、加代纯化,于2007年选育出的耐先期抽薹的自交不亲和系。另一亲本08C410是从日本引进的资源经多代自交选育出的自交不亲和系。早生翠美于2009年育成,在南方地区可露地越冬结球栽培,极早熟,冬性强,单球质量为1~1.5kg,品质佳,球形外观好,每公顷产量达45t左右。  相似文献   
95.
春季早期受温度低、高湿、弱光等因素的影响,导致豇豆播期延后、植株受冻或疯长、推迟上市等不利的生产局面,严重影响了产量、商品性和价格,也影响了菜农的种植积极性。春大棚豇豆提早栽培克服了这个缺点,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生产中一定要结合下面几项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6.
【目的】田间条件下氮肥中添加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对氧化亚氮排放和硝态氮含量变化的影响尚不清楚,研究不同施氮模式对玉米产量、 氧化亚氮排放以及对土壤深层硝态氮残留和氮肥农学效率等的影响,对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减少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试验于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在中国科学院长武黄土高原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供试作物为春玉米,品种为先玉335,半覆膜种植。试验设4个处理: 传统施氮(Con)、 减量施氮(Opt)、 减量施氮+硝化抑制剂(Opt+DCD)、 不施氮(N0),定期采集土样和氧化亚氮气体,利用流动分析仪和气象色谱仪测定土壤矿质氮和氧化亚氮的含量,采用SAS软件对不同处理的产量和各个指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Opt和Opt+DCD在保持产量的同时,显著影响氧化亚氮排放和硝态氮残留。Opt处理的硝态氮含量峰值降低13.7%,而Opt+DCD处理降低硝态氮峰值19.0%。其次,施氮模式还影响硝态氮峰值出现的时间: Con(190.1 mg/kg)率先出现, 其次是Opt(164.0 mg/kg)和Opt+DCD(132.9 mg/kg)。Opt显著降低了氧化亚氮的排放,降幅为29.4%,而在Opt基础上添加DCD可进一步降低氧化亚氮排放28.1%。在雨季,硝态氮含量和氧化亚氮排放随降雨而出现波动。尽管Opt降低了铵态氮峰值,但在Opt基础上,添加DCD提高了铵态氮峰值。4种施氮模式土壤剖面0100 cm和100200 cm的硝态氮残留量分别介于33.5~148.9和24.8~92.8 kg/hm2之间,平均值分别为78.5和56.4 kg/hm2。土壤剖面0200 cm的硝态氮残留量以Con最大,为225.9 kg/hm2,与Con相比,Opt和Opt+DCD的硝态氮残留量降幅分别为48.0%~59.0%、 29.4%~57.5%。Opt和Opt+DCD之间硝态氮残留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施氮模式对玉米产量、 矿质氮和氧化亚氮的动态变化以及氮肥农学效率具有显著影响,但是Opt和Opt+DCD在施氮量减少20%的同时,不仅没有显著降低玉米产量,还进一步降低了土壤剖面硝态氮的残留量和农业源温室气体的排放。因此在黄土高原雨养农业区,添加DCD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施肥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7.
江苏省菜用大豆新品种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江苏省菜用大豆栽培面积5.3万hm2左右。自1999年恢复菜用大豆新品种区域试验以来,共审定菜用大豆新品种12个。本文就江苏省目前主要栽培的菜用大豆新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8.
耐寒结球甘蓝小孢子培养及其发育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6份耐寒结球甘蓝杂交F1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胚胎发生过程及胚胎发生的诱导条件,为耐寒甘蓝材料的小孢子培养,以及其他芸薹属小孢子胚胎体系的建立及优化提供理论依据。采用4′,6-二脒基-2-苯基吲哚(DAPI)染色方法对小孢子体内和体外的发育及胚胎发生过程、特征进行观察;NLN-13培养基中添加阿拉伯半乳聚糖(Arabinogalactan,AG)和阿拉伯半乳糖蛋白(Arabinogalactan-protein,AGP)对小孢子培养胚胎发生率的影响进行统计分析;小孢子体内正常发育方向是单核小孢子经历2次不对称核分裂后发育成三核成熟花粉,小孢子单核晚期对应的花蕾长度主要集中在3.5~4.5mm;体外培养中,热激胁迫(32.5℃)诱导小孢子从配子体发育途径向胚胎发生途径转换,只有少数胚性细胞最终发育成为胚状体;供试材料中有5份材料获得胚状体,材料间出胚量差异较大,其中‘寒玉37’出胚量最高,为每蕾22.5个;在NLN-13培养基中添加10mg/L AG或10mg/L AGP,可以促进耐寒甘蓝胚状体发生。32.5℃热激胁迫1d可有效诱导耐寒甘蓝小孢子培养中的胚胎发生,10mg/L AG或10mg/L AGP促进胚胎诱导。  相似文献   
99.
结球甘蓝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62对SSR引物对36个结球甘蓝种质材料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有40对SSR引物在36个种质材料间表现为多态性。共检测到146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位点变幅为2~7个,平均为3.65个,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27.88个,平均为3.20个。每个SSR位点的多态信息量(PIC)变化范围为0.182~0.832,平均为0.644。36个种质材料间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73~0.815,平均为0.720。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相似系数为0.62的水平上可将36个甘蓝种质材料聚为三大类群,利用SSR分子标记可以从DNA水平上进行结球甘蓝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00.
外源性卵黄蛋白与鲤鱼垂体(CPG)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混合注射(试验组)对鳗鲡具有明显的催热作用,卵巢成热系数平均为56.17±11.74%,是对照组(CPG加HCG组)的2.87倍。试验组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GTH细胞)中除含有数量较多的小分泌颗粒外,球状分泌颗粒增加,内质网池扩大;卵母细胞直径为450.0微米,双层滤泡膜和放射带充分发育。对照组GTH细胞的球状分泌颗粒直径和内质网扩大均小于试验组;卵母细胞直径为270.0微米。而饲养在海水中75天,未经注射催情药物的雌鳗,脑垂体GTH细胞仅有小分泌颗粒,未见球状分泌颗粒,卵母细胞的放射带正在形成,胞内开始出现脂肪油球。试验结果表明,外源性卵黄蛋白与CPG加HCG混合注射有明显协同作用,对卵母细胞成热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